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ù tán bài jiàng
成语注音:ㄓㄨˋ ㄊㄢˊ ㄅㄞˋ ㄐㄧㄤˋ
成语简拼:ZTBJ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築壇拜將
成语解释
指仰仗贤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接龙
1、筑坛拜将→将本求利→利害攸关→关门大吉→吉日良时→时移世易→易同反掌→掌上观文→文君新寡→寡二少双→双喜临门→门单户薄→薄情无义→义重恩深→深计远虑→虑周藻密→密密层层→层出不穷→穷则思变→变态百出→出于意表→表里为奸→奸掳烧杀→杀一利百→百纵千随
2、筑坛拜将→将机就机→机不容发→发奋蹈厉→厉行节约→约法三章→章句小儒→儒雅风流→流言风语→语重心长→长傲饰非→非我族类→类聚群分→分门别户→户限为穿→穿花纳锦→锦衣肉食→食宿相兼→兼收并蓄→蓄精养锐→锐不可当→当务始终→终始若一→一齐众楚→楚璧隋珍
3、筑坛拜将→将取固予→予取予夺→夺门而出→出鬼入神→神枢鬼藏→藏头亢脑→脑满肠肥→肥鱼大肉→肉山脯林→林下风致→致远任重→重睹天日→日新月异→异地相逢→逢场作戏→戏彩娱亲→亲当矢石→石烂江枯→枯枿朽株→株连蔓引→引律比附→附骥名彰→彰善瘅恶→恶籍盈指
4、筑坛拜将→将无作有→有借无还→还年卻老→老罴当道→道头会尾→尾生抱柱→柱天踏地→地老天荒→荒淫无度→度日如年→年深月久→久经风霜→霜行草宿→宿水餐风→风云月露→露面抛头→头稍自领→领异标新→新愁旧恨→恨之入骨→骨肉未寒→寒来暑往→往返徒劳→劳思逸淫
5、筑坛拜将→将功赎罪→罪恶昭著→著书立说→说白道緑→緑林豪士→士死知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疑问难→难以为情→情急智生→生死相依→依然故我→我行我素→素不相能→能言善辩→辩口利舌→舌锋如火→火上浇油→油光可鉴
成语示例
(1)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2)…通县秀才,皆莫能及。』众人拱手听命,却似汉皇筑坛拜将,正不知拜那一个有名的豪杰。比及拆号唱名,只见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3)…肥喏,欣然开门而去。正是:未曾灭项兴刘,先见筑坛拜将。——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4)…项羽,位不过郎中,言不听,计不从;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如何又起谋叛之心…——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5)……——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6)…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以观其变。韩信道:『筑坛拜将之时,曾设下大誓:汉不负信,信不负汉。今日我岂可…——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大毛写不出成语“筑坛拜将”,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2)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筑坛拜将”几个大字。
(3)倩倩不会写成语“筑坛拜将”的最后一个字。
(4)赵亮初级中学的赫舍里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筑坛拜将”。
(5)紫雅哥哥给澜金和贤琴讲述了“筑坛拜将”的成语典故。
(6)旬日内,何画成筑坛拜将图本,上进汉王观看,图本曰:
(7)何谢恩回宅,见韩信,具言汉王行筑坛拜将之礼,信拜谢。
(8)韩信道:筑坛拜将之时,曾设下大誓:汉不负信,信不负汉。
(9)前往大毕庄中学的巴士上,景豪大哥哥给金怡和良淼讲了『筑坛拜将』的典故。
(10)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见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
成语出处
《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筑筑:zhù 1、<动>捣土使坚实。《诗经·绵》:『筑之登登。』2、<名>筑墙夯土用的木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动>修建;修筑。《冯婉贞》:『筑石寨土堡于要隘。』zhú<名>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有十三根弦,以竹尺击弦发声。《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筑室反耕] 长期驻兵不撤。
坛坛:tán 1、<名>古代用于盟誓、封拜、祭祀等活动的土筑高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尉首。』2、<名>庭院中的土台。《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也指庭院。《淮南子·说林》:『腐熏于宫坛。』[坛卷] 不舒展的样子。[坛宇] (1)祭祀的坛场。(2)范围;界限。
拜拜:bài 1、<动>古代表示恭敬的礼节。两手合于掌于胸前,头低到挨着手,后世指下跪叩头。《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又] 拜见;谒见。《孔雀东南飞》:『上堂拜阿母。』2、<动>授给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又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3、<动>接受任命。《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拜首] 跪下拱手及地,头俯在手上的一种礼节。
将将:jiāng 1、<动>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动>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3、<动>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将来。』4、<动>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5、<动>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6、<副>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7、<介>把;用。《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8、<连>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祆祥乎?』9、<连>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10、<连>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1、<助>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12、<连>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jiàng 1、<动>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2、<名>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3、<名使动>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qiāng 1、<动>请,愿。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2、通『锵』,见『将将』。[将牢] 把稳;持重。[将] 帮助,促成好事。[将无] 莫不是。[将弁] 旧时武职的通称。[将将] (1)高大庄严的样子。(2)广大的样子。(3)交谈,聚集的样子。(4)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
筑筑:《未集上·竹字部》《广韵》《集韵》《韵会》张六切《正韵》之六切,□音竹。《说文》筑,以竹曲为五弦之乐也。《释名》筑,以竹鼓之筑柲之也。《风俗通》状如瑟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颜师古曰:筑形似瑟而小,细项。《广韵》筑似筝而十三弦。《史记·荆轲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於市中。又《尔雅·释言》筑,拾也。〈注〉谓拾掇。〈疏〉《金縢》云: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马融云:起其木,指其禾。又《广韵》直六切《集韵》伫六切,□音逐。《前汉·地理志》南阳郡有筑阳县。〈注〉筑音逐。《水经注》沔水南过筑阳县东,筑水出自房陵东,过其县。《集韵》或作□。
坛坛:《丑集中·土字部》《广韵》《集韵》《韵会》唐干切《正韵》唐阑切,□音弹。《说文》祭场也。坛之言坦也。一曰封土为坛。《礼·祭义》燔[音fán]柴于泰坛祭天也。《祭法》去祧为坛。〈注〉远庙八世祖则迁于坛,有祷则祭。互详墠字注。《史记·文帝纪》其广增诸祀坛场。又楚人谓中庭曰坛,见《荆楚风俗通》。又盟誓则立坛。《礼·亲记》孔子出鲁东门,过故杏坛,曰:兹臧文仲誓盟之坛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又国君朝会亦设坛。《左传·襄二十八年》郑伯如楚,舍不为坛,子产曰:大适小则为坛,小适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坛。又特拜将相亦设坛。《前汉·高帝纪》上设坛具礼,拜韩信为大将,一军皆惊。《唐书·裴度传》度拜相,诏四登师坛。又鸡坛,友会也。《北户录》越人每相交,作坛,祭以白犬丹鸡。又瑶坛,仙境也。《张协·七命》眷椒庭于瑶坛。又《集韵》傥旱切,音儃。《周礼·夏官·大司马》九伐之法。一曰暴内陵外则坛之。《郑注》出其君。置空坛之地。又《集韵》《韵会》徒案切《正韵》杜晏切,□音但。坛曼,宽广貌。《史记·司马相如传》坛以陆离。《子虚赋》案衍坛曼。又《集韵》《正韵》□时战切,音缮。除地也。又《集韵》上演切,音善。野土也。《楚辞·九章》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又亭年切,音田。《桓君山仙赋》周览八极,还崦华坛。泛泛滥滥,随天转旋。又叶直良切,音长。《楚辞·九歌》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俗作坛,非。坛字从靣,不从□作。
拜拜:《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博怪切《集韵》《韵会》《正韵》布怪切,□摆去声。□字重文。《说文》杨雄说,拜,从两手下也。《礼·郊特牲》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疏〉拜者,是服顺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注》稽首,头至地也。顿首,头叩地也。空首,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稽颡而后拜。奇读为奇偶之奇,谓一拜也。褒读为报,再拜是也。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振动,战栗变动之拜也。《诗诂》一,稽首,谓下首至地稽留乃起。二,顿首,谓下手置首於地即起。三,空首,谓下手首不至地。四,振动,谓恐悚迫蹙而下手。五,吉拜,谓雍容而下手。七,奇拜,谓礼□不再拜也。八,褒拜,谓答拜也。九,肃拜,谓直身肃容而微下手,如今妇人拜也。又膜拜,举两手伏地而拜也。《□天子传》膜拜而受。又《荀子·大略篇》平衡曰拜。〈注〉谓磬折,头与腰平。又朝廷授官曰拜。《史记·淮阴侯传》至拜大将,乃信也。《后汉·左雄传》拜除如流,缺动百数。又屈也。《诗·召南》蔽芾甘棠,勿翦勿拜。《诗诂》攀下其枝,如人之拜也。又草名。《尔雅·释草》拜蔏藋。〈注〉疑即商陆。本作□。《六书正伪》又作□。
将将:《寅集上·寸字部》《广韵》即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良切,□音浆。《说文》本将帅字。一曰有渐之辞。《苏林曰》将,甫始之辞。《易·系辞》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又《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辞。《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诗·小雅》将安将乐。又《广韵》养也。《诗·小雅》不遑将父。又助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补过将美。又送也。《诗·召南》百两将之。《邶风》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又大也。《诗·小雅》亦孔之将。《商颂》我受命溥将。又承也,奉也,行也。《诗·商颂》汤孙之将。《书·胤征》今予以尔有衆[音zhòng],奉将天罚。〈注〉将,行也。又《增韵》赉也,持也,与偕也。《正韵》扶持也。《诗·小雅》无将大车。《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又进也。《诗·周颂》日就月将。又从也,随也。《前汉·郊祀歌》九夷賔将。又《诗·小雅》鲜我方将。〈注〉壮也。又《楚辞·九辩》恐余寿之弗将。〈注〉长也。又《诗·大雅》在渭之将。〈注〉侧也。又去也。《荀子·赋论篇》时几将矣。〈注〉言时事已去,不可复也。又姓。后赵常山太守将容。又干将,古刃工。《张揖曰》韩王刃师名,今名刃曰干将。又《集韵》《正韵》千羊切《韵会》七羊切,□音锵。请也,几愿辞也。《诗·卫风》将子无怒。《小雅》将伯助予。又声也。《诗·郑风》佩玉将将。又严正貌。《诗·大雅》应门将将。又集也。《诗·周颂》磬筦将将。又《唐韵》即谅切《韵会》《正韵》子谅切,□音酱。《广韵》将帅也。《增韵》将之也。《礼·记注》方氏曰:才足以将物而胜之之谓将,智足以帅物而先之之谓帅。又叶即两切,音奖。《诗·大雅》天不我将。叶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