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ì guó qí jiā
成语简拼:ZGQ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治國齊家
成语解释
齐:整治。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
成语接龙
1、治国齐家→家道小康→康庄大道→道路之人→人心如面→面从后言→言之成理→理不胜词→词不达意→意味深长
2、治国齐家→家破身亡→亡国之道→道殣相枕→枕戈待旦→旦夕之费→费力劳神→神愁鬼哭→哭笑不得→得寸思尺
3、治国齐家→家长里短→短绠汲深→深入显出→出人意表→表里不一→一时之标→标新立异→异口同声→声色不动
成语示例
(1)说与你夫人爱女休禽犊,馆明师茶饭须清楚。你看俺治国齐家、也则是数卷书。▼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
成语造句
(1)城城不会写成语“治国齐家”的最后一个字。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治国齐家”几个大字。
(3)可可写不出成语“治国齐家”,导致期末考试只有97分。
(4)文康哥哥给汐紫和晋垚讲了“治国齐家”的典故。
(5)新桥镇二中的巩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治国齐家”。
(6)男人应该做更大的事业,驰骋疆场,血染战袍,治国齐家平天下。
(7)岳将军,从来只有亡者恨,哪里会有逝者门?安身立命,治国齐家。
(8)看来这姬发远不如伯邑考有才华,自小也不曾习得治国齐家之术,不足为虑。
(9)去往城壕初级中学的时候,美华大哥哥给继玲和绵陇讲述了『治国齐家』的历史典故
(10)说与你夫人爱女休禽犊,馆明师茶饭须清楚。你看俺治国齐家、也则是数卷书。见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
(11)我张轩松执笔从学四十载,说不上学富五车,能够到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地步,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还是懂得。
成语出处
《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治国治国:[zhìguó] 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安邦治国。
治治:zhì 1、<动>治理。《论积贮疏》:『民不足而可治者,自下及今未之尝闻。』2、<动>惩处。《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3、<动>医治。《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4、<动>建造。《西门豹治邺》:『为治斋宫河上。』5、<动>整理;备办。《冯谖客孟尝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6、<动>训练。《左忠毅公逸事》:『史公治兵,往来桐城。』7、<动>对付;抵御。《赤壁之战》:『同心一意,共治曹操。』8、<动>处理。《苏武传》:『单于使卫律治其事。』9、<动>讲求;研究。《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0、<名>地方政府所在地。《过小孤山大孤山》:『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11、<形>治理得好;太平。《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治具] (1)置办酒食。(2)治国措施。[治剧] 处理难办的事情。[治世] 治理得好的时代,太平盛世。[治严] [治装] 均为整理行装。
国国:guó 1、<名>国家。《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2、<名>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3、<名>国都;京都。《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名>地方;地域。《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齐齐:qí 1、<动>相同;等同;一样。《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2、<动>整齐,达到同一高度。《登泰山记》:『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又] <动使动>使……整齐;使……一致。《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安抚。』《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3、<动>整顿;治理。《少年中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为政》:『导之以德,齐之以礼。』4、<副>一齐;同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一色。』《与妻书》:『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冯婉贞》:『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5、<名>周代诸侯国,在今山东北部。《屈原列传》:『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孙膑减灶》:『韩告急于齐。』jì 1、<动>通『剂』。调配;配制。《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2、<名>通『剂』。药剂。《扁鹊见蔡桓公》:『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家家:jiā 1、<名>住房;住所。《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2、<名>家庭;家族。《促织》:『每责一头,辄顷数家之产。』3、<形>自家的;本家的。《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4、<名>人家;人户。《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5、<形>家中的。《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6、<动>定居;安家。陶渊明《还旧居》:『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7、<名>家产;家业。《史记·吕不韦列传》:『皆没其家而迁之蜀。』8、<名>奴隶社会中卿大夫的封邑。《季氏将伐颛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9、<名>朝廷;官府。《赤壁之战》:『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10、<动>把……居为一家所有。《汉书·盖宽饶传》:『三王家天下。』11、<形>家养的;驯化的。齐己《野鸭》:『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12、<名>学术或政治派别。《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13、<名>有专长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望洋兴叹》:『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白居易《观刈麦》:『农家少闲月。』14、<量>家;户。《水浒传》:『且说登州山下有一家猎户。』[又] <量>种;样。杨万里《秋雨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声。』15、<助>自称、人称的语尾。如自称侬家、咱家,人称君家、伊家。《要做则做》:『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
治治:《巳集上·水字部》(古文)乿《唐韵》直之切《集韵》《韵会》澄之切《正韵》陈知切,□音持。水名。《说文》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又水,出泰山。《前汉·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阳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又《集韵》汤来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门郡。《前汉·地理志》鴈门郡阴馆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又理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七日嫔妇,化治丝枲。又盈之切,音怡。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直利切《正韵》直意切,□音穉。亦理也。《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又□习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礼。又校也。《战国策》皆无敢与赵治。又有所求乞也。《周礼·地官·旅师》凡新甿之治,皆听之。又监督也。《周礼·地官·乡师》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又听狱之成辞亦曰治。《周礼·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则主之。〈注〉所上治,谓狱讼之小事,不附罪者也。又才多亦曰治。《左传·庄九年》鲍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注〉言管仲治理政事之才多于敬仲。又道家静室曰治。《六朝诗话》送谢灵运於杜治,犹今之宫观也。又所都之处曰治。《前汉·田儋传》更王胶东,治即墨。〈注〉治,谓都之也。又州郡所驻曰治,如蜀刺史曰治成都,扬刺史曰治会稽。《毛氏韵增》治字本平声,修治字借为去声,经典释文治字平声皆无音,假借治道平治字,□直吏切。考证:(《周礼·春官·大宗伯》治其大体。)谨照原文体改大礼。
国国:《丑集上·囗字部》(古文)囗囶圀《唐韵》古或切《集韵》骨或切,□觥入声。《说文》邦也。《周礼·夏官·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又《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礼·王制》五国以为属,十国以为连,二十国以为卒,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孟子》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又《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注〉山国多山者,土国平地也,泽国多水者。又灭人之国曰胜国。《左传注》胜国者,绝其社稷,有其土地也。又九州之外曰外国。亦曰绝国。《后汉·班超传》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又〉远处绝国。又两国相距曰敌国。《孟子》敌国不相征也。又外国来附者曰属国。《李陵·答苏武书》闻子之归位,不过典属国。〈注〉典,掌也。即掌属国之事者。又城郭国,行国。《宋程大昌备北边对》汉西域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筑城为守者,行国不立城,以马上为国也。又姓。《姓苑》太公之后。齐有国氏,世为上卿,宋有国卿。又囯,《正字通》俗国字。囻,同国,民国期间俗字。
齐齐:《亥集下·齐字部》(古文)亝《唐韵》徂兮切《集韵》《韵会》《正韵》前西切,□音脐。《说文》禾麦吐穗上平也。〈注〉徐锴曰:生而齐者,莫如禾麦。又《玉篇》整也。《正韵》无偏颇也。《荀子·富国篇》必将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注〉齐,整也。又等也。《前汉·食货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注〉如淳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又《正韵》庄也,肃也。《左传·文二年》子虽齐圣,不先父食。〈注〉齐,肃也。又正也。《诗·小雅》人之齐圣。〈注〉中正通知之人也。《朱传》齐,肃也。又《尔雅·释言》殷齐,中也。〈注〉释地曰:岠齐州以南。〈疏〉齐,中也。中州为齐州。中州犹言中国也。《列子·黄帝篇》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注〉斯,离也。齐,中也。又《广韵》好也。又辨也。《易·系辞》小大者存乎卦。〈注〉齐,犹言辨也。又速也。《尔雅·释言》疾齐,壮也。〈注〉谓速也。《史记·五帝纪》幼而徇齐。〈注〉徇疾,齐速,言圣人幼而疾速。又国名。武王封太公之地,今山东青州济南潍县安乐等处是也。又乾齐,县名。属酒泉郡。见《后汉·郡国志》。又姓。《风俗通·氏姓篇序》四氏,於国齐鲁宋卫,是也。又放齐,尧臣名。又《諡法》执心克庄曰齐。资辅就共曰齐。又与脐通。《左传·庄六年》后君噬齐。又《集韵》《韵会》《正韵》□在礼切,音荠。《集韵》齐齐,恭慤貌。《礼·玉藻》庙中齐齐。又《广韵》在诣切《集韵》《正韵》才诣切,□音剂。《礼·内则》凡食齐,视春时。《周礼·天官·酱人注》食有和齐,药之类也。又酒以度量节作者谓之齐。《周礼·天官·酒正》五齐三酒,亦作齌。又火齐,珠名。一曰似云母。重叠而开,色黄赤如金。又《集韵》子计切,音霁。和也。《周礼·天官·食医》八珍之齐。又《正韵》津私切,音赀。《论语》摄齐升堂。孔安国曰:衣下曰齐。《礼曲礼》两手抠衣去齐尺。〈注〉齐,谓裳下缉也。又庄皆切。与斋同。《礼·祭统》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又牋西切,音齑。与齑同。《周礼·天官·醢人五齐注》齐,当为齑。五齐,昌本□析蜃豚拍深蒲也。〈疏〉齑葅菜肉之通称。又与跻同。《礼·乐记》地气上齐。又《广韵》疾私切,与荠通。《礼·玉藻》趋中采齐。《郑注》齐,当为楚荠之荠。《释文》齐,依注作荠,疾私反。又《正韵》才资切,音疵。引玉藻采齐当读疵音。又《正韵》斋字,古单作齐。详斋字注。又《集韵》子浅切,音翦。同剪。《说文》断也。剪取其齐,故谓齐为剪。《仪礼·既夕》马下齐髦。〈注〉齐,剪也。考证:(《易·系辞》齐大小者存乎卦。)谨照原文齐大小者改齐小大者。(《尔雅·释言》疾齐,壮也。〈注〉犹速也。)谨照原注犹速也改谓速也。(《礼·祭统》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其齐也。)谨照原文以致其齐也改以致齐者也。
家家:《寅集上·宀字部》《唐韵》古牙切《集韵》《韵会》《正韵》居牙切,□音加。《说文》家居也。《尔雅》户牖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诗·周南》宜其室家。〈注〉家谓一门之内。又妇谓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亩,曰夫家。《周礼·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传·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将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称。《蔡邕·独断》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记·陆贾传》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着述家。《前汉·武帝纪》表章六经,罢黜百家。又《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又家人,易卦名。又姓。汉剧令家羡,宋家铉翁。又《集韵》古胡切,音姑。《诗·豳风》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又《小雅》复我邦家。叶上居樗。又与姑同。大家,女之尊称。汉曹世叔之妻班昭称大家,即超妹。又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飞操》我独何命兮未有家,时将暮兮可?魏巍S帧犊钻啊まじ场饭斗堑乱澹灰晕摇0惨菸扌模缜菔藓巍S忠豆拍呵校艄獭!督故稀ひ琢帧啡愎履瘢槊魑K竟6瘢圆衅浼摇!端滴摹反渝玻j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后人借为室家之家。○按《六书故》作①,人所合也。从□,三人聚宀下,①之义也。乑古族字,乑伪为豕,《说文》谓从豭省,无义。①字从宀从□,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与□形近。又□。考证:(《说文》居也。《尔雅·释宫》户牖之间曰扆,其内谓之家。)谨照原文改家居也。尔雅户牖之间谓之扆。(《左传·襄二十六年》大夫皆富,政将在家。)谨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