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蔬食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āi jū shū shí成语简拼:ZJS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齋居蔬食
成语解释
斋居:家居,闲居;蔬食:粗食,素食。闲居在家,粗茶淡饭。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生活俭朴
成语造句
(1)兵兵不会写成语“斋居蔬食”的最后一个字。
(2)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斋居蔬食”几个大字。
(3)虹虹写不出成语“斋居蔬食”,导致期末考试才考了97分。
(4)渠阿姨给晴晴和小朋友们介绍了“斋居蔬食”的历史故事。
(5)一團團中學的仪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斋居蔬食”。
成语出处
《元史·刘秉忠传》:『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斋斋:zhāi 1、<名>斋戒。在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恭敬。《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2、<名>素食。《西游记》第十九回:『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斋。』3、<名>房舍,多指书房、学舍。《陶侃》:『(侃)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斋戒] 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居居:jū 1、<动>坐。《核舟记》:『佛印居右,鲁直居左。』2、<动>位居;位于;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3、<动>居住。《愚公移山》:『面山而居。』[又] <动使动>使……居住。《越妇言》:『买臣之贵,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4、<名>住地;住所。《治平篇》:『一人之居以供十人不足,何况供百乎?』5、<动>闲居;闲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6、<动>占据;据有。《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7、<动>充当;担任。《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年不徙。』8、<动>停止;停留。《柳毅传》:『客当居此以伺焉。』[又] <形>停止不动的;停滞的。《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9、<动>积蓄;储存。《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10、<动>历;经;过了。《塞翁失马》:『居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居摄] 暂居帝王之位。[居士] (1)未出仕的读书人。(2)在家信佛的人。
蔬蔬:shū 1、<名>蔬菜。陆游《老怀》:『荒园寂寂堆霜叶,抱瓮何妨日灌蔬。』2、<动>种植蔬菜。《复庵记》:『太华之山,悬崖之颠,有松可荫,有地可蔬。』
食食:shí 1、<动>吃。《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2、<名>吃的东西;食物。《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3、<名>粮食。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4、<动>通『蚀』,亏缺。《诗经·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又] 特指日食或月食。《论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sì 1、<动>使……食;拿东西给人吃。《荷蓧丈人》:『杀鸡为黍而食之。』2、<动>饲养;喂食。《捕蛇者说》:『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客] 古代寄食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劳的人。[食邑] 封建时分封给卿大夫的领地。
斋斋:《卯集下·文字部》《篇海》同斋。(斋)《广韵》侧皆切《集韵》《韵会》《正韵》庄皆切,□债平声。《正韵》洁也,庄也,恭也。《广雅》斋,敬也。《礼·祭统》斋之为言齐也。《易·系辞》圣人以此斋戒。〈注〉洗心曰斋。又《后汉·舆服志》有斋冠曰长冠。又燕居之室曰斋。又《集韵》《正韵》□津私切,音赀。《孟子》斋疏之服。《赵岐注》即斋縗[音cuī]也。音资。又《易·履卦》得其资斧。《子夏传》作齐斧。虞喜志林云:当作斋。斋戒入庙而受斧也。又叶真而切,音支。《后汉·周泽传》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按《说文》示齐为斋。示,明也,祗也。齐者,万物之洁齐也。洪武《正韵》云:古单作齐,后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别之耳。
居居:《寅集上·尸字部》《广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於切,□音车。《说文》凥处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经,仲尼凥,凥谓间居,如此会意。今文作居。又《广韵》安也。《书·盘庚》奠厥攸居。《礼·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参相得。又《书·舜典》五宅三居。〈注〉三居,谓周之夷服,镇服,蕃服也。又坐也。《论语·阳货》居,吾语女。又积也,蓄也。《书·皋陶谟》懋迁有无化居。〈注〉化,易也。谓交易其所居积也。又《史记·平准书》富商□谷百数,废居,居邑。《徐广注》废居,贮蓄之名。有所废,有所蓄,言乗[音chéng]时射利也。又止也。《礼·月令》季秋行春令,师兴不居。〈疏〉不休止也。又海鸟曰爰居。《鲁语》爰居止於鲁东门外。又姓。汉居般,封宋城侯。又《广韵》《集韵》《韵会》□居之切,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又叶居御切,音据。《诗·召南》惟鸠居之。叶下御。《唐风》无巳太康,职思其居。叶下瞿。瞿去声。○按《说文》居,一训蹲。《长笺》以凥为凥处,居为蹲踞。《韵会》《正韵》收入御韵,引《诗》居居怀恶,不相亲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处,与蹲踞,贵倨,从经史分见可也。考证:(《礼·曾子问》居,吾语女。)谨按曾子问无此语,查系论语文。据改为论语阳货。(《前汉·食货志》富商□谷百数,废居,居邑。《徐广注》废居,贮蓄之名。)谨按徐广注见史记,不在食货志。谨改前汉食货志为史记平准书。
蔬蔬:《申集上·草字部》《唐韵》所葅切《韵会》山於切,□音疏。《说文》菜也。《尔雅注》凡草菜可食者,通名为蔬。《礼·曲礼》稻曰嘉蔬。〈注〉稻,菰蔬之属也。又《尔雅·释草》蘧蔬。〈注〉似土菌,生菰草中。又通疏。《周礼·天官》臣妾聚敛疏材。又通疎。《荀子·富国篇》荤菜百疎。又《集韵》爽举切,音所。粒也。《庄子·天道篇》□壤有余蔬。〈注〉蔬读若糈,粒也。考证:(《周礼·春官》臣妾聚敛疏材。)谨照原书春官改天官。
食食:《戌集下·食字部》餐《唐韵》乗[音chéng]力切《集韵》《韵会》实职切,□音蚀。《说文》一米也。《玉篇》饭食。《增韵》殽馔也。又茹也,啗也。《释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古史考》古者茹毛饮血,燧人钻火,而人始裹肉而燔[音fán]之,曰炮。及神农时,人方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及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易·需卦》君子以饮食宴乐。《书·益稷》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传〉衆[音zhòng]难得食处,则与稷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鳖,使民鲜食之。又《书·洪范》惟辟玉食。〈注〉珍食也。又食禄也。《礼·坊记》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又祭曰血食。《史记·□涉世家》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又饮酒亦曰食。《前汉·于定国传》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又耳食。《史记·六国表》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又目食。《宋史·司马光传》饮食所以为味也,适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饵刻镂之,朱绿之,以为盘案之翫,岂非以目食乎。又吐而复吞曰食。《书·汤誓》朕不食言。《左传·僖十五年》我食吾言,背天地也。《尔雅·释诂》食,伪也。〈疏〉言而不行,如食之消尽,故通谓伪言为食言,故此训食为伪也。又蛊惑曰食。《管子·君臣篇》明君在上,便嬖不能食其意。又消也。《左传·哀元年》伍员曰:后虽悔之,不可食已。〈注〉食,消也。又《书·洛诰》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传〉卜必先墨画龟,然后灼之,兆顺食墨。又日食,月食。《易·丰卦》月盈则食。《春秋·隐三年》日有食之。又《左传·襄九年》晋侯问於士弱曰:吾闻之,宋灾,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又《礼·檀弓》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注〉不食,谓不垦耕。又《前汉·外戚传》房与宫对食。〈注〉应劭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房宫,二人名。又《扬子·方言》食阎,劝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说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食阎。又寒食,节名。《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又大食,国名,在西域波斯国西,都婆罗门,兵刃劲利,勇于野鬬。又《广韵》戏名。博属。又姓。汉有食子通。《希姓录》后汉食于公。又《集韵》祥吏切《正韵》相吏切,□音寺。《论语》有酒食,先生馔。《礼·曲礼》食居人之左。〈注〉食,饭属也。又粮也。《周礼·地官·廪人》匪颁賙赐稍食。又以食与人也。《诗·小雅》饮之食之。《礼·内则》国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注〉食谓乳养之也。《左传·文元年》谷也食子。〈注〉食,养生也。又《广韵》《集韵》《韵会》□羊吏切,音异。《广韵》人名。汉审食其,郦食其。《荀悦·汉纪》作异基。又叶式灼切,音烁。《易林》三河俱合,水怒踊跃。坏我王室,民困于食。考证:(《易·需卦》君子以饮食晏乐。)谨照原文晏改宴。(《宋史·司马光传》世人取果饵刻镂之,朱缘之。)谨照原文朱缘之改朱绿之。(《尔雅·释诂》食,伪也。〈疏〉言而不行,如日之消尽,故通谓伪言为食言。)谨照原文如日改如食。(《左传·襄九年》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纳火。)谨照原文出纳改出内。(《周礼·地官·廪人》廪人賙赐稍食。)谨按廪人二字不当重复。谨照原文廪人賙赐稍食改匪颁賙赐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