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心烂肺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āng xīn làn fèi成语简拼:ZXLF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贓心爛肺
成语解释
形容心肠肮脏卑劣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赃心烂肺”几个大字。
(2)柴桥中学的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赃心烂肺”。
(3)晶晶写不出成语“赃心烂肺”的拼音。
(4)峻娴哥哥给一君和语童讲述了“赃心烂肺”的成语典故。
(5)小都不会写成语“赃心烂肺”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那样赃心烂肺的,爱管闲事嚼舌头的人,吵嚷到那府里去,背地嚼舌,说咱们这边混帐。』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赃赃:zāng 1、<名>通过不下当的途径获得的财物。《列子·天瑞》:『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2、<名>贪污受贿的行为。《三国志·吴书·潘濬传》:『时沙羡赃秽不脩,濬按杀之。』今有成语『贪赃枉法』。
心心:xīn 1、<名>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2、<名>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4、<名>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5、<名>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心志] 内心;意志。
烂烂:làn 1、<形>食物因为熟透而变得酥软的状况。《吕氏春秋·本位》:『熟而不烂。』2、<形>被火烧伤;烫伤。《左忠毅公逸事》:『面额焦烂不可辨。』3、<动>腐烂;腐败。《左忠毅公逸事》:『国家之事糜烂至此。』4、<副>极;程度深。《范进中举》:『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5、<形>明亮;有光芒。《诗经·女曰鸡鸣》:『明星有烂。』《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肺肺:fèi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人的肺在胸腔中,左右各一,和支气管相连。由心脏出来带二氧化碳的血液经肺动脉到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变成带氧的血液,经肺静脉流回心脏。也叫肺脏。
赃赃:《酉集中·贝字部》《广韵》则郞切《集韵》《韵会》《正韵》兹郞切,□音臧。《玉篇》藏也。《广韵》纳贿曰赃。又通作臧。《前汉·尹赏传》其羞辱甚於贪污坐臧。
心心:《卯集上·心字部》《唐韵》息林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林切。《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徐曰》心为大火,然则心属火也。《玉篇》《广韵》□训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又《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正义曰》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注〉得气之本也。《孔疏》得气之本,故巡四时,柯叶无凋攺也,心谓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正义曰》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不提心,谓不绝中央也。《古歌》日出当心,谓日中也。《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言月当天中也。又东方五度,宿名。《史记·天官书》心为明堂。又《礼·明堂位》夏后氏祭心。〈注〉气主盛也。又《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为尊也。又去声。《吴棫·韵补》息吝切。《外纪》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下心字去声。又叶思真切,音新。《前汉·安世房中歌》我定正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敎申申。又叶先容切,音松。《诗·大雅》吉甫作颂,□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前汉·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又叶思征切,音騂。《扬子·太□经》勤于心否贞。又叶桑鸠切,音修。《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箫叶疏鸠切。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观海诗》善即谁为御,我来无别心。聊复寓兹兴,兹兴将何咏。《说文》长笺》借华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蕴同文诸书,各以意阐古文,与今文稍远,槪不泛引。《类篇》偏旁作忄。亦作□。◎按《字汇》《正字通》心俱音辛,误。辛在真韵,齐齿音也。心在侵韵,闭口音也。如心字去声,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盖信字为真韵内辛字之去声,乃齐齿音也。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乃闭口音,有音而无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类是也。盖齐齿之辛,商之商也,闭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无别。
烂烂:《巳集中·火字部》《广韵》《集韵》《韵会》□郞旰切,澜去声。《广韵》火熟。《扬子·方言》自河以北,赵魏之间,火熟曰烂。《左传·定三年》邾子自投于牀,废于鑪炭烂。又《广韵》明也。《诗·郑风》明星有烂。又《唐风》锦衾烂兮。又《大雅》烂其盈门。《史记·萧何世家赞》何之勳烂焉。《司马相如·子虚赋》明烂龙鳞。又《公羊传·僖十九年》鱼烂而亡。〈注〉鱼烂从内发。又《司马相如·上林赋》丽靡烂漫於前。〈注〉索隐曰:列女传云:桀造烂漫之乐。《广韵》本作爤。《集韵》与燗,炼□同。又《正韵》离闲切,音阑。《楚辞·九章》曾枝剡棘圆果搏兮,青黄亲糅文章烂兮。《韩愈·江汉诗》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按集韵类篇别作□。亦作爤。
肺肺:《未集下·肉字部》《广韵》方废切《集韵》《韵会》芳废切,□音□。《说文》金藏也。《玉篇》肺之言敷也。《正字通》肺主藏魄,六叶两耳,凡八叶,附脊第三椎,配胷中与大肠表里,为阳中大阴,通於秋气。《素问》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礼·曲礼》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注〉礼,食杀牲则祭先。有虞氏以首,夏后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不祭肺,谓不杀牲为盛馔也。又《月令》孟夏之月,祭先肺。《史记·乐书》商动肺而和正义。《淮南子·精神训》肺为气。《释名》肺,□也。言其气□郁也。《博雅》肺,费也。又肺石。《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注〉肺石,赤石也。〈疏〉必使之坐赤石者,使之赤心不妄告也。又《正韵》削木札。《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诸侯子弟若肺腑。〈注〉喻人主疎末之亲,如木札出於木,树皮附於树也。《前汉·楚元王传》臣幸得托肺附。〈注〉一说肺谓斫木之肺札也。《扬子·太□经》肺附乾餱。〈注〉削曰肺,杮曰附。《正字通》杮附木,如肺附肝,杮胏与肺别,此义之不可通者也。韵会、读书通不详考,肺伪为胏,胏伪为杮,皆谓肺、胏、杮音义互通,误也。又《广韵》《集韵》《韵会》普盖切《正韵》滂佩切,□音霈。《广韵》茂貌。《诗·陈风》东门之杨,其叶肺肺。〈传〉盛貌。《释文》普贝反,又蒲贝反。又《集韵》或作胇。《诗·大雅》自有肺肠。《释文》肺,本又作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