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成语注音:ㄓㄧˋ ㄋㄧㄠˇ ㄐㄧㄤ ㄐㄧ,ㄅㄟ ㄈㄟ ㄌㄧㄢˇ ㄧˋ
成语简拼:ZNJJBFL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鷙鳥將撃,卑飛斂翼
成语解释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成语示例
(1)贤弟,且不要使性气,鸷鸟将击,卑飞敛翼。▲明·无名氏《鸣凤记·南北分别》
成语造句
(1)成语「鸷鸟将击,卑飞敛翼」是一个复句式成语。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几个大字。
(3)憨憨写不出成语“鸷鸟将击,卑飞敛翼”,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4)梁垛镇中学的乌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5)琳琳不会写成语“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的最后一个字。
(6)玉萍叔叔给依妲和耿湮介绍了“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的成语故事。
(7)贤弟,且不要使性气,鸷鸟将击,卑飞敛翼。见明·无名氏《鸣凤记·南北分别》。
成语出处
《六韬·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鸷鸟鸷鸟:(zhìniǎo)凶猛的鸟,如鹰、雕。
鸷鸷:zhì 1、<名>凶猛的鸟。《夸父逐日》:『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又] 名词作状语,像鸷一样凶猛。《冯婉贞》:『操刀挟盾,揉进鸷击。』2、<形>凶猛。《冯婉贞》:『而便捷猛鸷终弗逮。』
鸟鸟:niǎo 1、<名>飞禽的总称。《说文解字》:『鸟,长尼禽总禽也。』《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2、<名>古指南方朱鸟七宿星名。《尚书·尧典》:『日中星鸟。』
将将:jiāng 1、<动>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动>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3、<动>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将来。』4、<动>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5、<动>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6、<副>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7、<介>把;用。《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8、<连>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祆祥乎?』9、<连>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10、<连>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1、<助>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12、<连>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jiàng 1、<动>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2、<名>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3、<名使动>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qiāng 1、<动>请,愿。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2、通『锵』,见『将将』。[将牢] 把稳;持重。[将] 帮助,促成好事。[将无] 莫不是。[将弁] 旧时武职的通称。[将将] (1)高大庄严的样子。(2)广大的样子。(3)交谈,聚集的样子。(4)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
击击:jī 1、<动>敲击;敲打。《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2、<动>敲打弹奏(乐器)。《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3、<动>撞击;碰撞。《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4、<动>击刺。《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5、<动>攻打;攻击。《信陵君窃符救赵》:『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6、<动>打劫。《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7、<动>拍打。《涉江》:『齐吴榜以击汰。』《庄子·逍遥游》:『不击三千里。』8、<动>射击;发射。《冯婉贞》:『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
卑卑:bēi 1、<形>卑贱低下。《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又] <动>贬低。《韩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2、<形>地势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3、<形>低劣;差。《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4、<动>轻视。晁错《论贵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5、<动>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6、常用于自谦,如在上司面前自称『卑职』。[卑陬] 惭愧的样子。《庄子·天地》:『子贡卑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飞飞:fēi 1、<动>鸟飞。屈原《天问》:『苍鸟群飞。』[又] 比喻很快。李白《自巴东舟行》:『飞步凌绝顶。』2、无根无据,无缘无故的。《后汉书·梁松传》:『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3、意外的。《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祸,无得殡敛。』
敛敛:liǎn 1、<动>收;收集;聚集。《陶侃》:『侃性聪敏恭勤,终?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1/243225.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樟蚕ノW!弧?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846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2、<动>摊派;征收捐税。《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动>收整;约束;节制。《琵琶行》:『整顿衣裳起敛容。』4、<动>通『殓』。装殓;殡殓;殡葬。《祭十二郎文》:『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敛策] 把马鞭收起来,指归隐不再出仕。[敛迹] (1)指恶人有所顾忌而收敛约束,不敢露行迹。(2)藏身不出。(3)指退隐。[敛衽] 整一整衣袖,表示敬意。元以前,只指男子的礼节,元以后专指妇女的礼节。[敛容] 脸色严肃起来,表示尊敬。
翼翼:yì 1、<名>鸟类或昆虫的翅膀。《少年中国说》:『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又]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2、<动>帮助;辅佐。《汉书·晃错传》:『以翼天子。』3、<名>战阵的两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4、<数>通『翌』。次;第二(日)。《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翼卫] 护卫。[翼宣] 辅佐而发扬之。
鸷鸷:《亥集中·鸟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脂利切《正韵》支义切,□音至。《说文》击杀鸟也。《玉篇》猛鸟也。《屈原·离骚》鸷鸟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王逸注》鸷,执也。谓能执伏衆[音zhòng]鸟,鹰鸇之类也。《后汉·杜诗传》汤武善御衆[音zhòng],故无忿鸷之师。〈注〉鸷,击也。又凡鸟之勇,兽之猛者,皆曰鸷。《礼·月令》鹰隼蚤鸷。〈注〉鸷,疾厉之气也。亦作挚。《礼·曲礼》前有挚兽。又抵也。庄子马蹄篇马知介倪闉扼鸷曼。□文李云鸷,抵也。又《集韵》《类篇》□陟栗切,音窒。《庄子·在宥篇》天下始乔诘卓鸷。《音义》卓鸷,行不平也。又疑也。《管子·五辅篇》下愈覆鸷而不听从。〈注〉谓伺察而怀疑也。又《集韵》之列切,音晢。鸟击也。又《集韵》《类篇》□敕栗切,音抶。又陟利切,音致。义□同。考证:(又与騺同。《史记·秦本纪》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鸷。)谨按史记不作鸷。今节云於上文礼曲礼前有挚兽下,增又抵也。庄子马蹄篇马知介倪闉扼鸷曼。□文李云鸷,抵也。
鸟鸟:《亥集中·鸟字部》《唐韵》都了切《集韵》《韵会》丁了切,□音茑。《说文》长尾禽总名也。《正韵》常时曰鸟,胎卵曰禽。《尔雅·释鸟》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书·尧典》厥民析鸟兽孳尾。《周礼·秋官·翨氏》掌攻猛鸟。又《硩蔟氏》掌覆妖鸟之巢。〈注〉硩,摘也。摘其巢而去之。《正字通》二足而羽谓之禽。或曰鸟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罂。膍胵曰奥,咙曰亢曰员官,项畜食处曰嗉,翅曰翮曰翎,颈毛曰翁,脚短者多伏,脚长者多立,脚近翠者好步,脚近臆者好踯。《师旷·禽经》羽虫三百六十,毛协四时,色合五方。又星名。朱鸟,南方七宿名。《书·尧典》日中星鸟。又国名。《山海经》盐长之国有人鸟首,名曰鸟氏。又山名。鸟□。《地志》在陇西郡首阳县西南,禹贡,终南惇物至于鸟□。又《山海经》鸟危之山,鸟危之水出焉。又官名。《周礼·夏官》射鸟氏掌射鸟。《左传·昭十七年》少皡挚之立也,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又秦之先有鸟俗氏。《史记·秦本纪》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索隐曰》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又丹鸟,白鸟,俱虫名。《夏小正》丹鸟者,丹良也。白鸟者,蚊蚋也。又妙音鸟。《法华经偈颂》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注〉迦陵频伽,妙音鸟也。鸟未出声时,即发音微妙,一切天人声皆不及,惟佛音类之,故以取况。又《正韵》尼了切,音袅。义同。又《集韵》《类篇》□与岛同。《书·禹贡》岛夷皮服。《史记·夏本纪》《前汉·地理志》□作鸟夷。孔读鸟为岛。又《字汇补》子削切,音爵。《前汉·地理志》武威郡鸾鸟县。《后汉·段熲传》欲攻武威,熲复追击於鸾鸟。〈注〉鸟音爵。又叶都缕切,音女。《史记·自序》穆公思义,悼殽之旅。以人为殉,诗歌黄鸟。又叶丁柳切,音近斗。《前汉·叙传》沐浴尸乡,北面奉首。旅人慕殉,义过黄鸟。考证:(《正韵》尼了切,音□。)谨照原文音枭改音袅。
将将:《寅集上·寸字部》《广韵》即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良切,□音浆。《说文》本将帅字。一曰有渐之辞。《苏林曰》将,甫始之辞。《易·系辞》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又《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辞。《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诗·小雅》将安将乐。又《广韵》养也。《诗·小雅》不遑将父。又助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补过将美。又送也。《诗·召南》百两将之。《邶风》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又大也。《诗·小雅》亦孔之将。《商颂》我受命溥将。又承也,奉也,行也。《诗·商颂》汤孙之将。《书·胤征》今予以尔有衆[音zhòng],奉将天罚。〈注〉将,行也。又《增韵》赉也,持也,与偕也。《正韵》扶持也。《诗·小雅》无将大车。《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又进也。《诗·周颂》日就月将。又从也,随也。《前汉·郊祀歌》九夷賔将。又《诗·小雅》鲜我方将。〈注〉壮也。又《楚辞·九辩》恐余寿之弗将。〈注〉长也。又《诗·大雅》在渭之将。〈注〉侧也。又去也。《荀子·赋论篇》时几将矣。〈注〉言时事已去,不可复也。又姓。后赵常山太守将容。又干将,古刃工。《张揖曰》韩王刃师名,今名刃曰干将。又《集韵》《正韵》千羊切《韵会》七羊切,□音锵。请也,几愿辞也。《诗·卫风》将子无怒。《小雅》将伯助予。又声也。《诗·郑风》佩玉将将。又严正貌。《诗·大雅》应门将将。又集也。《诗·周颂》磬筦将将。又《唐韵》即谅切《韵会》《正韵》子谅切,□音酱。《广韵》将帅也。《增韵》将之也。《礼·记注》方氏曰:才足以将物而胜之之谓将,智足以帅物而先之之谓帅。又叶即两切,音奖。《诗·大雅》天不我将。叶下往。
击击:《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古正切《集韵》《韵会》吉正切,□音激。《说文》攴也。《徐曰》扑也。《广韵》打也。《增韵》扣也。《易·蒙卦》击蒙。〈注〉击去童蒙,以发其昧。《史记·叔孙通传》拔刃击柱。又《酷吏传》义纵以鹰击毛挚为治。又攻杀也。《楚语》刲羊击豕。〈注〉击,杀也。《前汉·高帝纪》急击之勿失。又触也。《庄子·田子方》目击而道存矣。或作撽。又《集韵》《韵会》《正韵》□□敌切,音檄。与觋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伛巫跛击之事也。〈注〉击读为觋。又《集韵》吉诣切,音讣。人名。春秋晋有屠击。
卑卑:《子集下·十字部》《唐韵》府移切《集韵》《韵会》賔弥切《正韵》逋眉切,□音□。《说文》贱也。执事者。《玉篇》下也。《易·系辞》天尊地□。又《韵会》鲜□山,在柳州界。又鲜□,带名。《楚辞·大招》小腰秀颈,若鲜□只。〈注〉鲜□,衮带头也。言腰支细小,颈锐秀长,若以鲜□带约而束之也。又姓。《广韵》蔡邕胡太傅□,有太傅椽鴈门□整。又《前汉·邹阳传》封之於有□。〈注〉地名也。音鼻。又音彼。与俾同。《荀子·宥坐篇》□民不迷。又音陛。与庳同。《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为盖,上欲尊而宇欲□。
飞飞:《戌集下·飞字部》《唐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音非。《玉篇》鸟翥。《广韵》飞翔。《易·乾卦》飞龙在天。《诗·邶风》燕燕于飞。又官名。《前汉·宣帝纪》西羌反,应募佽飞射士。又《释名》船上重室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又六飞,马名。《前汉·袁盎传》骋六飞,驰不测山。〈注〉六马之疾若飞也。别作騛。又桑飞,鹪鹩别名。又飞廉,神禽名。《三辅黄图》能致风,身似鹿,头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飞廉,龙雀也。世因以飞廉为风伯之名,其实则禽也。又《本草》漏芦一名飞廉。又《广韵》古通作蜚。《史记·秦纪》蜚廉善走。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孰能若是。《说文徐注》上旁飞者,象鸟颈。考证:(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郭能若是。)谨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
敛敛:《卯集下·攴字部》《唐韵》良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冉切,□音□。《说文》收也。《尔雅·释诂》聚也。〈疏〉敛者,率聚也。《诗·小雅》此有不敛穧。〈疏〉不收敛之穧束也。《书·洪范》敛时五福。〈疏〉以敛聚五福之道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又《仪礼·聘礼》敛〈方亶〉。〈注〉敛,藏也。又《博雅》敛,取也。又欲也,予也,略也。又姓。《左传·定七年》公敛处父御孟懿子。《广韵》姚秦录有辅国将军敛宪。又《广韵》《集韵》《韵会》□力验切,音爁。义同。又《集韵》离盐切,音廉。敛盂,地名。《左传·僖二十八年》晋侯齐侯盟于敛盂。〈注〉卫地。《释文》敛,徐音廉。《韵会》作歛,非。互详欠部歛字注。考证:(《左传·僖二十八年》齐侯晋侯会於敛盂。)谨照原文改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翼翼:《未集中·羽字部》《广韵》与职切《集韵》《韵会》逸职切,□音弋。《说文》作□。翄也。篆文从羽。《广韵》羽翼。《易·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又《书·臯陶谟》庶明励翼。〈传〉翼戴上命。〈疏〉言如鸟之羽翼,而戴奉之。郑云:以衆[音zhòng]贤明,作辅翼之臣。又《书·益稷》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传〉汝翼成我。〈疏〉汝当翼赞我也。又《书·武成》越翼曰。〈传〉翼,明也。又《诗·小雅》四牡翼翼。〈传〉闲也。又《诗·小雅》有严有翼。〈传〉翼,敬也。又《诗·小雅》四骐翼翼。〈传〉壮健貌。又《诗·小雅》我稷翼翼。〈笺〉蕃庑貌。又《诗·小雅》疆埸翼翼。〈传〉让畔也。〈笺〉间暇之意。又《诗·大雅》小心翼翼。〈传〉恭也。又星名。《礼·月令》昬翼中。又国名。《左传·隐五年》伐翼。〈注〉晋旧都,在平阳绦邑县东。又姓。《前汉·艺文志》孝经有翼氏说一篇。《姓氏急就篇》晋翼侯之后,汉有谏议大夫翼奉。又《广雅》飞也,美也,和也,盛也,元气也。《玉篇》翘也,助也。考证:(《诗·小雅》我黍翼翼)谨照原文我黍改我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