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硕茂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ī yè shuò mào成语简拼:ZYSM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枝葉碩茂
成语解释
硕:大;茂:茂盛。枝叶大而茂密。比喻子孙繁衍,家族兴旺。
成语造句
(1)丁丁写不出成语“枝叶硕茂”的拼音。
(2)宏恺哥哥给莉娟和后姿讲解了“枝叶硕茂”的故事。
(3)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枝叶硕茂”几个大字。
(4)瓦房镇中学的鄞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枝叶硕茂”。
(5)小关不会写成语“枝叶硕茂”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汉书·叙传下》:『侯王之祉,祚及宗子,公族蕃滋,支叶硕茂。』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枝叶枝叶:[zhīyè] (1)枝条和树叶。那棵大树枝叶茂盛。(2)比喻琐碎的言辞或情节。(3)子孙。(4)喻同宗旁支。强本干,弱枝叶。
枝枝:zhī 1、<名>从树干生出的枝条。《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又] <动>生出枝节。《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名>分枝。《荀子·效儒》:『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3、<形>分散。《荀子·解蔽》:『心枝则无知。』4、<动>通『支』。抵拒;支持。《左传·桓公五年》:『蔡卫不枝。』
叶叶:(一)yè 1、<名>植物的叶。《采草药》:『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2、<名>世;时期。肖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3、<名>书页。一张称为一叶。王彦泓《寓夜》:『鼠翻书叶响。』(二)xié<形>和洽。王充《论衡·齐世》:『叶和万国。』[引] 合;共同。《旧五代史·汉隐帝纪》:『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注] 1.『叶』是『协』的古字,古代不当树叶讲。除『叶韵』、『叶句』等少数情况外,一般写『协』,不写『叶』。2.在古代,『葉』和『叶』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上述(一)义项都不写作『叶』。现『葉』简化为『叶』。
硕硕:shuō 1、<形>大;高大。《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2、<形>德高望重;学识渊博。《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茂茂:mào 1、<形>草木茂盛的样子。《秋声赋》:『丰草绿缛而争茂。』2、<形>美;善;有才德。《诗经·还》:『子之茂兮。』[茂才] 后汉称秀才为茂才。[茂年] 壮年。
枝枝:《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支。《说文》木别生条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别生。《广韵》枝柯也。《左传·隐八年》疏枝布叶分。又散也。《易·下系》中心疑者其辞枝。又与支通。《诗·大雅》本支百世。左传作本枝。又支持也。《史记·项羽纪》诸将慑服,莫敢枝梧。《瓒曰》小柱为枝,斜柱为梧。又干支亦作干枝。《博雅》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也。寅卯为枝。枝者,月之灵也。又手节曰枝。《孟子》为长者折枝。《赵岐注》折枝,按摩手节也。又《管子·度地篇》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又枝江,县名。《前汉·地理志》属南郡。又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为枝氏。又《集韵》翘移切,音只。枝指,多指也。《庄子·骈拇篇》骈拇枝指。又《集韵》渠羁切,音奇。《字林》横首枝也。又《集韵》居伪切,音攱。祭山名。又与校通。《仪礼·士昏礼》主人拂几授校。〈注〉校,几足,古文为枝。与□异。□即枚也。考证:(本作支。故曰别生,会意。)谨照原文改自本而分故曰别生。(《左传·隐八年》枝布叶分。)谨按所引乃隐八年疏,非正文。谨照原书八年下增疏字。
叶叶:《丑集上·口字部》《玉篇》古文协字。《后汉·律历志》叶时月正日。余详十部六画。又《集韵》同旪。《前汉·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纪。〈注〉师古曰,旪读曰叶。又《正韵》同汁。《张衡·西京赋》五位相汁,以旅于东井。〈注〉汁、叶同。(叶)《唐韵》与涉切《集韵》《正韵》弋涉切,□音枼。《说文》草木之叶。《陆游诗注》吴人直谓桑曰叶。又世也。《诗·商颂》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又《博雅》聚也。又书册。《欧阳修曰》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后有叶子,似今策子。又姓。《通志·氏族略》叶氏,旧音摄,后世与木叶同音。又与□通。《仪礼·士冠礼》赞者洗於房中,侧酌醴,加柶,覆之面叶。〈注〉古文叶为□。又式涉切,音摄。《左传·及叶注》叶,今南阳叶县。又《韵补》叶,逆约切,音虐。《易林》桑芳将落,陨其黄叶。又叶於急切。《易林》同本异叶,乐人上德。东邻慕义,来兴吾国。又《集韵》徒协切,音牒。与□同,书篇名。《韵会》或作□,非。
硕硕:《午集下·石字部》《广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石。《尔雅·释诂》大也。《易·蹇卦》往蹇来硕。《诗·卫风》硕人其颀。又《□风》硕大且卷。《左传·桓六年》博硕,肥腯,皆训大也。又《增韵》充实也。又与石通。又叶常灼切,音杓。《诗·秦风》辰牡孔硕。叶下舍拔则获。《小雅》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扬子·太□经》我心孔硕,乃后有铄。
茂茂:《申集上·草字部》(古文)楙《唐韵》《集韵》《韵会》□莫□切,音懋。《说文》草丰盛。《诗·小雅》如松柏之茂。《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注〉茂,盛也。又《诗·大雅》种之黄茂。〈注〉茂,美也。《前汉·吴王濞传》岁时存问茂才。〈注〉美材之人。又《尔雅·释诂》茂,勉也。《周语》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又《白虎通》五人曰茂。又《尔雅·释天》太岁在戌曰阉茂。又地名。《前汉·地理志》右扶风茂陵。〈注〉本槐里之茂乡。又姓。《正字通》汉有沮阳令茂真。又与懋通。《前汉·董仲舒传》《书云》:茂哉,茂哉。又《正韵》音亩。《前汉·班固叙传》支叶硕茂。《师古注》茂,莫口切。又《诗·本音》子之茂兮,读耄。古茂、卯同音,故《史记·律书》云:丣之为言茂也。又《毛诗古音考》音每。《魏武·歩出东门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又《韵补》满补切,音母。《易林》当夏六月,枝叶盛茂。鸾鸟以庇,召伯避暑。又莫故切,音暮。《白居易诗》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又《正字通》入曷韵,音末。《周武王·笔铭》毫毛茂茂,□水可脱,□文不可活。《直音》作茂。茂字从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