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ē xiū bāo chǒu
成语简拼:ZXBC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遮羞包醜
成语英文:cover up one」s embarrassment
成语解释
指掩盖感到羞耻和丑陋的东西。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1)笔笔写不出成语“遮羞包丑”,所以昨天考试仅仅考了99分。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遮羞包丑”几个大字。
(3)熙元叔叔给朵垭和菲昱讲解了“遮羞包丑”的历史故事。
(4)小东不会写成语“遮羞包丑”的最后一个字。
(5)亚林学校的拓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遮羞包丑”。
(6)在前往卧龙寺之前,抄大爷给志志和珂珂讲解了『遮羞包丑』的典故。
(7)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
(8)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成语出处
钱钟书《围城》:『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遮羞遮羞:(1)把身体上不好让人看见的部分盖住。(2)做了丢脸的事用好听的话来掩盖:遮羞解嘲。
遮遮:zhē 1、<动>拦阻。《书博鸡者事》:『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2、<动>遮盖。《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羞羞:xiū 1、<名>美味的食品。《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动>进献。《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3、<形>羞耻。《毛遂自荐》:『此百世之怨,而赵所羞。』[又] <形意动>以……为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4、<形>害羞;不好意思。李白《越女词》:『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羞花]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自惭形秽。[羞囊] 空钱袋,指身无钱财,贫穷。
包包:bāo 1、<动>裹;包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店小二将手帕包了头。』《范进中举》:『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2、<动>包括;包容。《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又] 包藏。《雁荡山》:『皆包在诸谷中。』
丑丑:chǒu 1、<名>十二地支的第二位。2、<名>丑角。传统戏曲里的滑稽角色。《陈州粜米》:『二丑斗子上。』3、<形>相貌难看。《西门豹治邺》:『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4、<形>凶;恶。《诗·十月之交》:『日有食之,亦孔之丑。』5、<动>同类。《尔雅·释鸟》:『凫雁丑,其足蹼。』[注] 古代『丑、醜』是两个不同的字,汉字简化后合为一字。[丑诋] 用很难听的话骂人。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流言飞文,哗于民间。』
遮遮:《酉集下·辵字部》《广韵》正奢切《集韵》《韵会》《正韵》之奢切,□音□。《说文》遏也。《玉篇》冒也,断也,要也,拦也。《史记·高帝纪》三老董公遮说汉王。《后汉·班超传》伏兵遮击。又《正韵》蔽也。《后汉·舆服志》张□带鞬,遮迾出入。又《正字通》周遮,语多貌。《白居易诗》周遮说话长。又《集韵》之夜切,音柘。义同。又叶之戈切,灼平声。《司马相如·上林赋》山林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巴渝》宋蔡,淮南《于遮》。〈注〉《于遮》,曲名。考证:(又叶之弋切,灼平声。《司马相如·上林赋》山林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巴渝宋蔡,淮南于遮。)谨按韵会小补遮叶之戈切,故入歌韵,与波相叶,据改之戈切。
羞羞:《未集中·羊字部》《广韵》息流切《集韵》思留切,□音修。《说文》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又《广韵》致滋味为羞。《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注〉羞,有滋味者。〈又〉羞用百有二十品。〈注〉羞出于牲及禽兽,以备滋味,谓之庶羞。又《礼·月令》群鸟养羞。〈注〉羞谓所食也。又《广韵》进也。《书·盘庚》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传〉已进告汝之后。又《广韵》耻也。《书·说命》惟口起羞。〈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又《韵补》叶息救切。《张载·七命》繁肴既阕,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汉臯之楱。楱音凑。《正字通》俗作羞。◎按说文在丑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考证:(清羞用百有二十品。)谨按周礼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清字属上为句不得连引,谨省清字。
包包:《子集下·勹字部》《广韵》布交切《集韵》班交切,□音苞。《说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气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为夫妇褱姙於巳。巳为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又容也。《易·泰卦》九二包荒,用冯河。又裹也。《书·禹贡》包匦菁茅。《礼·乐记》倒载干戈,包以虎皮。又《前汉·班固叙传》包汉举信。〈注〉刘德曰:包,取也。又通作苞。丛生也。《书·禹贡》草木渐包。又姓。《广韵》楚大夫申包胥之后。汉有大鸿胪包咸。又山名。《山海经注》吴县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号为地脉。又《集韵》《正韵》□蒲交切,音咆。《集韵》匏亦作包。又庖通作包。《易·姤卦》包有鱼。《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又《韵补》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来。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与胞,桴与枹,莩与苞,浮与抱之类,同原相因,故互通。又叶补苟切,褒上声,裹也。《诗·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考证:(《说文》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位於巳。)谨照原文位字改立字。
丑丑:《酉集下·酉字部》(古文)媿《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齿九切,犨上声。《说文》可恶也。《诗·小雅》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传〉丑,恶也。《左传·文十八年》丑类恶物。〈注〉丑,亦恶也。《前汉·项羽纪》项王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於丑地。又《释名》臭也,如臭秽也。又恶之也。《左传·昭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史记·殷本纪》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於亳。又相恶也。《战国策》又身自丑於秦。〈注〉自丑於秦,与秦恶也。又羞也。《史记·魏世家》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又《韩非传》在知饰所说之所敬,而灭其所丑。〈注〉索隐曰:谓人主有所避讳而丑之,游说者当灭其事端而不言也。又貌恶也。《前汉·五行志》或形貌丑恶,亦是也。《淮南子·说山训》不求美,又不求丑,则无美无丑矣。又类也。《易·渐卦》夫征不复,离羣丑也。〈疏〉丑,类也。《孟子》地丑德齐。又衆[音zhòng]也。《诗·小雅》执讯获丑。〈笺〉丑,衆[音zhòng]也。《左传·定四年》将其丑类。〈注〉丑,衆[音zhòng]也。又比也。《礼·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注〉丑,犹比也。又《扬子·方言》丑,同也。东齐曰丑。又山名。《山海经》崑仑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注〉丑涂,亦山名也。又《礼·内则》鼈去丑。〈注〉丑,谓鼈窍也。又姓。《后汉·袁术传》有丑长。又复姓。《西秦录》有下将军丑门于第。又《諡法》怙威肆行曰丑。《晋书·何曾传》曾骄奢过度,宜諡缪丑。又《韵补》叶敞吕切,音杵。《易林》东家中女,嫫母敢丑。三十无家,媒自劳苦。《集韵》或作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