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屋梁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uè luò wū liáng成语简拼:YLWL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月落屋樑
成语解释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成语造句
(1)淙淙写不出成语“月落屋梁”,导致语文测试仅仅考了97分。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月落屋梁”几个大字。
(3)嘟嘟不会写成语“月落屋梁”的最后一个字。
(4)何店镇一中的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月落屋梁”。
(5)计爷爷给孙女和孙子讲了“月落屋梁”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落屋落屋:[luòwū] [方] 进屋,回屋。他一天到晚不落屋,在外面四处闲逛。
月月:yuè 1、<名>月亮。《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名>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3、<名>月份。《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月旦] 农历每月初一日。品评人物。[月桂] (1)岩桂之一种,四季开花,又名真桂。(2)月亮。
落落:luò 1、<动>树叶、花朵脱落。《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动>落下;下落;掉落;降落。《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3、<动>陷入;落入。《梅花岭记》:『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4、<表>衰败;衰落;残败。《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5、<名>居住的地方;村庄;村落。《赤壁之战》:『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6、<量>相当于『座』、『所』。《阿房宫赋》:『蜂房水涡,矗不知春几千万落。』7、<名>篱笆。王褒《僮约》:『缚落锄园。』[落草] (1)被迫逃往山林沼泽进行抗暴斗争。(2)婴儿出生。
屋屋:wū 1、<名>本义为屋顶,后泛指房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2、<名>泛指覆盖物,如车盖等。《史记·项羽本纪》:『纪信乘黄屋车。』[屋除] 屋前台阶。
梁梁:liáng 1、<名>桥;桥梁。《庄子·马蹄》:『泽无舟梁。』2、<名>房梁。《阿房宫赋》:『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3、<名>我国古代国名和朝代名。《伶官传序》:『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梁昌] 处境狼狈;进退失据。
月月:《辰集上·月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厥切,音軏。《说文》阙也。太阴之精。《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易·系辞》阴阳之义配日月。《礼·祭义》月生於西。《公羊传·庄二十五年注》月者,土地之精。《史记·天官书注》月者,阴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训》水气之精者为月。又《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三岁则置闰焉。又《洪范》二曰月。〈传〉所以纪一月。〈疏〉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礼·礼运》月以为量。〈注〉天之运行,每三十日为一月。又姓。金月彦明首建孔子庙,明洪武中有月辉、月文宪。又外国名。《前汉·霍去病传》遂臻小月氏。又《韵补》叶危睡切。《曹植·七启》世有圣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又叶鱼橘切。《黄庭经》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类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经改作月,中二画连左右,与日月之月异。今俗作月以别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落落:《申集上·草字部》《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正各切,□音洛。《礼·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又《尔雅·释诂》落,始也。又《左传·昭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注〉宫室始成,祭之为落。又叔孙为孟钟,飨大夫以落之。〈注〉以豭猪血衅钟曰落。又《博雅》居也。《纲目集览》人所聚居,故谓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后汉·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又蕃篱曰虎落。《前汉·鼂错传》为中周虎落。〈注〉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又废也。《庄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无落吾事,耕而不顾。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经》落落如石。又牢落。《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又陆落。《论衡》见文吏便而儒生陆落,则诋訾儒生,以为浅短,称誉文吏,谓之深长。又拓落。《扬雄·解嘲》何为官之拓落也。又《韵会》错落,间厠貌。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巳曰大荒落。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军西为垒,旁有一大星为北落。又山名。《水经注》伊水东北过郭落山。又草名。《本草》土落,生岭南山谷。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独茎。又木名。《尔雅·释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落下闳。又与络通。《庄子·秋水篇》落马首,穿牛鼻。《前汉·李广传》上召禹刺虎,禹从落中斫绝累,上壮之。《师古注》谓当时繦络之而下也。又《唐韵古音》读路。《晋庾阐·吊贾谊文》张高弦悲声激柱落。叶下濩韵。
屋屋:《寅集上·尸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乌谷切,音沃。《说文》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也。《风俗通》止也。《集韵》具也。《玉篇》居也,舍也。《诗·秦风》在其板屋。《周礼·地官》考夫屋。〈注〉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出地贡者,三三相任。又田不耕者,出屋粟。又车盖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围汉王荥阳,纪信诳楚,乗[音chéng]黄屋车,傅左纛。又夏屋,大俎也。《诗·秦风》於我乎,夏屋渠渠。〈注〉夏,大也。渠渠,俎深广貌。又《礼·亲记》诸侯素锦以为屋,士輤苇席以为屋。〈注〉小帐覆棺者。又地名。《春秋·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注〉周地。又王屋,山名,在河东垣县。又《越南志》神屋,龟甲也。又屋庐,复姓。考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围汉王荥阳,纪信诳楚,乗[音chéng]黄屋车,传左纛。)谨照原文传改傅。(《礼·亲记》诸侯素锦以为屋,士輤苇以为屋。)谨照原文苇下增席字。
梁梁:《辰集中·木字部》渿《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音良。《说文》水桥也。《礼·月令》孟冬谨关梁。《诗·大雅》造舟为梁。《尔雅·释地》梁莫大于溴梁。又石绝水为梁。《诗·卫风》在彼淇梁。《礼·王制》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又鱼梁,水堰也。堰水为关空,承之以笱,以捕鱼。梁之曲者曰罶。《诗·齐风》敝笱在梁。《小雅》胡逝我梁。又《尔雅·释地》堤谓之梁。又屋脊柱曰栋,负栋曰梁。《尔雅·释宫》楣谓之梁。又冠梁,冠上横脊也。《汉大官令》冠两梁。又陆梁。《扬雄·甘泉赋》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注〉陆梁,乱走貌。又跳梁。《庄子·逍遥游》狸狌东西跳梁,中于机辟。又强梁。《金人铭》强梁者不得其死。《后汉·礼仪志》神名,能食鬼。又大梁,西方之宿。《尔雅·释天》大梁,昴也。又州名。《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又国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阳,是谓梁伯。又大梁,地名。《史记》魏惠王徙治大梁。又山名。《诗·大雅》奕奕梁山。又吕梁,水名。《庄子·达生篇》孔子观于吕梁。又都梁,香草名,泽兰也。《荆州记》都梁山下生兰草,因以为名。又姓。《广韵》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汉梁鸿。复姓,梁丘、梁由。考证:(《诗·小雅》敝笱在梁。〈又〉胡逝我梁。)谨照原文小雅改齐风。又字改小雅。(《尔雅·释天》大梁,昴星。)谨照原文昴星改昴也。(《晋语》魏惠王徙都大梁。)谨按晋语无徒都大梁之文,今照史记魏世家将晋语改为史记。都字改为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