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í shǔ jì qì
成语注音:ㄓㄧˋ ㄕㄨˇ ㄐㄧˋ ㄑㄧˋ
成语简拼:ZSJQ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擲鼠忌器
成语解释
犹言投鼠忌器。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同]投鼠忌器
成语接龙
掷鼠忌器→器小易盈→盈盈秋水→水中捞月→月落星沈→沈诗任笔→笔歌墨舞→舞爪张牙→牙白口清→清水衙门→门生故旧→旧愁新恨→恨如头醋→醋海翻波→波波碌碌→碌碌无奇→奇装异服→服低做小→小异大同→同工异曲→曲终奏雅
成语示例
(1)《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裴松之·注:『曰:「掷鼠忌器。」器犹忌之,况卓今处宫阙之内,以天子为藩屏,幼主在宫,如何可讨?』
(2)《後汉书·卷七〇·孔融传》:『愚谓虽有重戾,必宜隐忍。贾谊所谓「掷鼠忌器」,盖谓此也。』
(3)掷鼠忌器空持疑,喂虎割肉有尽时。▲清·林旭《叔峤印伯居伏魔寺数往访之》诗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掷鼠忌器”几个大字。
(2)滨城区第二中学的道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掷鼠忌器”。
(3)琤琤不会写成语“掷鼠忌器”的最后一个字。
(4)健健写不出成语“掷鼠忌器”的拼音。
(5)旷鄂大哥哥给蓝滢和厅珏介绍了“掷鼠忌器”的历史典故
(6)掷鼠忌器空持疑,喂虎割肉有尽时。见清·林旭《叔峤印伯居伏魔寺数往访之》诗。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卓遣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赍诏书喻绍,绍使河内太守王匡杀之』裴松之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班与匡书云:「《刘向传》曰:掷鼠忌器。器犹忌之,况卓今处宫阙之内,以天子为藩屏……』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掷掷:zhì 1、<动>投掷;抛掷;扔。《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2、<动>腾跃。《促织》:『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鼠鼠:shǔ哺乳动物的一科,种类多,一般的身体小,尾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忌忌:jì 1、<动>憎恨;厌恶。《谭嗣同》:『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未及十日而变已起。』2、<动>忌妒;嫉妒。《杨修之死》:『操虽称美,心甚忌之。』3、<动>顾忌;畏惧。《赤壁之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4、<动>忌讳;禁忌。《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5、<动>禁止。《庄子·则阳》:『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6、<名>父母去世之日。《左传·昭公三年》:『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7、<语气词>《尚书·秦誓》:『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
器器:qì 1、<名>哭具;器物。《记王忠肃公翱事》:『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2、<名>特指武器;兵器。《公输》:『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寇矣。』3、<名>古代作为名位爵号的标志的器物。《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4、<名>才器;才干。《新唐书·刘禹锡传》:『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又] <名意动>认为……有才干。《隆中对》:『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5、<名>有才干人;人才。《卖柑者言》:『昂昂乎庙堂之器也。』6、<名>器量;气量。《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
掷掷:《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只切,音踯。读若呈入声。投也,振也。《增韵》抛也,掉也。与擿同。《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鼠鼠:《亥集下·鼠字部》《唐韵》书吕切《集韵》《韵会》《正韵》赏吕切,□音暑。《说文》穴虫之总名也。《广韵》鼠,小兽,善为盗。《春秋·运斗枢》玉枢星散而为鼠。《易·系辞》艮为鼠。又十二生肖之首。又水鼠。《云僊亲志》穴水旁岸隙,似鼠而小,食菱芡鱼虾。又冰鼠。东方朔云:生北荒积冰下,皮毛柔,可为席。又火鼠。《神异经》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人取其毛绩之,号火浣布。又阴鼠。《郭璞·山海经序》阴鼠生於炎山。又耳鼠。《山海经》丹熏山有兽,状如鼠,以其尾飞。又香鼠。《字汇》河南禹州密县雪霁山香鼠,长寸余,齿须毕具香,类麝,踰大路则死。又辟毒鼠。《西域旧图》大秦有辟毒鼠。又天鼠。《王羲之·十七帖》天鼠膏可治耳聋。又兀儿鼠。《甘肃地志》凉州地有兀儿鼠者,似鼠,有鸟名木周儿者,似雀,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按此即《尙书》同穴之鸟鼠也。又鸟名。□鼠。《山海经》栒状之山有鸟,状如鸡而鼠毛,名曰□鼠。又昌鼠,鲳鯸[音tái,河豚的别称]鱼别名。又鼠妇,虫名。《尔雅·释虫》蟠,鼠负。〈注〉瓮器底虫。〈疏〉负作□。陶注本草云:多在鼠坎中,鼠背负之。《诗·豳风》伊威在室。《毛传》委黍也。郭璞曰:鼠□之别名。□,亦作妇。又马直肉下曰输鼠。《齐民要术》相马法输鼠欲方。又木名。《尔雅·释木》楰鼠梓。《郭注》楸属。又《本草》有鼠李。又草名。《尔雅·释草》葝,鼠尾。〈注〉可以染皁。〈又〉□鼠莞。〈注〉纤细似龙须,可为席。又《正字通》山名。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又土色。《释名》土赤曰鼠肝,似鼠肝色也。又忧也。《诗·小雅》鼠思泣血。亦书作癙。《小雅》癙忧以痒。又持两端曰首鼠。《史记·灌夫传》武安君召韩御史曰:何为首鼠两端。〈注〉首鼠,言一前一却也。上象齿,下象腹爪尾。俗省作□。楰字原刻臾作□。考证:(《释名》大赤曰鼠肝,似鼠肝石也。)谨照原文大赤改土赤。石也改色也。
忌忌:《卯集上·心字部》(古文)坖《唐韵》《集韵》《韵会》渠记切《正韵》奇寄切,□音惎。《说文》憎恶也。《增韵》嫉也。《诗·周南·小星笺》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又《广韵》忌讳也。《周礼·春官·小史》诏王之忌讳。〈疏〉谓告王以先王之忌讳也。又《地官·诵训》掌道方慝,以诏辟忌。〈注〉不避其忌,则其方以为苟于言语也。又惮也。《左传·昭六年》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又怨也。《晋语》小人忌而不思。〈注〉怨也。又戒也。《书·吕□》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注〉忌之言戒也。又敬也。《左传·昭元年》非羇何忌。〈注〉言不敬羇客,当谁敬哉。又忌日,亲丧日也。《礼·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又姓。《风俗通》周公忌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又龙忌,谓禁火日也。《后汉·周举传》有龙忌之禁。又《集韵》居利切《正韵》吉器切,□音懻。语助辞。《诗·郑风》叔善射忌。又《五音集韵》巨己切,音芑,亦戒也。《诗·大雅》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说文》己心为忌。会意。
器器:《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去冀切,□去声。《说文》衆[音zhòng]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广韵》器皿。《易·系辞》形乃谓之器。〈注〉成形曰器。《书·舜典》如五器。〈注〉器谓圭璧。又《礼·王制》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注〉器,能也。《论语》及其使人也,器之。〈疏〉度人才器而官之。又《论语》管仲之器小哉。〈注〉言其度量小也。又姓。见《姓苑》。又叶欺迄切,音乞。《曹植·黄帝三鼎赞》鼎质文精,古之神器。黄帝是铸,以像太乙。《集韵》或作□。《玉篇》俗作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