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ǔ lì yān suō
成语注音:ㄧㄩˇ ㄌㄧˋ ㄧㄢ ㄙㄨㄛ
成语简拼:YLY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雨笠煙簑
成语解释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雨蓑烟笠
成语接龙
1、雨笠烟蓑→蓑笠纶竿→竿头日进→进可替不→不安本分→分兵把守→守道安贫→贫儿曝富→富比王侯→侯服玉食
2、雨笠烟蓑→蓑笠纶竿→竿头直上→上援下推→推陈出新→新亭对泣→泣歧悲染→染指于鼎→鼎铛有耳→耳目昭彰
成语示例
(1)从今稳作城东客,雨笠烟蓑不用将。▲明·李东阳《得匏安观造雨□诗辄次韵》
成语造句
(1)阿叔叔给楠楠和小朋友讲了“雨笠烟蓑”的成语典故。
(2)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雨笠烟蓑”几个大字。
(3)点点写不出成语“雨笠烟蓑”,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4)小龙不会写成语“雨笠烟蓑”的最后一个字。
(5)永春第一中学的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雨笠烟蓑”。
成语出处
宋·刘过《沁园春·咏别》词:『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雨雨:yǔ<名>雨。《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yǔ 1、<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欲雨。』2、<动>降落。《苏武传》:『天雨雪,武卧齧雪。』[雨脚] 像线一样的雨点。[雨露] 雨水和露水,比喻恩惠。
笠笠:lì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斗笠;竹笠;草笠。
烟烟:yān 1、<名>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2、<名>空中的云气。《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3、<名>可制墨的黑灰。晁氏《墨经·公》:『墨取庐山松烟。』[烟波] 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烟尘] 灰尘,引申指战乱。[烟花] (1)雾中的花,泛指春天的景色。(2)妓女。
蓑蓑:suō 1、<名>蓑衣。《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2、<动>用草覆盖。《公羊传·定公元年》:『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sāi见『蓑蓑』。[蓑蓑] sāisāi下垂貌。张衡《南都赋》:『布绿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
雨雨:《戌集中·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王矩切,音羽。《说文》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霝其间也。《玉篇》云雨也。《元命包》阴阳和为雨。《大戴礼》天地之气和则雨。《释名》辅也。言辅时生养。《易·乾卦》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书·洪范》八庶徵,曰雨,曰阳。又《尔雅·释天》暴雨谓之涷,小雨谓之霡霂,久雨谓之淫。陆佃云:疾雨曰骤,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时雨曰澍。又谷雨,二十四气之一。见《后汉·律历志》。又《正字通》雨虎,虫名。遁甲开天图曰:霍山有雨虎,状如蚕,长七八寸,在石内,云雨则出,可炙食。或曰石蚕之类。详见《本草纲目》。又《集韵》欧许切,音□。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王遇切,音芋。《集韵》自上而下曰雨。《韵会》风雨之雨上声,雨下之雨去声。《诗·邶风》雨雪其雱。又《小雅》雨我公田。《释文》雨,于付反。《礼·月令》仲春始雨水。〈注〉汉始以雨水为二月节。又叶羽轨切,音以。《易林》阴积不已,云作淫雨。考证:(《说文》水从云下也。一象天,门象云,水霝其间也。)谨照原文门改冂。
笠笠:《未集上·竹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入切,音力。《篇海》簦、笠,以竹为之。无柄曰笠,有柄曰簦。《诗·小雅》何蓑何笠。〈传〉笠所以御暑。《左传注》兵车无盖,笾人执笠依毂而立,以御寒暑,名曰笠毂。又地名。《左传·哀十六年》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水经注》笠泽在吴南松江左右。
烟烟:《巳集中·火字部》《唐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燕。《说文》本作烟。详烟字注。《荀子·富国篇》凫雁若烟海。又《广韵》於真切《集韵》《正韵》伊真切,□音因。《广韵》烟熅天地气。〈易〉作絪縕。《集韵》或作氤。《班固·典引》烟烟熅熅。《刘桢·鲁都赋》曳发编芒,蔚若雾烟,九采灼烁,华藻纷□。(烟)(古文)《唐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燕。《说文》火气也。《周礼·秋官·蝈氏》以其烟被之。又姓。见《字汇》。又於真切,音因。《周礼·春官·大宗伯注》禋之言烟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注〉烟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连游欢,涉月弥旬,夜□膏炬,书凌风烟。《说文》或作烟。《集韵》籀亦作□。
蓑蓑:《申集上·草字部》《唐韵》苏和切,音莎。《玉篇》草衣也。《诗·小雅》何蓑何笠。〈传〉蓑所以备雨。又《韵会》覆也。《公羊传·定元年》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注〉不以蓑苫城也。又《唐韵古音》初危切,音摧。《郭璞·山海经注》蓑,辟雨之衣也,音催。又《集韵》苏回切,音毸。华蘂下垂貌。《张衡·南都赋》敷华蘂之蓑蓑。又苏煎切,音暹。《郭璞·山海经赞》江疑所居,风云是潜。兽有獓□,毛如披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