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án pǔ péng lái
成语简拼:XPPL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懸圃蓬萊
成语解释
传说中的神仙境地。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安安不会写成语“悬圃蓬莱”的最后一个字。
(2)加加写不出成语“悬圃蓬莱”的拼音。
(3)建白哥哥给梁孙和黎好介绍了“悬圃蓬莱”的成语典故。
(4)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悬圃蓬莱”几个大字。
(5)伍仁桥中学的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悬圃蓬莱”。
成语出处
《汉书·郊祀志下》:『览观县圃,浮游蓬莱。』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蓬莱蓬莱:[pénglái]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悬悬:1、xuán(1)挂:悬空;悬灯结彩。(2)公开揭示:悬赏。(3)抬: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悬起来。(4)无着落;没结果:悬案;悬而未决。(5)挂念:悬念;悬望。(6)凭空设想:悬拟;悬想。(7)距离远;差别大:悬隔;悬殊。2、xuán<方>危险:一个人摸黑走山路,真悬!
圃圃:pǔ 1、<名>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子,泛指园地。《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2、<名>种植蔬菜瓜果的人。《中山狼传》:『我杏也,往年老圃种我时,费一核耳。』
蓬蓬:péng 1、<名>蓬草,又叫飞蓬、蓬蒿。《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又] 比喻远方的友人。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2、<形>蓬松;散乱。庾信《竹杖赋》:『子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3、<名>莲蓬。《芙蕖》:『乃复蒂下生蓬。』[蓬户] 编蓬为门,比喻贫陋之室。[蓬颗] 长蓬草的土块,也指坟墓。[蓬心] 肤浅之见,常用作谦辞。
莱莱:lái 1、<名>草名,即藜,俗称臙脂菜。《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2、<动>长满杂草;荒芜。《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田卒汙莱。』3、<名>休耕的田。《周礼·地官·县师》:『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引] 指荒地。《孟子·离娄上》:『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4、<动>除草。《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男猎,则莱山野之草。』5、<名>古国名,在今山东省。
悬悬:《卯集上·心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涓切,音泫。本作县。《说文》系也。或从心。《孟子》犹解倒悬。又叶荧绢切,音院。《张衡·西京赋》后宫不移,乐不徙悬。门卫供帐,官以物辩。
圃圃:《丑集上·囗字部》《唐韵》博古切《集韵》彼五切,□音补。《说文》种菜曰圃。《周礼·天官·大宰》九职,二曰园圃,毓草木。〈注〉树果蓏曰圃,园其樊也。又《地官·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疏〉场圃连言同地耳。春夏为圃,秋冬为场也。又《地官·闾师》任圃,以树事责草木。〈注〉任,使也。园圃毓草木,故还使贡草木也。又《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南曰豫州,其泽薮曰圃田。〈注〉圃田在中牟。《后汉·郡国志》中牟县有圃田泽。○按圃田,即诗所谓甫草是也,在周东都畿内,后为郑地。又藉圃,蒲圃,□地名。《左传·哀十七年》卫侯为虎,幄于藉圃。又《襄四年》季孙树六檟于蒲圃东门之外。又《何晏·景福殿赋》建以永宁安昌临圃。〈注〉皆殿名也。又县圃,山名。《楚辞·天问》崑仑县圃,其尻安在。又《扬雄·甘泉赋》配帝居之县圃兮,象太乙之威神。〈注〉县圃在崑仑山,天帝所居。亦作□圃。《穆天子传》铭迹於□圃之上,以诏后世。《庾信·马射赋》周王□圃之前,犹骖[音cān]八骏。又《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集韵》或省作甫。别作□。
蓬蓬:《申集上·草字部》《唐韵》《正韵》薄红切《集韵》《韵会》蒲蒙切,□音髼。《诗·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劝学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礼·内则注》蓬,御乱之草。又《诗·卫风》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注〉乱也。又《诗·小雅》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传〉盛貌。又星名。《晋书·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又州名。《广韵》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又姓。《正字通》汉蓬球,北海人。又《韵补》叶皮江切,音龎。《东方朔·七谏》灭规矩而不固兮,背绳墨之正方。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於秋蓬。又《字汇补》蒲贡切,菶去声。草水盛貌。《集韵》籀文作□。
莱莱:《申集上·草字部》《唐韵》洛哀切《正韵》郞才切,□音来。《说文》蔓华也。《玉篇》藜草也。《诗·小雅》北山有莱。〈疏〉莱,草名。其叶可食。又《周礼·地官·县师》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注〉莱,休不耕者。郊内谓之易,郊外谓之莱。又《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注〉莱,除其草莱也。《诗·小雅》田卒污莱。〈注〉莱,草秽。又地名。《书·禹贡》莱夷作牧。《齐语》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注〉东莱,齐东莱夷也。又山名。《山海经》莱山,其木多檀楮。又姓。《孟子》苦伊尹、莱朱。《赵岐注》莱朱,汤贤臣仲虺是也。《左传·文二年》莱驹为右。又《韵补》音黎。《郭璞·游仙诗》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泉揖清波,陵冈掇丹荑。又《广韵》落代切,音赖。义同。《尔雅》作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