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í quǎn shì yáo
成语简拼:ZQSY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蹠犬噬堯
成语解释
原指人臣各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成语示例
(1)咎繇不作谁与平兮,蹠犬噬尧理则然兮。▲明·刘基《吊泰不华元帅赋》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蹠犬噬尧”几个大字。
(2)同德初中的言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蹠犬噬尧”。
(3)小岑不会写成语“蹠犬噬尧”的最后一个字。
(4)小晶写不出成语“蹠犬噬尧”的拼音。
(5)樾靓哥哥给郝蕴和于晶讲述了“蹠犬噬尧”的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蹠蹠:zhí 1、<动>踩;踏。屈原《九章·哀郢》:『眇不知其所蹠。』2、<介>到。《淮南子·原道》:『自无蹠有,自有蹠无。』3、<名>脚。《淮南子·氾论》:『蹠距者举远。』[又] 脚掌。《战国策·楚策一》:『上峥山,踰深谿,蹠穿膝暴。』
犬犬:quǎn狗:警犬;猎犬;牧犬;军用犬;丧家之犬;鸡鸣犬吠。
噬噬:shì <动>咬。《黔之驴》:『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尧尧:yáo(1)传说中上古帝王名。(2)姓。
犬犬:《巳集下·犬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切,圈上声。《说文》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埤雅》传曰: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礼·曲礼》效犬者,左牵之。〈疏〉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故月令皆为犬,而周礼有犬人职,无狗人职也。但燕礼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语耳。又《礼·曲礼》犬曰羹献。《周礼·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属,故连类在此。犬有二义,以能吠止人则属艮,以能言则属兑。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其亲名之曰犬子。又《左传·隐八年》遇於犬丘。〈注〉犬丘,垂也。地有两名。
噬噬:《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时制切,音誓。《说文》啗也,喙也。《玉篇》啮噬也。易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左传·庄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扬子·方言》噬,食也。又《诗·唐风》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传〉噬,逮也。《释文》噬,市世反,韩诗作逝,逝,及也。《扬子·方言》噬,逮也。北燕曰噬。又《扬子·方言》忧也。又《集韵》以制切,音曳。啮也。
尧尧:《丑集中·土字部》《广韵》五聊切《集韵》倪幺切,□音侥。《说文》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白虎通》尧犹嶢也。嶢嶢,至高貌。古唐帝。《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又姓。魏尧暄,上党人,以武功着。又《諡法》翼善传圣,善行德义,皆曰尧。又人名。《前汉·高帝纪》帝擢赵尧为御史大夫,曰无以易尧。《宋史》□尧叟,尧咨,尧佐,兄弟皆有声,世谓□氏三尧。又山名。《山海经》美山东北百里曰大尧山,今直隶真定唐山,县亦名尧山以尧始封得名。或作□。本作垚,小篆加兀,作尧。兀,会高意。一曰从三土积累而上,象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