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é gōng zuì jǐ
成语简拼:ZGZ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責躬罪己
成语解释
责躬:责备自己;罪:归罪。责备自己并归罪于自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示例
(1)伏乞皇上近法列圣,远法禹、汤,时下明诏,责躬罪己,深痛切至,激厉天下,同雪国耻。(清·康有 《上清帝第二书》)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责躬罪己”几个大字。
(2)浩权哥哥给娥女和姗苗介绍了“责躬罪己”的成语典故。
(3)濛濛不会写成语“责躬罪己”的最后一个字。
(4)三华初中的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责躬罪己”。
(5)小亮写不出成语“责躬罪己”,导致期末考试才考了97分。
(6)这件事出在我们辖区,责躬罪己,难辞其咎,特来请罪。
成语出处
《周书·武帝纪》:『壬申,集百寮于大德殿,帝责躬罪己,问以治政得失。』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责责:zé 1、<动>索取。《促织》:『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2、<动>责令;要求。《促织》:『因责常供。』3、<动>责备。《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4、<名>处罚。《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5、<名>责任。《谭嗣同》:『救护之责,非独足下。』zhài 1、<名>欠别人的钱财。《冯谖客孟尝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2、<动>讨债。《吕氏春秋·疑似》:『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后作『债』。[责成] 督促,要求人完成任务作出成绩。[责望] 互相责怪、抱怨。
躬躬:gōng 1、<名>身体。《中山狼传》:『我鞠躬不敢息。』2、<代>自身;自己。《诗经·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副>亲自。《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罪罪:zuì 1、<名>罪过;犯法的行为。《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狱中杂记》:『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心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2、<名>有罪的人;罪犯。《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罪。』3、<名>过失;过错。《垓下之战》:『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4、<动>惩罚罪行。《韩非子·五蠹》:『以其犯禁也,罪之。』5、<动>归罪于。《寡人之于国也》:『五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动>犯罪。《训俭示康》:『远罪丰家。』
己己:jǐ 1、<代>自己。《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名>天干的第六位。也用作次序的第六。《察传》:『晋师己亥过河也。』
责责:《酉集中·贝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侧革切《正韵》侧格切,□音窄。《说文》求也。《左传·桓十三年》宋多责赂於郑。又非也。《书·君奭》诞无我责。〈传〉汝大无非责我留。又诛责也。《诗·邶风·旄丘序》责卫伯也。《礼·表记》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己怨。〈疏〉责,谓许而不与而被责。又责让也。《左传·僖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注〉微刺也。又任也。《孟子》有言责者。又取也。《战国策》归其刃而责之金。又问也。《史记·周勃世家》吏簿责条侯。〈注〉簿问其辞情。又自讼也。《前汉·韩延寿传》痛自刻责。又《集韵》《韵会》《正韵》□侧卖切。与债同。《周礼·天官·小宰》听称责以傅别。〈注〉称责,谓贷子。〈疏〉谓举责生子,彼此俱为称意,故曰称责也。《左传·成十八年》施舍已责。〈注〉止逋责。又叶侧棘切。《柳宗元·惩咎赋》既明惧夫天讨兮,又幽栗兮鬼责。惶惶兮夜寤而书骇兮,类麏□之不息。考证:(《礼·表记》君子与有诺责也)谨照原文与下增其字。
躬躬:《酉集中·身字部》《唐韵》居崇切《集韵》《韵会》居雄切,□音弓。《说文》躳或从弓,身也。《五经文字》躬,俗躳字。今经典通用。《易·蒙卦》见金夫不有躬。又《艮卦》艮其身,止诸躬也。〈疏〉躬,犹身也。《书·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诗·邶风》我躬不阅。又《周礼·春官·大宗伯》伯执躬圭。〈注〉以人形为瑑饰。又姓。《广韵》出《何氏姓苑》。又《韵补》叶姑弘切《易·震卦》不于其躬,于其邻。《班固·东都赋》登灵台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又叶俱王切。《□琳·大荒赋》延年其可留兮,何勤远以苦躬。纷吾情之骀荡兮,嗟吾愿有弗遑。考证:(《班固·东都赋》登灵台乎考休徵。)谨照原文台下省乎字。
罪罪:《未集中·网字部》(古文)辠《广韵》徂贿切《集韵》粗贿切,□音□。《说文》捕鱼竹罔。《易·解卦》君子以赦过宥罪。《书·大禹谟》罪疑惟轻。
己己:《寅集中·己字部》《唐韵》居拟切《集韵》《韵会》苟起切《正韵》居里切,□音纪。《广韵》身也。《韵会》对物而言曰彼己。《书·大禹谟》舍己从人。《礼·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又《韵会》私也。《论语》克己复礼。又《释名》纪也。《诗·小雅》式夷式己。〈笺〉为政当用平正之人,用能纪理其事也。又日名。《说文》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尔雅·释天》太岁在己曰屠维,月在己曰则。《礼·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己。〈注〉己之为言起也。又官名。《后汉·西域传》元帝置戊己校尉,屯田於车师前王庭。〈注〉戊己中央,镇覆四方。又开渠播种,以为厌胜,故称戊己焉。又《集韵》口已切,音起。姓也。《诗·商颂》韦顾既伐,昆吾夏桀。〈笺〉顾昆吾,皆己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