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告罄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ǐ rì gào qìng成语简拼:ZRGQ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指日告罄
成语解释
指日:不久。指事情或工作很快就可以完成。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指日告罄”几个大字。
(2)华华写不出成语“指日告罄”的拼音。
(3)顺顺不会写成语“指日告罄”的最后一个字。
(4)温泉县高级中学的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指日告罄”。
(5)潇兰哥哥给沁梅和语桐讲解了“指日告罄”的故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告罄告罄:[gàoqìng] 本指祭祀礼毕。今指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鬯齐云终,折旋告罄。――《乐府诗集·北齐明堂乐歌》。
指指:zhǐ 1、<名>手指。《卖炭翁》:『两鬃苍苍十指黑。』《孔雀东南飞》:『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2、<动>用手指点。《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始得西山宴游记》:『望西山,指异之。』3、<动>指给……看。《史记·项羽本纪》:『指王翳曰:「此项王也。」』4、<动>指责。《汉书·王嘉传》:『千夫所指,无病而死。』5、<动>直立;竖起。《鸿门宴》:『头发上指,目眦尽裂。』6、<名>通『旨』。意图;意旨。《陈涉世家》:『卜者知其意。』《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7、<副>通『直』。直接。《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点] (1)指出;指给人看。(2)指责。(3)评论;指导。[指意] 意旨;意向。
日日:rì 1、<名>太阳。《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2、<名>白昼;白天。《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一昼夜;一天。《垓下之战》:『尝一日千里,不忍杀之。』[又] 每天;天天。《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又] 一天天地。《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4、<名>日子;时间。《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5、<名>往日;从前。《左传·襄公三年》:『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6、<名>他日;以后的某一天。《列子·汤问》:『日以偕来,吾与若俱观之。』
告告:gào 1、<动>告诉;报告。《愚公移山》:『操蛇之神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送东阳马生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动>祭告(鬼神)。《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3、<动>称:说。《教战守策》:『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4、<动>请求。《杨修之死》:『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5、<动>告发;控告。《陈州粜米》:『点纸连名,我可便直告到中书省。』6、<动>古代官吏休假。《史记·汲郑列传》:『上常赐告者数。』[辨] 告,诰,诏。见『诰』字。
罄罄:qìng 1、<动>尽;用尽。《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郎君游资虽罄,然都中岂无亲友可以借贷?』《狱中杂记》:『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2、<动>显现;出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知所也,旦暮罄于前。』
指指:《卯集中·手字部》《唐韵》职雉切《集韵》《韵会》轸视切,□音旨。《说文》手指也。《易·说卦》艮为指。〈疏〉取其执止物也。《左传·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动。〈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将指,四无名指,五小指。又《定十四年》以戈击阖庐伤将指。〈注〉足,大指也。言其将领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为长。故足以大指为将,手以中指为将。又《广韵》斥也。《易·系辞》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适也。又示也。《礼·玉藻》凡有指画於君前用笏。《前汉·萧何传》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注〉指示者,以手指示之。又《增韵》指麾也。《礼·曲礼》六十曰耆指使。〈注〉指事使人也。《前汉·贾谊传》颐指如意。〈注〉但动颐指麾,则所欲皆如意。又直指,官名。《前汉·武帝纪》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盗。又与旨恉通。意向也。《书·盘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前汉·孔光传》不希指苟合。〈注〉希望天子之旨意也。又归趣也。《孟子》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前汉·河间献王传》文约指明。〈注〉指,谓义之所趋,若人以手指物也。又美也。《荀子·大略篇》不时宜,不敬交,不驩欣,虽指非礼也。《集韵》或从月作脂。考证:(《定十四年》阖庐伤将指。)谨照原文阖庐上增以戈击三字。
日日:《辰集上·日字部》《唐韵》《正韵》人质切《集韵》《韵会》入质切,□音□。《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博雅》君象也。《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易·乾卦》与日月合其明。又《系辞》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又《说卦》离为火为日。《周礼·天官·九□注》日者天之明。《礼·祭义》日出於东。《史记·天官书注》日者,阳精之宗。《前汉·律正志》日合於天统。《后汉·荀爽传》在地为火,在天为日。《淮南子·天文训》火气之精者为日。又《书·舜典》协时月正日。〈传〉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又《洪范》五纪,三曰日。〈传〉纪一日。〈疏〉从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为一日。又《礼·曲礼》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乙丁己辛癸五偶为柔也。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注〉迎长日者,建卯而书夜分,分而日长也。又《左传·文七年》日卫不睦。〈注〉日,往日也。又《左传·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注〉皆典正数者。又《史记·日者传注》卜筮占□时日,通名日者。又《集韵》而力切,音眲。义同。又《韵补》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赋》审机动之至微,思遗餐而忘寐。表略韵於纳素,托精诚於白日。《类篇》唐武后作□。
罄罄:《未集中·缶字部》《广韵》苦定切《集韵》《韵会》诘定切,□音磬。《说文》器中空也。古文磬字。《诗·小雅》罄无不宜。〈传〉罄,尽也。《左传·僖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释文》罄,亦作磬,尽也。又《逸周书》师广罄然。〈注〉自严整也。又《集韵》弃挺切,音謦。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