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āng sī láng jí
成语注音:ㄗㄤ ㄙㄧ ㄌㄤˊ ㄐㄧˊ
成语简拼:ZSLJ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贜私狼籍
成语解释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赃货狼藉、赃私狼藉、赃贿狼藉、赃污狼籍、赃贿狼籍、赃秽狼藉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赃私狼籍”几个大字。
(2)大双不会写成语“赃私狼籍”的最后一个字。
(3)大双写不出成语“赃私狼籍”,所以昨天考试才考了99分。
(4)瀚琳叔叔讲了“赃私狼籍”的历史故事。
(5)花胡硕中学的缪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赃私狼籍”。
成语出处
《晋书·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赃赃:zāng 1、<名>通过不下当的途径获得的财物。《列子·天瑞》:『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2、<名>贪污受贿的行为。《三国志·吴书·潘濬传》:『时沙羡赃秽不脩,濬按杀之。』今有成语『贪赃枉法』。
私私:sī 1、<名>个人;私人。《论积贮疏》:『公私之积,犹可哀痛。』2、<名>私利。《荆轲刺秦王》:『丹不忍心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3、<动>偏爱;偏私。《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动>私人占有。《诗经·七月》:『言私其豵,献豜于公。』5、<副>私下;秘密;暗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燕王私握臣手。』6、<动>私通;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聊斋志异·狐谐》:『夜有奔女,颜色颇丽,万悦而私之。』
狼狼:láng <名>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比喻凶狠、贪婪。《鸿门宴》:『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狼烟] 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
籍籍:jí 1、<名>名籍。写有朝臣姓名、年龄、身份、状貌特征,长二尺,挂在宫门上以备官员出入时查对的竹片。《黄生借书说》:『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2、<名>名册;登记簿。《复庵记》:『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3、<动>登记入册。《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4、<名>书籍;书册。《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5、<名>籍贯。韩愈《寄崔立之》:『旧籍在东都。』6、<名>籍田。君王在京城附近占有的田地。《国语·周语》:『王治农于籍。』7、<动>通『藉』,践踏。《汉书·天文志》:『兵相跆籍。』jiè 1、<动>通『藉』,凭借。《韩非子·五蠹》:『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2、<动意动>通『藉』,以……为垫。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辨] 籍,藉。见『藉』字。[籍田] (1)帝王在京城附近占有的田地。(2)帝王在春耕前到在京城附近所占的田中象征性耕作田地,以奉祀宗庙、鼓励农耕。[籍在] 顾赖;慰藉。
赃赃:《酉集中·贝字部》《广韵》则郞切《集韵》《韵会》《正韵》兹郞切,□音臧。《玉篇》藏也。《广韵》纳贿曰赃。又通作臧。《前汉·尹赏传》其羞辱甚於贪污坐臧。
私私:《午集下·禾字部》《唐韵》息夷切《集韵》《韵会》《正韵》相咨切,□音司。《说文》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又对公而言谓之私。《书·周官》以公灭私。《诗·小雅》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礼·孔子间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又家臣称私。《仪礼·士相见礼》见於大夫曰:某也,夫子之贱私。《礼·玉藻》士自称於大夫曰外私。〈注〉此大夫非己所臣,则称外私。又恩私也。《仪礼·燕礼》寡君,君之私也。〈注〉谓独受恩厚。《礼·郊特牲》妇餕余,私之也。《释名》私,恤也,所恤念也。又《尔雅·释亲》女子谓姊妹之夫曰私。《诗·卫风》谭公维私。又天子以下皆曰私。《前汉·张放传》大官私官。《服虔注》私官,皇后之官。《后汉·百官志》中宫私府令一人。又姓。汉私匡。又便也。《左传·襄十五年》师慧过宋,朝将私焉。〈注〉谓小便。○按《说文》专以禾训私,而厶自为部,训奸衺也。引韩非、仓颉作字,自营为厶,则私不兼公私义。今经传公厶字皆作私,不复作厶矣。
狼狼:《巳集下·犬字部》《唐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卢当切《正韵》鲁堂切,□音郞。《说文》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从犬,良声。《埤雅》狼大如狗,青色,作声诸窍皆沸,善逐兽。里语曰:狼卜食。狼将远逐食,必先倒立以卜所向,故猎师遇狼辄喜。狼之所向,兽之所在也,其灵智如此。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尔雅·释兽》狼,牡貛,牝狼。〈注〉牡名貛,牝名狼,辨狼之种类也。《诗·齐风》竝驱从两狼兮。《周礼·天官·兽人》冬献狼。〈注〉狼膏聚,聚则温。又狼藉。《孟子》乐岁粒米狼戾。〈注〉狼戾,犹狼藉也。又《周礼·秋官》条狼氏。〈注〉条,当为涤器之涤。狼狼扈道上。〈疏〉狼狼扈道上者,谓不蠲之物在道,犹今言狼藉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又《律书》西至於狼。狼者,言万物可度量。断万物故曰狼。又《杜笃·论都赋》寥狼邛莋。〈注〉寥狼,犹擥扰也。又地名。《左传·文九年》楚子师於狼渊,以伐郑。《史记·秦本纪》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白狼县,属右北平郡。臯狼县,属西河郡。皆见《前汉·地理志》。又《后汉·明帝纪》西南夷白狼动黏诸种,前后慕义贡献。又草名。《尔雅·释草》孟狼尾。〈注〉似茅,今人亦以覆屋。又姓。《左传·文二年》狼瞫取戈以斩囚。又《集韵》里党切。音朗。狼犺,兽名。似猴。又郁狼,汉侯国。《韦昭曰》属鲁。狼音卢党反。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又《集韵》《韵会》□郞宕切,音浪。博狼,地名。在阳武。《前汉·张良传》秦皇帝东游,至博狼沙中〈注〉师古曰:狼音浪。◎按史记本作浪。
籍籍:《未集上·竹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秦昔切《正韵》前正切,□音踖。《玉篇》书籍。《尚书·序疏》籍者,借也。借此□书以记录政事,故曰籍。《左传·昭十五年》王谓籍谈曰:昔而高祖,司晋之典籍。又户籍。《史记·萧何世家》高祖入关,何独先走丞相府,收图籍,以是具知天下户口厄塞。又尺籍,所以书军令。又门籍。置牒于门,以案出入。《前汉·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门中者,得为父母兄弟通籍。〈注〉籍者,为尺二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挂之宫中,案省相应,乃得入也。又租籍。《管子·国蓄篇》租籍者,所以强求也。〈注〉在工商曰租籍。又籍田。《礼·祭义》天子为籍千亩,诸侯为籍百亩。《诗疏》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籍田。《五经要义》天子籍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享也。籍,蹈也。言亲自蹈履于田而耕之也。又籍籍,语声也。《前汉·江都易王传》国中口语籍籍。又狼籍。《史记·蒙恬传》此四君者皆为大失,以是籍于诸侯。〈注〉言恶声狼籍,布于诸国。又姓。晋籍谈,汉籍福。又《正韵》词夜切,音谢。《前汉·义纵传》治敢往少温籍。〈注〉言无所含容也。又地名。《史记·秦本纪》灵公十年城籍姑。《括地志》籍姑,在同州韩城县北三十五里。又叶樯龠切《左思·咏史诗》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廖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考证:(《管子·国蓄篇》租籍者,所以疆求也。)谨照原文疆求改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