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旄之美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ǔ máo zhī měi成语简拼:YMZM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羽旄之美
成语英文:flags with feather are beautiful
成语解释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场面大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羽旄之美”几个大字。
(2)大双不会写成语“羽旄之美”的最后一个字。
(3)第三十五中学的澄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羽旄之美”。
(4)行贤哥哥给静淑和凡莎介绍了“羽旄之美”的成语典故。
(5)锐锐写不出成语“羽旄之美”的拼音。
(6)前往阳城镇第二中学的出租车上,享料哥哥给秋野和小满讲解了『羽旄之美』的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车马之声,见羽旄之美。』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羽羽:yǔ 1、<名>鸟翅膀上的长毛。也泛指翅膀。《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2、<名>古代箭尾部的羽毛。《中山狼传》:『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一发饮羽。』3、<名>古代五音之一,声调激越。《荆轲刺秦王》:『复为慷慨羽声。』[羽化] (1)昆虫则蛹而长出翅膀。(2)道教称修道成功。[羽书] 以插上羽毛表示紧急的军事文书。
旄旄:máo 1、<名>牦牛尾。桓宽《盐铁论》:『陇蜀之丹漆旄尾。』2、<名>用牦牛尾装饰杆头的旗。《与陈伯之书》:『朱轮华毂,拥旄万里。』《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mào<形>通『耄』,年老。《史记·春申君列传》:『后制于李园,旄矣。』
之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美美:měi 1、<形>味美。《孟子·尽心下》:『脍炙与羊枣孰美?』2、<形>美好。《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又] 特指容貌声色,才德或品质好。《丑妇效矉》:『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又] <形意动>以……为美;认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名>美好的人或东西。《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4、<形>善,与『恶』相对。《国语·晋语》:『彼将恶始而美终。』
羽羽:《未集中·羽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王矩切,音禹。《说文》鸟长毛也。《广韵》鸟翅也。《易·渐卦》其羽可用为仪。《书·禹贡》齿革羽毛。〈传〉羽,鸟羽。《周礼·天官·庖人》冬行鱻羽。〈注〉羽,鴈也。又《地官·司徒》宜羽物。〈注〉翟雉之属。《礼·月令》其虫羽。〈注〉象物从风鼓叶,飞鸟之属。又五声之一。《周礼·春官·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又《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簇为徵,姑洗为羽。〈注〉凡五声,宫之所生,浊者为角,清者为徵羽。《礼·月令》其音羽。〈注〉羽数四十八,属水者,以为最清物之象也。又《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前汉·律正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又舞者所执也。《书·大禹谟》舞干羽於两阶。〈传〉羽,翳也,舞者所执。《周礼·地官·舞师》敎羽舞。〈注〉羽,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左传·隐五年》初献六羽。公问羽数于衆[音zhòng],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六,大夫四。又山名。《书·舜典》殛鲧於羽山。〈传〉羽山,东裔在海中。又《禹贡》蒙羽其艺。〈疏〉羽山,在东海祝其县南。《史记·五帝纪注》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其南有衆[音zhòng]星,曰羽林天军。〈注〉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垒辟南,天军也。又官名。《前汉·百官志》期门羽林。〈注〉师古曰:羽林,亦宿卫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又姓。《左传·襄三十年》羽颉出奔晋。又《山海经》羽民国,其人长项,身生羽。又《广韵》《集韵》《韵会》□王遇切,音雩。义同。又《集韵》《类篇》□后五切,音户。缓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五分其长,而羽其一。
旄旄:《卯集下·方字部》《唐韵》莫袍切《集韵》《韵会》谟袍切,□音毛。《说文》幢也。《书·泰誓》右秉白旄以麾。《释文》白旄,旄牛尾。《诗·鄘风》孑孑干旄。〈传〉注,旄於干者,大夫之旃也。《周礼·春官·旄人注》旄,旄牛尾,舞者所持以指麾。又《诗·邶风·旄丘传》前高后下曰旄丘。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昴曰旄头。〈注〉昴七星为旄头。又骑名。《后汉·光武纪》赐东海王旄头。〈注〉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又《广韵》《集韵》□莫报切,音帽。麕毛□长也。又与耄通。《周礼·秋官·司刺》再赦曰老旄。《孟子》反其旄倪。又《集韵》亡遇切,音务。嵍,或作旄。山名。又《韵补》叶蒙晡切《傅毅·洛神赋》昆山美玉,涛海明珠,金银璆琳,翠□貂旄。
之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美美:《未集中·羊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无鄙切,音眯。《说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注〉羊大则美,故从大。《五经文字》从犬从火者,伪。《诗·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恶者言刺。又《广韵》好色。《诗·邶风》匪女之为美。〈传〉非为其徒说美色而已。又《正韵》嘉也,好也。又《韵补》叶明秘切。《刘向·九叹》扬精华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夷音异。《玉篇》或作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