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ù zǐ yùn sūn
成语注音:ㄧㄩˋ ㄗㄧˇ ㄧㄨㄣˋ ㄙㄨㄣ
成语简拼:YZY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毓子孕孫
成语解释
毓:养育。繁衍子孙。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繁衍后代
成语示例
(1)赖而生者,毓子孕孙。▲《全三国文》卷五十六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毓子孕孙”几个大字。
(2)隽姐姐给妍英和任璐讲解了“毓子孕孙”的故事。
(3)磨溪中学的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毓子孕孙”。
(4)小航写不出成语“毓子孕孙”的拼音。
(5)小牛不会写成语“毓子孕孙”的最后一个字。
(6)赖而生者,毓子孕孙。见《全三国文》卷五十六。
成语出处
汉·蔡邕《刘镇南碑》:『况乎将军,牧二州,二纪功载王府,赐命优备,赖而生者,毓子孕孙,能不歌叹!』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毓毓:yù 1、<动>养育。班固《答宾戏》:『鸟鱼之毓川泽,得气者蕃滋,失时者零落。』2、<动>产生。嵇康《琴赋》:『详观其区土之所产毓。』[又] 培养。《周易·蛊卦》:『君子以振民毓德。』
子子:zǐ 1、<名>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2、<名>孩子。《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又] 〈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3、<名>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4、<名>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子何恃而往?』5、<名>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6、<名>特称孔子。《〈论语〉十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名>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8、通『仔』。作『仔细』的语素。《熟读精思》:『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
孕孕:yùn <动>怀胎。《庄子·天运》:『孕妇十月生子。』《后汉书·乌桓传》:『见鸟兽孕乳,以别四节。』
毓毓:《辰集下·毋字部》《广韵》《集韵》□余六切,音□。与育同。《说文》养子使作善也。一曰稚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二曰田园毓草木。又《地官》以蕃鸟兽,以毓草木。〈注〉毓,古育字。《班固·东都赋》丰圃草以毓兽。〈注〉毓,同育。又郁毓,盛多也。《左思·蜀都赋》密房郁毓被其阜。
子子:《寅集上·子字部》《唐韵》即里切《集韵》《韵会》《正韵》祖似切,□音梓。《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入,以为称。《徐锴曰》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人承阳,故以为称。又《广韵》息也。《增韵》嗣也。《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书·顾命》用敬保元子钊。又《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又凡适长子曰冢子,即宗子也。其适夫人之次子,或衆[音zhòng]妾之子,曰别子,亦曰支子。《礼·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称。《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又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见《礼记·曲礼》。又卿之妻曰内子。《仪礼·有司彻注》内子不荐笾。又《礼·檀弓》兄弟之子犹子也。又《前汉·严助传注》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壻,曰赘子。又人君爱养百姓曰子。又辰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前汉·律正志》孳萌於子。又《礼·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又国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县。又长子,县名。周史辛甲所封,后为赵邑,属上党。又姓。《史记·殷本纪》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又复姓。《左传》郑大夫子人氏,鲁大夫子服氏,子家氏。又子细,犹分别。《北史·源思礼传》为政当举大纲,何必太子细也。《正字通》子读若荠,方语别也。俗作仔细。又去声,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读。又与慈通。《礼·乐记》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韩诗外传》子谅作慈良。又叶济口切,音走。《前汉·班固叙传》侯王之祉,祚及孙子。公族蕃衍,枝叶畅茂。茂音某。又叶子德切,音则。《诗·豳风》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杨慎·古音丛目》与朱传同。考证:(女子亦称子。《礼·曲礼》夫人自称曰婢子。)谨按自称曰婢子乃世妇以下之称,非夫人也。夫人自称曰小童,不曰婢子。据改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见礼记曲礼。(《尔雅·释岁》太岁在子曰困敦。)谨照原书释岁改释天。
孕孕:《寅集上·子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以证切,音媵。《说文》怀子也。《易·渐卦》妇孕不育。《史记·周本纪》姜嫄见巨人迹,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又《礼·郊特牲》牲孕弗食。〈注〉孕,妊子也。《乐记》羽者妪伏,毛者孕育。又通作嬴。《管子·四时篇》春嬴育,夏长养。《集韵》或作□。亦作□。
孙孙:《寅集上·子字部》《唐韵》《集韵》思□切《韵会》《正韵》苏昆切,□音飱。《说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续也,言顺续先祖之后也。《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孙以至於无穷,皆得称之也。又凡临祭祀,内事曰孝孙,外事曰曾孙。《诗·小雅》神保是飨,孝孙有庆。《书·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又物再生亦曰孙。《周礼·春官·大司乐》孙竹之管。〈注〉竹枝根之末生者。又《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孙。又织女曰天孙。《前汉·天文志》织女,天帝孙也。又《博物志》岱岳亦名天孙。又青海旁马多龙种,曰龙孙。又矢名。《晋语》申孙之矢。又乌孙,西戎国名。又姓。又公孙,长孙,王孙,俱复姓。《广韵》卫公子,惠孙曾耳之后,因氏焉。又《集韵》苏困切,音巽。与逊同。《论语》孙以出之。《礼·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注〉犹恭顺也。又遁也。《春秋·庄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闵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又叶荀缘切,音宣。《赵壹穷鸟赋》天乎祚贤,归贤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孙孙。考证:(《书·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孙发。)谨照原文发字上增周王二字。(《春秋·闵二年》夫人姜氏孙于楚。)谨照原文楚改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