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穴为居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áo xué wéi jū成语简拼:ZXW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鑿穴為居
成语解释
凿:打孔,挖洞。开凿山洞用作居住的地方。比喻隐士生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城城写不出成语“凿穴为居”的拼音。
(2)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凿穴为居”几个大字。
(3)蜀城中学的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凿穴为居”。
(4)小鲁不会写成语“凿穴为居”的最后一个字。
(5)余嵩叔叔给陈楠和焱爻讲述了“凿穴为居”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台佟传》:『佟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自业。』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凿凿:zāo 1、<名>凿子;木工穿孔挖槽用的工具。《庄子·天道》:『释椎凿而上。』2、<动>开凿;挖掘。《冯谖客孟尝君》:『请为君复凿二窟。』《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又] 水流冲刷。《雁荡山》:『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3、<名>孔;窍。《周礼·考工记·轮人》:『量其凿深,以为轮广。』4、<名>洞穴。《汉书·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5、<形>穿凿附会。《孟子·离娄下》:『所恶于智者,为其也凿。』[凿空] (1)开通道路。(2)凭空议论,牵强附会。[凿枘] (1)圆凿方枘的略语。凿和枘本是彼此相应相合之物,故又比喻格格不入。(2)比喻互相投合,像榫眼和榫头一样。[凿凿] (1)鲜明的样子。(2)确实。
穴穴:xué 1、<名>土室;岩洞。《游褒禅山记》:『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2、<名>动物的巢穴。《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3、<名>墓穴。《诗经·大车》:『死则同穴。』[穴见] 浅薄的见解。
为为:wéi 1、<动>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2、<动>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3、<动>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4、<动>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5、<动>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6、<动>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7、<动>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8、<动>以为;认为。《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9、<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为张楚。』10、<动>对待。《鸿门宴》:『君王为人不忍。』11、<动>算作;算是。《殽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12、<动>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13、<动>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014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魏巍!?4、<介>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5、<连>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为知之,必不救矣。』16、<助>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为见?』《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wèi 1、<介>给;替。《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介>向;对。《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3、<介>因为。《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4、<介>为了。《史记·货殖列传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5、<介>被。《过秦论》:『身死人手,为天下,何也。』6、<介>在……的时候。《晏子使楚》:『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寿] 席间敬酒祝寿。
居居:jū 1、<动>坐。《核舟记》:『佛印居右,鲁直居左。』2、<动>位居;位于;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3、<动>居住。《愚公移山》:『面山而居。』[又] <动使动>使……居住。《越妇言》:『买臣之贵,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4、<名>住地;住所。《治平篇》:『一人之居以供十人不足,何况供百乎?』5、<动>闲居;闲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6、<动>占据;据有。《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7、<动>充当;担任。《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年不徙。』8、<动>停止;停留。《柳毅传》:『客当居此以伺焉。』[又] <形>停止不动的;停滞的。《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9、<动>积蓄;储存。《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10、<动>历;经;过了。《塞翁失马》:『居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居摄] 暂居帝王之位。[居士] (1)未出仕的读书人。(2)在家信佛的人。
凿凿:《戌集上·金字部》《唐韵》在各切《集韵》《韵会》《正韵》疾各切,□音昨。《广韵》錾也。《古史考》孟庄子作凿。《师古曰》凿所以穿木也。又《说文》穿木也。《易·系辞·刳木为舟疏》刳凿其中。又《诗·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朱注》凿冰,取冰於山也。又黥□。《前汉·□法志》其次用钻凿。〈注〉凿,黥□也。又开也。《前汉·张骞传》然骞凿空。〈注〉凿,开也。空,通也。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又造也。《公羊传·成十三年》公凿行也。〈注〉凿,犹更造之意。《释文》凿,在洛反。犹造意也。又《韵会》六情曰六凿。《庄子·外物篇》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注〉六情也。又《正字通》恣意不求合义理,谓之凿。《孟子》为其凿也。《前汉·礼乐志》以意穿凿。又书名。纬书有《乾坤凿度》。又《广韵》则落切《集韵》《韵会》《正韵》即各切,□音作。《集韵》鲜明貌。《诗·唐风》白石凿凿。〈传〉凿凿,鲜明貌。《释文》凿,子洛反。又《九章算术》粟率五十,凿二十四。言粟五斗,为米二斗四升。《左传·桓二年》粢食不凿。〈注〉不精凿。《释文》凿,子洛反。《杜甫诗》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又《广韵》《集韵》□昨木切,音族。《广韵》凿镂花叶。又《集韵》《韵会》《正韵》□在到切,漕去声。《集韵》穿空也。《增韵》孔宠。《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释文》凿,曹报反。又如字。《前汉·楚元王传》羊入其凿。《师古注》凿,在到反。谓所穿冢藏者。《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攺凿。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敎。又《集韵》七到切,音操。宂也。又《唐韵正》平声,音漕。《水经注》桓□有问鼎之志,乃漕一洲,以充百数。漕即凿字。又《韵补》叶脞五切,租上声。《易林》铅刀攻玉,无不钻凿。龙体具举,鲁班为辅。
穴穴:《午集下·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决切,音坹。《说文》土室也。《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诗·大雅》陶复陶穴。〈笺〉未有寝庙,故覆穴而居。又《玉篇》孔穴也。《孟子》钻穴隙相窥。又《广韵》窟也。《易·需卦》出自穴。又训为侧。《尔雅·释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又官名。《周礼·秋官》穴氏掌攻蛰兽。〈疏〉凡兽皆藏穴中,故以穴为官名,使取蛰兽。又地名。《书·禹贡》鸟鼠同穴。《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左传·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注〉鍚穴,麇地。《水经注》中庐县之西山谓之马穴山。《左思·蜀都赋》嘉鱼出于丙穴。〈注〉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又《韵会》古穴切。《前汉·天文志》晕适背穴。〈注〉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气在日上为冠为戴,在旁直射为珥,在旁如半环向日为抱,向外为背,有气刺日为鐍。鐍,抉伤也。又叶胡桂切。《曹植·七启》采英奇于侧陋,宣皇明于岩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又《集韵》户橘切。《淮南子·原道训》水居窟穴,人民有室。《孔融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考证:(《左传·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於锡穴。)谨照原文锡改鍚。
为为:《巳集中·爪字部》《唐韵》薳支切《集韵》于嬀切,□音潙。《说文》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又《尔雅·释言》作,造,为也。《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洪范》有猷有为有守。又治也。《晋语》疾不可为也。〈注〉为,治也。又使也。《鲁语》其为后世昭前之令闻也。〈注〉为,犹使也。又语词。《前汉·武帝纪》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又姓。《广韵》风俗通云:汉有南郡太守为昆。《韵会》鲁昭公子公为之后。又《广韵》《集韵》《韵会》□于伪切,音□。《广韵》助也。《增韵》所以也,缘也,被也,护也,与也。《书·咸有一德》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释文》为上为下之为,于伪反。徐云:四为字皆于伪反。又《多士》惟我下民秉为。《诗·大雅》福禄来为。〈笺〉为,犹助也。《释文》于伪反,协句如字。又叶吾何切,音莪。《诗·王风》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尙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尙寐无吪。
居居:《寅集上·尸字部》《广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於切,□音车。《说文》凥处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经,仲尼凥,凥谓间居,如此会意。今文作居。又《广韵》安也。《书·盘庚》奠厥攸居。《礼·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参相得。又《书·舜典》五宅三居。〈注〉三居,谓周之夷服,镇服,蕃服也。又坐也。《论语·阳货》居,吾语女。又积也,蓄也。《书·皋陶谟》懋迁有无化居。〈注〉化,易也。谓交易其所居积也。又《史记·平准书》富商□谷百数,废居,居邑。《徐广注》废居,贮蓄之名。有所废,有所蓄,言乗[音chéng]时射利也。又止也。《礼·月令》季秋行春令,师兴不居。〈疏〉不休止也。又海鸟曰爰居。《鲁语》爰居止於鲁东门外。又姓。汉居般,封宋城侯。又《广韵》《集韵》《韵会》□居之切,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又叶居御切,音据。《诗·召南》惟鸠居之。叶下御。《唐风》无巳太康,职思其居。叶下瞿。瞿去声。○按《说文》居,一训蹲。《长笺》以凥为凥处,居为蹲踞。《韵会》《正韵》收入御韵,引《诗》居居怀恶,不相亲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处,与蹲踞,贵倨,从经史分见可也。考证:(《礼·曾子问》居,吾语女。)谨按曾子问无此语,查系论语文。据改为论语阳货。(《前汉·食货志》富商□谷百数,废居,居邑。《徐广注》废居,贮蓄之名。)谨按徐广注见史记,不在食货志。谨改前汉食货志为史记平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