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ù yù qiān qiān
成语注音:ㄧㄩˋ ㄧㄩˋ ㄑㄧㄢ ㄑㄧㄢ
成语简拼:YYQQ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鬱鬱芊芊
成语解释
犹言郁郁葱葱。①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②气盛的样子。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郁郁苍苍、郁郁葱葱
成语示例
(1)以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芊芊,积于笔墨间也。▼清·张岱《陶庵梦忆·水浒牌》
成语造句
(1)成华区才艺学校的谷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郁郁芊芊”。
(2)成语郁郁芊芊和「赫赫炎炎」一样,都是叠字成语。
(3)东东不会写成语“郁郁芊芊”的最后一个字。
(4)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郁郁芊芊”几个大字。
(5)可惠哥哥给琳汐和启恩讲解了“郁郁芊芊”的故事。
(6)噜噜写不出成语“郁郁芊芊”的拼音。
(7)以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芊芊,积于笔墨间也。见清·张岱《陶庵梦忆·水浒牌》。
成语出处
《列子·力命》:『美哉国乎!郁郁芊芊。』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郁郁郁郁:1、草木茂盛的样子。汉刘向《九叹·愍命》:『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2、忧伤、沉闷的样子。《楚辞·九章·哀郢》:『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3、富有文采。4、香气浓烈的样子。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诗:『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5、盛美的样子。明唐寅《咏怀》:『郁郁梁栋姿,落落璠璵器。』
芊芊芊芊:[qiānqiān] (1)草木茂盛的样子。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2)亦作『阡阡』、『仟仟』。(3)碧绿色。仰视山巅,肃何芊芊。――《文选·宋玉·高唐赋》。
郁郁:yù 1、<形>有文采的样子。《论语·八佾》:『郁乎文哉。』2、<形>通『燠』。暖;热。刘峻《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3、<形>香气浓盛的样子。徐陵《咏柑》:『素荣芬且郁。』4、<形>树木丛生;茂盛。《诗经·秦风·晨风》:『郁彼北林。』[又] (云、气)浓盛的样子。《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5、<形>忧愁;愁闷。《管子·内业》:『忧郁生疾。』6、<动>积结。《汉书·陆温舒传》:『忠良切言皆郁于胸。』7、<形>草木腐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郁……以鼻异。』[郁陶] 忧思积结貌。[郁郁] (1)草木茂盛的样子。(2)忧伤、沉闷的样子。(3)富有文采。(4)香气浓烈的样子。(5)盛美的样子。
郁郁:《亥集上·鬯字部》《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纡物切,音罻。《说文》木丛生者。《诗·秦风》郁彼北林。〈传〉郁,积也。〈疏〉郁积而茂盛。又《诗·豳风》六月食郁及薁。〈传〉棣属。《陆玑疏》其树高五六尺,其实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又《书·五子之歌》郁陶乎予心。〈疏〉郁陶,愤结积聚之意。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钟弇则郁。〈注〉声不舒扬。又《礼·内则》鸟皫色而沙鸣郁。〈注〉郁,腐臭也。又《左传·昭二十九年》郁湮不育。〈注〉郁,滞也。又《尔雅·释言》郁,气也。〈疏〉谓郁蒸之气也。又《广雅》郁,长也。又《广韵》郁,幽也,悠思也。又地名。《前汉·地理志》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又水名。《山海经》郁水出象郡。又姓。《广韵》出《姓苑》。《干禄字书》俗作欝。又与□通。《周礼·春官》郁人和郁鬯,以实彝而□之。〈注〉郑司农云:郁,草名。十叶为贯,百二十贯为筑,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郁为草若兰。
芊芊:《申集上·草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仓先切,音千。《说文》芊芊,草盛貌。《博雅》茂也。《谢朓诗》远树暧芊芊。又碧貌。《潘岳·藉田赋》碧色肃其芊芊。又天芊,草名。《酉阳亲俎》天芊生终南山中,叶如荷而厚。又地名。《南史·周文育传》文育由间道,信宿达芊韶。又芊尹,复姓。《通志·氏族略》楚有大夫芊尹,申无宇之后。又《广韵》仓甸切,音蒨。芊萰,草木相亲貌。又《集韵》与茜同。详茜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