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àng zhì wèi chóu
成语简拼:ZZWC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壯志未詶成语辨形未,不能写作『末』。
成语英文:lofty aspirations left unfulfilled成语日文雄大(ゆうだい)な志(こころざし)がまだ実現されない
成语解释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成语辨析]
壮志未酬与『事与愿违』;都含有『不能称心如意』的意思。但壮志未酬偏重指『事物的本源』;『事与愿违』偏重指事情的原因;有时含贬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志向没有实现
近义词
龟冷搘床、未竟之志、功败垂成、功亏一篑、付之东流
反义词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马到成功
成语接龙
1、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颦学步→步步登高→高飞远集→集苑集枯→枯木再生→生生不息→息迹静处→处实效功→功遂身退→退食自公→公私两利→利害得失→失张失致→致远任重→重作冯妇→妇人之仁→仁义道德→德本财末→末路之难→难言之隐→隐介藏形→形单影只→只争旦夕
2、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颦学步→步步登高→高名大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驴非马→马革盛尸→尸利素餐→餐风宿露→露水夫妻→妻离子散→散带衡门→门不夜关→关情脉脉→脉脉相通→通天彻地→地主之谊→谊不敢辞→辞金蹈海→海阔天高→高居深拱→拱揖指麾→麾之即去
3、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颦学步→步步登高→高人一等→等闲人家→家骥人璧→璧合珠连→连类比事→事过景迁→迁善塞违→违天害理→理不忘乱→乱箭攒心→心存目想→想方设法→法出一门→门单户薄→薄暮冥冥→冥漠之都→都头异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同寻常→常胜将军
4、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颦学步→步步登高→高自标誉→誉满天下→下乔入幽→幽期密约→约法三章→章父荐屦→屦及剑及→及瓜而代→代马望北→北宫婴儿→儿女亲家→家道从容→容膝之地→地动山摧→摧坚获丑→丑态百出→出鬼入神→神号鬼哭→哭天抹泪→泪迸肠绝→绝仁弃义
5、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颦学步→步步登高→高自位置→置之不问→问一答十→十浆五馈→馈贫之粮→粮多草广→广庭大众→众口如一→一了百了→了如指掌→掌上明珠→珠歌翠舞→舞爪张牙→牙牙学语→语焉不详→详情度理→理不忘乱→乱七八遭→遭时不偶→偶变投隙→隙大墙坏
成语造句
(1)不过早在去年秋季转会期间,奥拉斯就已经警告过所有想入非非的球队:里昂登顶冠军杯壮志未酬,目前不会卖了本泽马和本阿尔法。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壮志未酬”几个大字。
(3)当玛丽?罗奇,《我们一起上火星:虚无太空生活的奇妙科学》的作者,访问研究所的时候,刚好有另一批壮志未酬的太空人从隔离舱里出来。
(4)国国写不出成语“壮志未酬”的拼音。
(5)吕阿姨给她的外甥和外甥女讲述了“壮志未酬”的故事。
(6)你夜以继日千辛万苦搭建好的界面,到头来却壮志未酬身先死,绝大多数的访客,在这些界面所支撑的过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放弃了。
(7)现在完全没有迹象表明壮志未酬的国务卿有意撒手离去——或是如谣传的通过竞选纽约州州长而重返政坛。
(8)小静不会写成语“壮志未酬”的最后一个字。
(9)新时代高中的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壮志未酬”。
(10)在许多国民党领导人的身上,除了贪得无厌以外,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因素:壮志未酬。
(11)这些感情炽烈的诗篇,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12)伊达尔哥等人虽然生前壮志未酬,但受到了墨西哥人民的永远怀念。
(13)面对来自董事会的一片责难之声,壮志未酬的菲佛尔不得不挂冠而去。
(14)在前往玉环县珠港镇陈屿古顺中学的面包车上,纪纲叔叔给双金和艳雨讲了『壮志未酬』的历史故事。
(15)但纵使俞大猷的声望和战绩都十分卓着,这些有益的建议却始终没有被采纳,因而壮志未酬,赍恨以殁。
(16)孔子走了,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带着对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的崇敬,带着对这片灵秀的土地的深情眷恋走了。
(17)当玛丽·罗奇,《我们一起上火星:虚无太空生活的奇妙科学》的作者,访问研究所的时候,刚好有另一批壮志未酬的太空人从隔离舱里出来。
成语出处
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壮志壮志:[zhuàngzhì] 豪壮的志愿、襟怀;伟大的志向。壮志未酬。
壮壮:zhuàng 1、<形>雄壮。《东方朔》:『拔剑割肉,一何壮也。』2、<形>豪迈。《伶官传序》:『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又] <形意动>认为……有气魄。《送李愿归盘谷序》:『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3、<动>加强。《范进中举》:『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了壮胆。』4、<名>壮年。《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又] 壮年时。《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壮游] 带着宏伟的抱负远游。
志志:zhì 1、<名>心意;志向。《观沧海》:『歌以咏志。』《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动>立志。《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动>记忆;记;记住。《屈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名>标记。《南齐书·韩系伯传》:『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5、<动>做标志。《桃花源记》:『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名>记事的书或文章。《项脊轩志》:『余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7、<名>通『痣』,皮肤上的斑或小疙瘩。《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
未未:wèi 1、<副>没有;不曾。《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2、<副>不。《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3、<副>用在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否』、『没有』。《书博鸡者事》:『是足以报使君未耶?』4、<名>地支的第八位,古代用以记日子。《登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5、<名>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一至三点。[未亡人] 旧时寡妇自称。
酬酬:chóu 1、<动>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杜牧《念昔游》诗:『樽前自献自为酬。』2、<动>酬报,报答。《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3、<动>偿付,偿还。白居易《买花》:『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4、<动>实现(愿望)。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酬对] 应答。[酬和] 以文学相对答。[酬酢] 宾主相互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周易·系辞上》:『是故可与酬,可与祐[音yòu]神矣。』
壮壮:《丑集中·士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侧亮切《正韵》侧况切,□庄去声。《说文》大也。又强也,盛也。《尔雅·释天》八月为壮。《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壮。《礼·曲礼》三十曰壮。《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壮。又《史记·赵后传》额上有壮发。《师古曰》俗呼圭头是也。又《前汉·食货志》贝有五种,一曰壮贝。又伤也。《郭璞曰》淮南呼壮为伤。又医用艾灸,一灼谓之壮。又侧羊切,音庄。亦姓。《晋语》赵□子问贤人,得壮驰兹。又《伏滔·望涛赋》宏涛於是郁起,重流於是电骧。起沙渟而迅迈,触横门而克壮。俗从土作壮,省作壮,□非。
志志:《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职吏切《正韵》支义切,□音鋕。《说文》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论语》志於道。《诗序》在心为志。又《广韵》意慕也。《仪礼·大射仪》不以乐志。〈注〉志者,意所拟度也。《礼·少仪》问卜筮曰:义欤,志欤。义则可问,志则否。〈注〉义,正事也。志,私意也。又准志也。《书·盘庚》若射之有志。〈疏〉如射之有所准志,志之所主,欲得中也。又章志也。《礼·檀弓》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疏〉故为盛礼,以章明志识也。又本志也。《左传·襄元年》谓之宋志。〈注〉言宋本志,在攻取彭城也。又《左传·昭二十五年》以制六志。〈注〉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又记也。与志同。或作识。《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前汉书》有十志。《师古曰》志,记也。积记其事也。《后汉·刘骏传》博见强志。又《集韵》昌志切。与帜通。旗也。《史记·张丞相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又箭镞也。《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骨镞不翦羽谓之志。〈注〉镞,今之錍箭。志,今之骨骲。又叶真而切,音支。《楚辞·九章》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未未:《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无沸切,音味。《说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叶之形。《尔雅·释天》太岁在未曰协洽。《礼·月令注》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汉·律正志》昧薆於未。《释名》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犹不也,未有不,即有也。又未央,复姓。见《李淳风·乙巳占》。
酬酬:《酉集下·酉字部》《广韵》市流切《集韵》时流切,□音讐。同醻。《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实觯酬賔。〈注〉酬,劝酒也。酬之言周,忠信为周。又《士冠礼》主人酬賔,束帛俪皮。〈注〉饮賔客而从之以财货曰酬。又《集韵》□留切《正韵》除留切,□音俦。《易·系辞》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注〉酬酢,犹应对也。徐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