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木偶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àng tóu mù ǒu成语简拼:ZTMO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杖頭木偶
成语英文:puppet show in which figurines are manipulated by wooden rods
成语解释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成语造句
(1)成语「杖头木偶」是一个偏正式成语。
(2)第一完全中学的字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杖头木偶”。
(3)豆豆写不出成语“杖头木偶”,因此期中考试只考了98分。
(4)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杖头木偶”几个大字。
(5)他只不过是杖头木偶,得抓住幕后黑手才成。
(6)小濛不会写成语“杖头木偶”的最后一个字。
(7)艺馨叔叔给晓英和缨玷讲述了“杖头木偶”的成语故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木偶木偶:[mù ǒu] (1)木头做的人像或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2)常用来形容痴呆的神情。他像个木偶。
杖杖:zhàng 1、<名>手杖;拐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归来倚杖自叹息。』2、<名>挑物的工具。《荷蓧丈人》:『以杖荷蓧。』3、<名>棍棒。《订鬼》:『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4、<动>用棍棒打。《书博鸡者事》:『不呼则杖其背。』5、<动>拄着。《中山狼传》:『遥望老子杖藜而来。』[杖策] (1)执鞭,指驱马而行。(2)扶杖。
头头:一、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尺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接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有准头;尝了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二、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留头;梳头;平头;分头。(3)(头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头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5)(头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儿)头目。(7)(头儿)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趟;头一遍;头半本;头几个;头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头年(=去年或上一年);头天(上一天);头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头五点就得动身;头鸡叫我就起来了;头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头八块;三头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两头驴。b)用于蒜:一头蒜。
木木:mù 1、<名>树。《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2、<名>木头;木材。《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名>木制刑具;木制器具。《种树郭橐[音tuó]驼传》:『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又] 棺木;棺材。成语有『行将就木』。4、<形>质朴;朴实。《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5、<形>麻木;痴呆。《促织》:『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木阁] 在悬崖峭壁之间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木契] 木制的符信。符信是古代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凭证。
偶偶:ǒu 1、<名>偶像,用土木等做成的人像。《史记·殷本纪》:『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2、<数>两个;双。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奇偶适变。』3、<名>配偶。《北史·刘延明传》:『妙选良偶。』4、<动>婚配;嫁。《与妻书》:『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5、<副>相对;面对面。《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6、<副>偶尔;偶然。《促织》:『天子偶用一物。』[偶语] 相对私语。[偶行] 结伴同行。[偶坐] (1)陪坐。(2)相对而坐。(3)偶尔小坐。
杖杖:《辰集中·木字部》《唐韵》直两切《集韵》《韵会》雉两切《正韵》呈两切,□音杖。《说文》所以扶行也。《礼·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又《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又《礼·丧服小记》父丧苴杖竹也,母丧削杖桐也。又木梃也。《家语》舜事瞽瞍,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又《方言》矜谓之杖,谓戈戟柄也。《吕览·贵已篇》操杖以战。又《尔雅·释草》蒤[音tú],虎杖。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丈去声。持也。与仗同。《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又凭倚也。《左传·襄八年》杖信以待晋。考证:(《礼·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赐之几杖。)谨照原文,赐之上增若不得谢则必六字。(《尔雅·释草》虎杖,荼也。)谨照原文改蒤[音tú]虎杖。
头头:《戌集下·页字部》《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於体高而独也。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即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衆[音zhòng]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考证:(《广韵》《正韵》古音徒。)谨按广韵正韵无此音。查系唐韵正文。今改广韵正韵为唐韵正韵。
木木:《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卜切,音沐。《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锴曰》屮者,木始申坼也,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为言触也。《玉篇》燧人氏钻出火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说卦传》□为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即□顺之谓也。《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礼·春官·太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木,柷敔也。又质朴。《论语》刚毅木讷近仁。又木强,不和柔貌。《前汉·周勃传》勃为人木强敦厚。又析木,星次。《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又姓。《统谱》汉木仁,晋木华。又百济八姓,一曰木氏。又复姓,端木。又叶末各切,音莫。《马融·广成颂》阴慝害作,百卉毕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韵会》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
偶偶:《子集中·人字部》《唐韵》五口切《韵会》语口切,□音耦。凡数,双曰偶,只曰奇。《礼·郊特牲》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又《尔雅·释诂》合也。〈注〉谓对合也。又牉合也。《贾谊·五饵》言偶人无时。《韩诗》言不失时,以偶为牉合也。又《家语》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女。又侪辈曰偶。《前汉·黥布传》率其曹偶,亡之江中。又适然也。《列子·杨朱篇》邓析谓子产曰:郑国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记·孟尝君传》木偶人谓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汉·郊祀志》木寓龙。《史记·封禅书》木禺龙。□同偶。别作□,非。又姓。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荐为崇安县从事。又叶五举切,音语。《光武赐侯霸书》崇山幽都何可偶,黄钺一下无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