盈车之鱼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ng chē zhī yú成语简拼:YCZ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盈車之魚
成语解释
盈:满。一条鱼能装满一辆车。形容鱼儿特别大而肥。
成语接龙
盈车之鱼→鱼大水小→小人得志→志足意满→满面春风→风行电卷→卷土重来→来者可追→追名逐利→利令智昏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盈车之鱼”几个大字。
(2)都江堰中学的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盈车之鱼”。
(3)甘爷爷给他的两个小孙囡讲了“盈车之鱼”的成语故事。
(4)小宝写不出成语“盈车之鱼”,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
(5)小倩不会写成语“盈车之鱼”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筱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汨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盈盈:yíng 1、<形>满。《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2、<形>圆满。《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长也。』3、<形>旺盛。《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4、<形>富裕。《汉书·马援传》:『致求盈余。』[盈盈] (1)仪态美观。(2)清澈透明。(3)含情的样子。
车车:chē 1、<名>车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引车入市。』《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2、<名>特指兵车;战车。《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3、<名>有轮子的机械器具。如水车、纺车等。苏轼《浣溪沙》:『村南村北响缲车。』4、<名>牙床。《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辅:面颊;虞、虢:皆为古代国名。)[车骑] 1.成队的车马。《史记·苏秦列传》:『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2.古代将军的名号。汉代车骑将军位列上卿。唐以后废。[车裂]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辆车分拉人体,撕裂致死。《战国策·秦策一》:『商君归还,惠王车之,而秦人不怜。』[车右] 古代车乘位于仆者右边的武士。庚信《樊哙见项王赞》:『樊哙将军,汉王车,不惮锋刃,何辞巵酒。』[车载斗量] 形容数量多。徐陵《答诸求官人书》:『四军五校,车。』
之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鱼鱼:yú(1)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大部分可供食用或制鱼胶。(2)姓。
盈盈:《午集中·皿字部》《唐韵》以成切《集韵》《韵会》怡成切《正韵》余轻切,□音嬴。《说文》满器也。《博雅》满也,充也。《易·丰彖》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诗·齐风》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左传·庄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礼·礼运》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又《祭义》乐主其盈。〈注〉犹溢也。又《扬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鲜冽水之间,凡言呵叱者,谓之魏盈。又国名。《山海经》大荒南有盈民之国。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诸蛮有盈州。又姓。晋栾盈之后。又古通作嬴。《正韵》盈缩,过曰盈,不及曰缩。《史记·蔡泽传》进退盈缩。《天官书》作嬴缩。《古诗》盈盈楼上女。〈注〉盈同嬴,容也。又叶与章切,音阳。《张籍·祭韩愈诗》新亭成未登,闭在庄西厢。书札与诗文,重叠我笥盈。《说文徐注》夃,古乎切,益多之义也。古者以买物多得为夃,故从夃。买物多得当为□字。
车车:《酉集下·车字部》《广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於切,□音居。《广韵》车,辂也。《古史考》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少昊时加牛,禹时奚仲为车正,加马。《书·舜典》车服以庸。《易·大有》大车以载。《论语疏》大车,牛车,平地载任之车也。小车,驷马车、田车、兵车、乘车也。又山车,自然之车也。《礼·礼运》山出器车。〈疏〉谓其政太平,山车垂钩,不揉治而自员曲也。又巾车,官名。《周礼·春官》巾车,掌公车之政令。〈注〉巾,犹衣也。巾车,车官之长,车皆有衣以为饰,故名。又公车,署名。《后汉·光武纪》诏公卿、司隶、州牧,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注〉公车令一人,掌殿司马门。天下上书及徵召,皆总领之。公车所在,因以名焉。又揭车,香草名。《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注〉留夷、揭车,皆香草也。又覆车,纲名。《尔雅·释器》罦,覆车也。〈注〉今之翻车,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昌遮切,音砗。《说文》舆轮总名。又牙车,牙所载也。《左传·僖五年》辅车相依。〈注〉辅,颊辅。车,牙车。〈疏〉车,牙下骨之名也。或又谓之颔车。辅为外表,车为内骨,故云相依。又姓。汉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其子孙因以为氏。又子车,复姓。《诗·秦风》子车仲行。又叶仓何切,音磋。《程晓·伏日诗》平生三伏日,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又□。□hōng,衆[音zhòng]车声。
之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鱼鱼:《亥集中·鱼字部》《唐韵》语居切《集韵》《韵会》《正韵》牛居切,□御平声。《说文》本作□,水虫也。象形,与燕尾相似。〈注〉徐锴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韵会》隷省作鱼。《易·中孚》豚鱼吉。〈注〉鱼者,虫之隐者也。《仪礼·有司彻》鱼□。〈注〉鱼无足翼。《史记·周本纪》白鱼跃入王舟中。〈注〉马融曰:鱼者介鳞之物,兵象也。又蠹鱼,亦名衣鱼,本草生,久藏衣帛及书纸中。又《诗·小雅》象弭鱼服。〈传〉鱼服,鱼皮。《陆玑疏》鱼服,鱼兽之皮也。似猪,东海有之。一名鱼狸,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青,今以为弓鞬步叉者也。又《唐书·车服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辽史·兴宗记》试进士於廷,赐冯立等绯衣银鱼。《金史·舆服志》亲王佩玉鱼,一品至四品佩金鱼,以下佩银鱼。又《左传·闵二年》归夫人鱼轩。〈注〉以鱼皮为饰。又马名。《尔雅·释畜》二目白,鱼。〈注〉似鱼目也。《诗·鲁颂》有驔有鱼。又地名。《左传·僖二年》齐寺人貂漏师于多鱼。又《文十六年》惟裨儵鱼,人实逐之。〈注〉鱼,鱼复县,今巴东永安县。又《晋语》夷鼓,彤鱼氏之甥也。〈注〉彤鱼,国名。又姓。《左传·成十五年》鱼石为左师。《史记·秦本纪》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修鱼氏。又与吾同。《列子·黄帝篇》姬,鱼语女。〈注〉姬读居,鱼读吾。又叶鱼羁切,音宜。《徐干·七喻》大宛之牺,三江之鱼。云鶬水鹄,禽蹯豹胎。胎音怡。又叶语鸠切,音牛。《庾阐诗》炼形去人俗,飘忽乗[音chéng]云游。暂憩扶桑阴,忽见东岳鱼。考证:(今以为弓鞬步又者也。)谨照陆玑疏原文步又改步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