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壮曲老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í zhuàng qū lǎo成语简拼:ZZQL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直壯曲老
成语解释
老:引申为衰,气馁。理直气壮,理曲气馁
成语用法
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直壮曲老→老成练达→达人立人→人心大快→快速反应→应天从人→人多势众→众口难调→调墨弄笔→笔底春风
成语造句
(1)嘉嘉写不出成语“直壮曲老”的拼音。
(2)立濠大哥哥给怡芊和嵋晴讲解了“直壮曲老”的典故。
(3)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直壮曲老”几个大字。
(4)邵原二中的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直壮曲老”。
(5)小欢不会写成语“直壮曲老”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之乎?』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直直:zhí 1、<形>不弯曲。《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形>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3、<形>正确。《<指南录>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4、<形>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形>纵的;竖的。《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6、<动>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7、<名>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8、<动>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直于省内。』9、<副>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0、<副>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11、<副>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12、<副>简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13、<介>当。《垓下之战》:『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 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
壮壮:zhuàng 1、<形>雄壮。《东方朔》:『拔剑割肉,一何壮也。』2、<形>豪迈。《伶官传序》:『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又] <形意动>认为……有气魄。《送李愿归盘谷序》:『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3、<动>加强。《范进中举》:『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了壮胆。』4、<名>壮年。《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又] 壮年时。《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壮游] 带着宏伟的抱负远游。
曲曲:qǔ 1、<形>弯曲;不直。《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又] 弯曲程度。《劝学》:『其曲中规。』[又] 弯曲处;拐弯处。《复庵记》:『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2、<名>偏僻之地。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3、<形>不正派;不公正。《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4、<名>理屈;理亏。《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qǔ 1、<名>乐曲。《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2、<名>韵文的一种文体。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又专指宋以后的南曲,北曲。[曲室] 深邃的密室。[曲笔] (1)史官和史家编史、记事有所顾忌或徇情避讳,而不直书其事,称作曲笔。(2)徇情枉法定案。
老老:lǎo 1、<形>年老;衰老。《涉江》:『年既老而不衰。』[又] <名>年老的日子。《要做则做》:『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2、<动>老死。《五人墓碑记》:『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名>老年人。《论积贮疏》:『罢夫老易子而咬其骨。』4、<名>对辈、长者的称呼。《过小孤山大孤山》:『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5、<动>敬重;尊重;敬养。《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6、<形>陈旧的;时间久的。《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7、<名>老子及其学说的省称。《进学解》:『攘斥佛老。』[老衲] 老和尚。[老拙] 老年人自谦词。
直直:《午集中·目字部》《唐韵》除力切《集韵》逐力切,□音値。《说文》正见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书·洪范》王道正直。又准当也。《礼·投壶》马各直其算。《史记·平准书》以白鹿皮为皮币,直四十万。又《增韵》当也。《仪礼·士冠礼》主人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疏〉谓当堂上东序墙也。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寻。又《玉篇》侍也。《晋书·羊祜传》悉统宿卫,入直殿中。又顺也。《诗·郑风》洵直且侯。又犹宜也。《诗·魏风》爰得我直。又犹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又犹故也。《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又埋枉曰直。《韩愈·王仲舒墓志》公知制诰友人得罪公,独为直其冤。又直来,无事而来也。《公羊传·庄二十七年》直来曰来。又《礼·月令》田事既毕,先定准直,农乃不惑。〈疏〉准谓轻重平均,直谓绳墨得中也。又骨直,谓强毅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工人》骨直以立。又语发声。《史记·龟筴传》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义曰》直,语发声也。又柄也。《礼·明堂位》玉豆雕篹。〈注〉篹,笾属,雕刻饰其直者也。〈疏〉雕镂其柄。又殖也。《扬子·太□经》直,东方也,春也。质而未有文也。〈注〉直之言殖也。万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叶也。又《扬子·方言》袒饰谓之直袊。〈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袊也。又《韵会小补》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又官名。《邓析子转辞篇》汤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汉时绣衣直指,即秦时御史大夫。又直人,邑名。《左传·昭二十三年》刘子取直人。又泉名。《公羊传·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又门名。《三辅黄图》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又姓。汉有直不疑。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又《集韵》《韵会》直吏切《正韵》直意切,□音治。与値通。《史记·项羽纪》直夜溃围。〈注〉直,读曰値。当也。《索隐曰》古字例以直为値。《前汉·酷吏传》无直甯成之怒。《史记》作値。又物价曰直。《北史·齐景思王传》食鸡羹,何不还他价直也。又佣作得钱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向使佣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又叶直略切,音着。《乐府·焦仲卿妻诗》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又叶直六切,音逐。《楚辞·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六书正伪》从□从十目。□,古隐字。十目所视,虽隐亦直。会意。俗作直,非。考证:(《扬子·方言》袒谓之直衿。〈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衿也。)谨照原文袒下增饰字。两衿字□改袊。
壮壮:《丑集中·士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侧亮切《正韵》侧况切,□庄去声。《说文》大也。又强也,盛也。《尔雅·释天》八月为壮。《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壮。《礼·曲礼》三十曰壮。《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壮。又《史记·赵后传》额上有壮发。《师古曰》俗呼圭头是也。又《前汉·食货志》贝有五种,一曰壮贝。又伤也。《郭璞曰》淮南呼壮为伤。又医用艾灸,一灼谓之壮。又侧羊切,音庄。亦姓。《晋语》赵□子问贤人,得壮驰兹。又《伏滔·望涛赋》宏涛於是郁起,重流於是电骧。起沙渟而迅迈,触横门而克壮。俗从土作壮,省作壮,□非。
曲曲:《辰集上·曰字部》《广韵》丘玉切《集韵》《韵会》区玉切,□音□。《说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系辞》曲成万物而不遗。〈疏〉屈曲委细。《书·洪范》木曰曲直。〈传〉木可以揉曲直。又《诗·秦风》乱我心曲。〈传〉心曲,委曲也。《礼·曲礼·释文》曲礼,委曲说礼之事。又《礼·中庸》其次致曲。〈注〉曲,犹小小之事。《朱注》一偏也。又《说文》或说蚕簿。《礼·月令》具曲植籧筐。〈注〉所以养蚕器也。曲,簿也。《前汉·周勃传》以织簿曲为生。〈注〉苇簿为曲也。又乐曲。《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又姓。《史记·蒙恬传》御史曲宫。又《集韵》颗羽切,音踽。地名。《史记·曹相国世家》军於曲遇。又《陈丞相世家》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又《韵补》叶区聿切。《刘植·鲁都赋》岩险回隔,峻巘隐曲。猛兽深潜,介禽□匿。
老老:《未集中·老字部》《广韵》卢皓切《集韵》《韵会》《正韵》鲁皓切,□音栳。《说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礼·曲礼》七十曰老而传。《公羊传·宣十一年》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又《诗·郑风》与子偕老。〈疏〉没身不衰也。《礼·祭义》贵老。为其近于亲也。又《周礼·地官·乡老注》老,尊称也。又《仪礼·聘礼》授老币。〈注〉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称老。又《礼·曲礼》国君不名卿老。〈注〉卿老亦卿也。又《礼·王制》天子之老。〈注〉老谓上公。又《礼·礼运》三老在学。〈注〉乞言,则受之三老。《左传·昭三年》三老冻馁。〈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又《左传·隐三年》桓公立,乃老。〈注〉老,致仕也。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又姓。《广韵》宋有老佐。又《韵补》叶朗口切。《释名》老,朽也。《史记·律书》酉者,万物之老也。又《韵补》叶满补切,姥当以此得声。《班固·西都赋》若臣者,徒观迹於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