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án jūn shēn rù
成语简拼:XJSR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懸軍深入
成语解释
悬:空无所倚。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人战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孤军作战
近义词
孤军深入
成语示例
(1)…郭仲翔之言,以自取败。诗云:不是将军数独奇,悬军深入总堪危。当时若听还师策,总有群蛮谁敢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虫虫不会写成语“悬军深入”的最后一个字。
(2)皓皓写不出成语“悬军深入”,导致语文测试只有97分。
(3)经纶哥哥给苏芊和黎璐介绍了“悬军深入”的历史典故
(4)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悬军深入”几个大字。
(5)长城中学校的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悬军深入”。
(6)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见《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八年》:『谢玄遗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深入深入:(1)透过外表,达到事物内部或中心:领导干部深入下层;马克思列宁主义深入人心。(2)深刻;透彻:深入地分析;这个问题需要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悬悬:1、xuán(1)挂:悬空;悬灯结彩。(2)公开揭示:悬赏。(3)抬: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悬起来。(4)无着落;没结果:悬案;悬而未决。(5)挂念:悬念;悬望。(6)凭空设想:悬拟;悬想。(7)距离远;差别大:悬隔;悬殊。2、xuán<方>危险:一个人摸黑走山路,真悬!
军军:jūn 1、<名>军队;部队。《鸿门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谋攻》:『心用兵之法……全军为上。』3、<动>驻军;驻扎。《鸿门宴》:『沛公军霸上。』4、<名>驻地;军营。《鸿门宴》:『项伯乃夜马之沛公军。』5、<名>军士;士兵。《孙膑减灶》:『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6、<名>宋代行政区划的一级,隶属于『路』,下辖『县』。《文献通考·舆地》:『州、府、军、监三百二十二。』
深深:shēn 1、<形>水深,与『浅』相对。《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2、<形>深远,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大。《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游园》:『人立小庭深院。』3、<形>时间久。《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梦啼妆泪红阑干。』4、<形>程度深。《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5、<形>苛刻;严厉;刻毒。《荆轲刺秦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6、<形>深刻;深入。《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7、<形>茂盛。《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8、<副>很;非常。《赤壁之战》:『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孤望。』
入入:rù 1、<动>进入。《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2、<动>特指进入朝廷;在朝廷上。《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3、<动>缴纳。《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4、<动>归入;纳入。《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5、<动>合乎;趋向。《训俭示康》:『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6、<名>收入。《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入室] (1)喻学问技艺的成就达到精深的境界。(2)称能得到老师学问或技艺精奥的为入室弟子。
悬悬:《卯集上·心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涓切,音泫。本作县。《说文》系也。或从心。《孟子》犹解倒悬。又叶荧绢切,音院。《张衡·西京赋》后宫不移,乐不徙悬。门卫供帐,官以物辩。
军军:《酉集下·车字部》《广韵》举云切《集韵》《韵会》拘云切,□音君。《玉篇》衆[音zhòng]也。《周礼·地官》五师为军。〈注〉万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又军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军礼平邦国。〈注〉谓威其不协僭差者。又师所驻曰军。《左传·桓六年》军於瑕以待之。《战国策》军于邯郸之郊。〈注〉屯也。又姓。冠军侯之后,因氏。又《说文》军,圜圉也。一曰军,兵车也。
深深:《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针切,音□。水名。《说文》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又邃也。《增韵》深者,浅之对。《诗·邶风》深则厉,浅则揭。又深微也。《易·系辞》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礼·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又州名。《韵会》后汉博陆郡,隋置深州。《广舆记》今属真定府。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式禁切,音谂。度浅深曰深。《周礼·地官》以土圭测土深。
入入:《子集下·入字部》《唐韵》人执切《集韵》《韵会》日汁切《正韵》日执切,□任入声。《说文》内也。《玉篇》进也。《礼·少仪》事君,量而后入。《檀弓》孟献子□比御而不入。〈注〉言虽比次妇人之当御者,犹不入寝也。又《春秋·隐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吴。〈传〉造其国都曰入,弗地曰入。〈注〉谓胜其国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顺,非王命而入人国也。又《广韵》纳也,得也。又《增韵》没也。又《楞严经》六入谓六尘,即眼入色,耳入声也。又《敎坊记》每日常在天子左右为长入。考证:(《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谨照原书孟子改为孟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