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āi lí huò zǎo
成语简拼:ZLHZ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災棃禍棗
成语解释
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滥刻无用的书
近义词
祸枣灾梨
成语示例
(1)其中或者有片言只语可采,敬烦删定。至于会不会有灾梨祸枣,非我所能计了。▼高阳《胭脂井》
成语造句
(1)记事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灾梨祸枣”几个大字。
(2)献县第一中学的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灾梨祸枣”。
(3)小丑大哥哥给雨渲和温琳介绍了“灾梨祸枣”的历史典故
(4)小都不会写成语“灾梨祸枣”的最后一个字。
(5)小霏写不出成语“灾梨祸枣”的拼音。
(6)其中或者有片言只语可采,敬烦删定。至于会不会有灾梨祸枣,非我所能计了。见高阳《胭脂井》。
(7)孙庭的身旁站着一个清秀的女孩子,虽然我对这种灾梨祸枣般的美是见怪不怪了,可也不禁对其心动。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枣灾梨,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灾灾:zāi 1、<名>火灾。《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2、<名>泛指各种灾祸。《齐桓晋文之事》:『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灾变] 反常的自然变化。[灾眚] 灾难。[灾祥] 祸福。[灾异] 自然灾害和反常的自然现象。
梨梨:lí(1)梨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卵形,花一般白色。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2)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也叫梨子。
祸祸:huò 1、<名>灾难;灾祸。《老子》:『祸兮福所倚。』2、<动>危害;降祸。《左传·昭公元年》:『子木有祸人之心。』
枣枣:zǎo(1)枣树,落叶灌木或乔木,幼枝上有成对的剌,叶子卵形或长圆形,花黄绿色。结核果,暗红色,卵形、长圆形或球形,味甜,可以吃。(2)(枣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灾灾:《巳集中·火字部》《说文》同灾。(灾)(古文)《唐韵》祖才切《集韵》《韵会》《正韵》将来切,□音哉。《说文》天火也。《春秋·桓十四年》御廪灾。又《玉篇》害也。《书·舜典》眚灾肆赦。〈传〉过而有害当缓赦之。《左传·僖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又作菑。《诗·大雅》无菑无害。亦作甾。《史记·秦始皇纪》甾害绝息。又叶子之切。《史记·龟筴传》十有二月日至为期,圣人彻焉,身乃无灾。又叶将侯切。《班固·幽通赋》震鳞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灭周。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说文》本作烖。或作灾。籀文作灾。(灾)考证:(《书·尧典》眚灾肆赦。)谨照原书尧典改舜典。
梨梨:《辰集中·木字部》同棃。
祸祸:《午集下·示字部》(古文)旤《唐韵》《正韵》胡果切《集韵》户果切《韵会》合果切,□和上声。《说文》害也,神不福也。《释名》毁也,言毁灭也。《增韵》殃也,灾也。《诗·小雅》二人从行,谁为此祸。《礼·表记》君子慎以避祸。又作旤。《前汉·五行志》六畜谓之旤,言其着也。又作祻。《晋书·文帝纪》□同发机。又叶后五切,户上声。《冯衍·显志赋》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吊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纣於牧野。野,音竖。又叶纸韵,虎委切。《荀子·成相篇》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又叶支韵,许规切。《荀子·成相篇》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距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义叶宜。
枣枣:《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子皓切,音蚤。《说文》果名。《小尔雅》棘实谓之枣。《埤雅》大者枣,小者棘。于文□朿为棘,重朿为枣,盖枣性重乔,棘则低矣。又《仪礼·士昏礼》妇挚舅用枣栗。〈疏〉以早自谨饬为义。枣,早也。栗,肃也。《聘礼》夫人劳□,使下大夫劳以二竹簠兼执之以进。〈注〉右手执枣,左手执栗。〈疏〉枣美,故用右手也。又酸枣,地名。《前汉·地理志》属陈留郡。又姓,出颍川棘子成后,避仇改为枣。◎按枣、棘字,《说文》别立朿部,今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