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ù lěi shēn shū
成语简拼:YLS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鬱壘神荼
成语解释
二神名,传说能治二鬼,后世奉为门神。指门神。
成语接龙
郁垒神荼→荼毒生灵→灵丹圣药→药店飞龙→龙伯钓鳌→鳌愤龙愁→愁肠寸断→断鳌立极→极本穷源→源殊派异
成语示例
(1)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宋·姜虁《鹧鸪天》词
成语造句
(1)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郁垒神荼”几个大字。
(2)棚涛大哥哥给晗萌和竹荷介绍了“郁垒神荼”的历史典故
(3)秋秋写不出成语“郁垒神荼”,导致语文测试仅仅考了97分。
(4)莎车县新星学校的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郁垒神荼”。
(5)小虎不会写成语“郁垒神荼”的最后一个字。
(6)在前往和平县上陵江口中学的面包车上,梦龙大哥哥给芷程和纾熳讲了『郁垒神荼』的典故。
(7)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见宋·姜但本部堂看你这人似非忠厚之辈,难免其中无藉端敲诈之处。
成语出处
《山海经新释》卷十二:『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郁郁:yù 1、<形>有文采的样子。《论语·八佾》:『郁乎文哉。』2、<形>通『燠』。暖;热。刘峻《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3、<形>香气浓盛的样子。徐陵《咏柑》:『素荣芬且郁。』4、<形>树木丛生;茂盛。《诗经·秦风·晨风》:『郁彼北林。』[又] (云、气)浓盛的样子。《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5、<形>忧愁;愁闷。《管子·内业》:『忧郁生疾。』6、<动>积结。《汉书·陆温舒传》:『忠良切言皆郁于胸。』7、<形>草木腐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郁……以鼻异。』[郁陶] 忧思积结貌。[郁郁] (1)草木茂盛的样子。(2)忧伤、沉闷的样子。(3)富有文采。(4)香气浓烈的样子。(5)盛美的样子。
垒垒:lěi 1、<名>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韩非子·说林下》:『深沟高垒。』2、<动>堆砌。李白《襄阳歌》:『垒曲便筑槽丘台。』
神神:shén 1、<名>神灵。《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又] 人死后变成的『精灵』。《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2、<名>精神。《庖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3、<名>神采;动人的表情。《林黛玉进贾府》:『俊眼修眉,顾盼神飞。』4、<形>神奇;神异。《活板》:『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神明] (1)人的聪明才智。(2)敬称神灵。[神气] 人的表情。也指人的精神面貌。[神器] 帝王的王位。
荼荼:tú 1、<名>一种苦菜。《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2、<名>茅、苇之类的白花。《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成语有『如火如荼』。3、<名>泥土。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生人陷荼炭之艰。』shū<副>通『舒』。舒缓;慢慢地。《考工记·弓人》:『鹠斵目必荼。』
郁郁:《亥集上·鬯字部》《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纡物切,音罻。《说文》木丛生者。《诗·秦风》郁彼北林。〈传〉郁,积也。〈疏〉郁积而茂盛。又《诗·豳风》六月食郁及薁。〈传〉棣属。《陆玑疏》其树高五六尺,其实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又《书·五子之歌》郁陶乎予心。〈疏〉郁陶,愤结积聚之意。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钟弇则郁。〈注〉声不舒扬。又《礼·内则》鸟皫色而沙鸣郁。〈注〉郁,腐臭也。又《左传·昭二十九年》郁湮不育。〈注〉郁,滞也。又《尔雅·释言》郁,气也。〈疏〉谓郁蒸之气也。又《广雅》郁,长也。又《广韵》郁,幽也,悠思也。又地名。《前汉·地理志》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又水名。《山海经》郁水出象郡。又姓。《广韵》出《姓苑》。《干禄字书》俗作欝。又与□通。《周礼·春官》郁人和郁鬯,以实彝而□之。〈注〉郑司农云:郁,草名。十叶为贯,百二十贯为筑,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郁为草若兰。
垒垒:《丑集中·土字部》《广韵》力委切。与累通。《说文》垒,墼也。积堑为墙壁也。(垒)《广韵》力轨切《集韵》《韵会》鲁水切,□音藟。《说文》军垒也。《礼·曲礼》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周礼·夏官》量人掌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虚南衆[音zhòng]星曰羽林天军,军西为垒。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武帝平南越,内增七校,中垒其一也。又姓,后赵垒澄,晋梓潼太守垒锡。又《集韵》艮斐切。山貌。又伦追切,音累。畏垒,山名。《庄子·庚桑楚》北居畏垒之山。又玉垒山,在灌县西,唐贞观间设关于其下。《岑参诗》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又重也。一曰壮貌。《前汉·鲍宣传》魁垒之士。又冢相次也。《张载·七哀》北邙何垒垒。又与累同。《荀子·大略篇》不忧其系垒也。又与礌同。《前汉·李陵传》下垒石。又《广韵》吕□切《集韵》《韵会》列戌切,□音律。郁垒,神名。《风俗通》上古有神荼,郁垒兄弟二人,在东海度朔山桃树下,□阅百鬼,其不循理者,持以苇索,执以饲虎。《张衡·东京赋》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腊祭夕桃符之制由此。神荼,音伸舒。
神神:《午集下·示字部》《唐韵》食邻切《集韵》《韵会》乗[音chéng]人切,□音晨。《说文》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曰》申即引也,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又《皇极经世》天之神栖乎日,人之神栖乎目。又神明。《书·大禹谟》乃圣乃神。《孔传》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王弼云》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又鬼神。阳魂为神,阴魄为鬼。气之伸者为神,屈者为鬼。又諡法。《史记》民无能名曰神。又姓。汉骑都尉神矅。又升人切,音伸。《张衡·东京赋》神荼副焉。〈注〉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又叶时连切,音禅。《焦仲卿诗》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班固·答宾戏》言通帝王,谋合圣神,殷说梦发於傅岩,周望兆动於渭滨。〈注〉神,叶时连切。滨,叶□眠切。○按: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曰神,古□多作□,下从旦。《礼·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义。郑康成云:旦当为神,篆字之伪。《庄子》有旦宅而无情死,亦读为神。盖昔之传书者遗其上半,因伪为旦耳。此说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荼荼:《申集上·草字部》《唐韵》《正韵》□同都切,音涂。《诗·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传〉荼,苦菜也。《大雅》周原膴膴,菫荼如饴。《尔雅·释草》荼,苦菜。〈疏〉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白汁,花黄似菊。又《诗·豳风》采荼薪樗。〈又〉予所捋荼。〈注〉荼,萑苕也。又《诗·郑风》有女如荼。〈笺〉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周礼·地官·掌荼注》荼,茅秀也。《前汉·礼乐志》颜如荼,兆逐靡。《应劭曰》荼,野菅白华也。《师古曰》言美女颜貌如茅荼之柔也。荼者即今所谓蒹锥也。又《书·汤诰》弗忍荼毒。〈传〉荼毒,苦也。《诗·大雅》民之贪乱,宁为荼毒。〈疏〉荼、毒皆恶物。又《诗·周颂》以薅荼蓼。《孙炎曰》荼亦秽草,非苦菜也。《王肃曰》荼,陆秽。又《尔雅·释木》檟,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野客丛书》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惟荼檟之荼即今之茶也。详茶字注。又《博雅》荼,僭也。又《扬子·方言》倩、荼,借也。《郭注》荼,犹徒也。又神名。《风俗通》上古之时有神荼、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蔡邕·独断》十二月岁竟,乃画荼、垒,幷[同并]悬苇索以御凶。又《唐韵》宅加切《六书正伪》直加切《正韵》锄加切,□音□。义同。又通舒。《礼·玉藻》诸侯荼。〈注〉读如舒迟之舒。《荀子·大略篇》诸侯御荼。〈注〉古舒字,玉之上圆下方者。《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荆荼是徵。《索隐注》荼,音舒。《唐韵古音》神荼之荼,荼毒之荼,亦□音舒。又《集韵》时遮切,音闍。《尔雅·释草》蔈、荂,荼,即芀也。又仓大切,音蔡。《博物记》云南郡荼首,其音为蔡茂,是两头鹿名也,永昌有之。又《集韵》余遮切,音邪。荼陵,县名,在长沙。又姓。《通志·氏族略》《汉书·江都易王传》有男子荼恬。苏林云:荼音琅邪之邪。又《正韵》商居切,音书。与瑹同。又《周礼·地官》掌荼,徐邈读作羊诸切,音余。又《集韵》后五切,音户。亦茅秀也。考证:(《礼·玉藻》荼前诎后。)谨按所引非原文句读,谨照原文改诸侯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