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ún chéng fā rèn
成语简拼:YCFR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雲程發軔
成语解释
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成语用法
作谓语;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成语示例
(1)贺入学,曰:「云程发轫」。▼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成语造句
(1)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云程发轫”几个大字。
(2)茜茜写不出成语“云程发轫”的拼音。
(3)曦宸大哥哥给玫涵和妲卉讲了“云程发轫”的典故。
(4)小琅不会写成语“云程发轫”的最后一个字。
(5)鄢陵县初级中学的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云程发轫”。
(6)贺入学,曰:云程发轫。见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7)前往百草园的时候,牵爷爷给外甥囡和外甥讲述了『云程发轫』的历史典故
(8)小女孩,仙骨、仙资、灵根均是上上之选,若有缘踏入仙途,必定云程发轫,一举万里,前途不可限量。
(9)一发,幸福之路现在就出发,发愤图强致富路,百发百中买彩票,云程发轫事业兴,厚积薄发万事达,祝兴旺发达。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发轫发轫:<书>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业开始。
云云:yún 1、<动>说。《兰亭集序》:『古人云:「死生亦大矣。」』2、<动>有。《荀子·法行》:『其云益乎。』3、<代>如此;这样。《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4、<助>用于句首、句中、句末,无意义。《诗经·卷耳》:『云何吁矣』《左传·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云。』5、<名>话。《苏武传》:『勿复有云。』6、<名>云彩。《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7、<形>盛多的样子。《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云云] (1)众多,又作『芸芸』。(2)如此如此。
程程:chéng(1)规矩;法则:章程;程式。(2)程序:议程;课程。(3)(旅行的)道路;一段路:启程;送你一程。(4)路程:里程碑;射程;行程。(5)姓。
发发:fā 1、<动>把箭射出去;发射。《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2、<动>出发。《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3、<动>派遣;派出。《赤壁之战》:『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4、<动>征发;征调。《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5、<动>兴起;发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6、<动>生长;长出。王维《相思》:『春来发几。』7、<动>发布;颁布。《殽之战》:『遂发命,遽兴姜戎。』8、<动>发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发书至赵王。』9、<动>发作;抒发。《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10、<动>拨动;发起;起事。《张衡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苏武》:『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11、<动>开启;打开。《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荆轲刺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12、<动>启发;阐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3、<动>表现;显露;泄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14、<动>开发;发掘。《促织》:『于败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记不施。』15、<动>分发。《严监生和严贡生》:『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16、<动>开放。《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17、<动>点燃,燃放。《柳毅传》:『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18、<量>(1)支,颗。《汉书·匈奴传》:『弓一张,矢四发。』(2)次;下。《柳毅传》:『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注] 本词条古代写作『發』。fà 1、<名>头发。《荆轲刺秦王》:『发尽上指冠。』2、<量>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促织》:『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注] 本词条古代写作『髪』。
轫轫:rèn 1、<名>刹住车轮的木头。《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于悬圃。』[引] 止住车。《战国策·秦策》:『陛下尝轫车于赵矣。』2、<名>通『仞』,长度单位。《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3、<形>牢固。《管子·制分》:『故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云云:《子集上·二字部》《唐韵》《集韵》王分切《韵会》《正韵》于分切,□音云。《说文》山川气也。象回转形。后人加雨作云,而以云为云曰之云。《正字通》与曰音别义同。凡经史,曰通作云。又运也。《管子·戒篇》天不动,四时云下,而万物化。〈注〉云:运动貌。又狎昵往复也。《诗·小雅》昏姻孔云。《朱传》云:旋也。《左传·襄二十九年》晋不邻矣,其谁云之。〈注〉云:犹旋。旋归之也。又语助。《诗·小雅》伊谁云憎。《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获若石云于□仓北坂。又陆佃曰:云者,有应之言也。《左传·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当御。三云:叔向不应。又云云:衆[音zhòng]语也。《前汉·汲黯传》上曰,吾欲云云。〈注〉犹言如此如此也。又云云:山名。《前汉·郊祀志》封大山禅云云:〈注〉云云:太山下小山。又云为。《易·系辞》变化云为。又姓。汉云敞。又与芸同。《庄子·在宥篇》万物云云。〈注〉盛貌。老子作芸芸。又纷云:兴作貌。《吕览·圜道篇》云气西行云云然。《前汉·司马相如传》威武纷云。俗作纭。又《韵补》叶于先切,言也。《韩愈·剥啄行》我谢再拜,汝无复云。往追不及,来可待焉。考证:(《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获若云云于陈仓北坂。)谨照原文获若云云改为获若石云。又按云是语助。谨将此十七字移於伊谁云憎之下。(《汲黯传》武帝曰,吾欲云云。〈注〉犹言如此如此也。)谨照原书改前汉汲黯传上曰,吾欲云云。
程程:《午集下·禾字部》《唐韵》直贞切《集韵》《韵会》驰贞切,□音呈。《说文》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徐曰》程者,权衡斗斛律历也。《荀子·致仕篇》程者,物之准也。〈注〉程,度量之总名。《礼·月令》按度程。〈注〉度为制大小,程谓器所容。〈疏〉容受多少。又《广韵》期也,式也,限也。《增韵》量也,铨也,课也。《礼·儒行》引重鼎不程其力。《前汉·高帝纪》张苍定章程。又《□法志》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注〉县,称也。石,百二十斤也。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又《东方朔传》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又驿程,道里也。又示也。《张衡·南都赋》致饰程蛊。又秦人谓豹曰程。《庄子·秋水篇》青宁生程,程生马。〈注〉程,豹也。又地名。《帝王世纪》文王居程,徙都丰。《后汉·郡国志》□阳有上程聚。〈注〉古程国,重黎之后,伯休甫之国名。又姓。出广平安定。二望,本颛顼重黎之后,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於程,后遂为氏,与司马氏同。又叶促良切,音长。《张籍·祭韩愈诗》公比欲为书,遗约有条章。令我署其末,以为后事程。
发发:《午集中·癶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伐切,音发。《说文》□发也。《诗·召南》壹发五豝。〈传〉发,矢也。《前汉·匈奴传》矢四发。〈注〉射礼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为一发。师古曰:发,犹今言箭一放两放也。又《广韵》起也。《孟子》舜发於□亩之中。又舒也,扬也。《易·乾卦》六爻发挥。〈疏〉发,越也。又《坤卦》发於事业。〈疏〉宣发也。《左传·桓二年》声名以发之。〈注〉发扬此德也。又《博雅》开也。《书·武成》发钜桥之粟。〈疏〉谓开出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注〉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又《玉篇》进也,行也。《博雅》去也。《诗·齐风》履我发兮。〈疏〉行必发足而去,故以发为行也。《礼·玉藻》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无移。〈注〉谓起履也。又《释名》拨也。拨使开也。《礼·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疏〉谓有军旅以发士卒也。又《广韵》明也。《论语》亦足以发。〈注〉谓发明大体也。又《广韵》举也。《增韵》兴也。《前汉·王吉传》慎毋有所发。〈注〉谓兴举众事也。又乱也。《诗·邶风》毋发我笱。又伐也。《诗·周颂》骏发尔私。〈疏〉以耜击伐其私田,使之发起也。又遣也。《礼·檀弓》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注〉发礼往贺也。又见也。《礼·礼器》君子乐其发也。〈注〉乐多其外见也。又动也。《老子·道德经》地无以宁,将恐发。又泄也。《楚辞·大招》春气奋发。又《历法》春夏曰发,秋冬曰敛。又发发,疾貌。《诗·小雅》飘风发发。〈笺〉寒且疾也。又《诗传》长发,大禘也。〈疏〉大禘之乐歌也。《唐书·礼乐志》懿祖曰:长发之舞。又昏礼曰发齐。《荀子·礼论》大昏之未发齐也。〈注〉谓未有威仪节文。象太古时也。《史记·礼书》作废齐。又《玉篇》发,驾车也。《扬子·方言》发,税,舍车也。东齐海岱之间谓之发,宋赵□魏之间谓之税。〈注〉舍宜音写,今通发,写也。税犹脱也。又《后汉·五行志》东方神鸟曰发明。《博雅》凤皇晨鸣曰发明。又《汲冢周书》发人鹿鹿者,若鹿迅走。〈注〉发,东夷也。又清发,水名。见《左传》。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余发县,属九真郡。发干县,属东郡。又姓。《史记·封禅书》游水发根。〈注〉游水,县名。发根,人姓名。又《集韵》《正韵》□北末切,音拨。《诗·卫风》鱣鲔发发。〈传〉盛貌。马融曰:鱼尾着纲发发然。《韩诗》作鱍。《说文》作鮁。又叶方吠切,音废。《诗·豳风》一之日觱发。〈传〉风寒也,叶下烈烈。音例。又叶非律切,废入声。《扬雄·长杨赋》纷纭沸渭,云合电发。猋腾波流,机骇蠭轶。轶音亦。一说本赋发轶,与上文爰整其旅,乃命骠卫,卫字为韵。发,音费。轶,音替。古霁寘二韵通,非发读废入声,与轶音亦叶也。考证:(《左传·桓元年》声名以发之。)谨照原文元年改二年。(《礼·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军甲。)谨照原文军甲改车甲。
轫轫:《酉集下·车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而振切,音刃。《说文》碍车也。《徐曰》止轮之转,其物名轫。又止物之行皆曰轫。《后汉·申屠刚传》光武尝欲出游,刚谏不听,遂以头轫乘舆轮。〈注〉谓以头止车轮也。又去轫,轮动而车行,故凡事始启行曰发轫。《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又《后汉·冯衍传》发轫新丰兮徘徊镐京。又与仞同。《孟子》掘井九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