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án chún bǎi jié
成语注音:ㄒㄨㄢˊ ㄔㄨㄣˊ ㄅㄞˇ ㄐㄧㄝ ˊ
成语简拼:XCBJ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懸鶉百結
成语解释
鹌鹑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悬鹑比喻破烂的衣服。形容破烂,补钉很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近义词
[同]鹑衣百结、百结悬鹑
成语接龙
悬鹑百结→结驷连骑→骑驴觅驴→驴前马后→后继无人→人微言轻→轻而易举→举一反三→三生有幸→幸灾乐祸
成语示例
(1)《聊斋志异·卷二·张诚》:『途中资斧断绝,丐而行。逾年,达金陵,悬鹑百结,伛偻道上。』
(2)北周·庾信〈拟连珠〉其二九:『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十日一炊,无时何耻。』
(3)…衢访弟耗,途中资斧断绝,丐而行。逾年达金陵,悬鹑百结,伛偻道上。偶见十余骑过,走避道侧。内一人如官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
成语造句
(1)成语「悬鹑百结」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2)达达不会写成语“悬鹑百结”的最后一个字。
(3)赣县白石中学的籍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悬鹑百结”。
(4)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悬鹑百结”几个大字。
(5)宽茂叔叔给朱祎和梅欢讲解了“悬鹑百结”的历史故事。
(6)蒙蒙写不出成语“悬鹑百结”的拼音。
(7)悬鹑百结,伛偻道上。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
成语出处
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悬悬:1、xuán(1)挂:悬空;悬灯结彩。(2)公开揭示:悬赏。(3)抬: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悬起来。(4)无着落;没结果:悬案;悬而未决。(5)挂念:悬念;悬望。(6)凭空设想:悬拟;悬想。(7)距离远;差别大:悬隔;悬殊。2、xuán<方>危险:一个人摸黑走山路,真悬!
鹑鹑:[古] 鶉[chún] (1)喻衣服破烂的。如:鹑衣;鹑衣百结(形容衣服破烂不堪);鹑悬(形容衣服破破烂烂);鹑裾(鹑衣);鹑服(鹑衣。破烂衣);鹑褐(破烂的短衣)。
百百:bǎi 1、<数>十个十。2、<数>概数。《谋攻》:『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百司] 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结结:jié 1、<动>(在绳子上)打结;绾疙瘩。《老子》:『使民复结绳而用之。』2、<动>系;结扎;缠束。《诫兄子严敦书》:『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3、<名>结头;结子。《论衡·实知》:『天下事有不可知,犹结有不可解也。』4、<名>结症;问题所之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尽见五藏症结。』5、<动>缝补;编织。《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汉书·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6、<名>补丁。杜甫《北征》:『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7、<动>凝结;凝聚。《孔雀东南飞》:『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8、<动>缔结;结交。《隆中对》:『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9、<动>了结;终结。《聊斋志异·商三官》:『两兄出讼,经岁不得结。』10、<动>构筑;建造。《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1、<名>字据;契约;证明材料。刘鹗《老残游记》:『可以令其具结了案。』jì<名>通『髻』,发髻。《楚辞·招魂》:『激楚之结,独秀仙些。』
悬悬:《卯集上·心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涓切,音泫。本作县。《说文》系也。或从心。《孟子》犹解倒悬。又叶荧绢切,音院。《张衡·西京赋》后宫不移,乐不徙悬。门卫供帐,官以物辩。
鹑鹑:《亥集中·鸟字部》《广韵》常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殊伦切,□音淳。《广韵》□鹑。《本草》鹑大如鸡雏,头细而无尾,有斑点,雄者足高,雌者足□。《淮南子·时则训》田□化为鹑。又《毕万术》虾蟆得爪化为鹑。《交州记》南海有黄鱼,九月则化为鹑。《陆佃云》鹑无常居,而有常匹,故《尸子》曰:尧鹑居。诗曰:鹑之奔奔。言鹑能不乱其匹,卫人以为宣姜鹑之不如也。又俗言此鸟性淳,飞必附草,行不越草,遇草横前,即旋行避之,故曰鹑。《正字通》鹑尾特秃,若衣之短结,故凡敝衣曰衣若县鹑。又《山海经》崑仑之丘有鸟,名鹑鸟。是司帝之百服。又星名。《埤雅》南方朱鸟七宿,曰鹑首,鹑火,鹑尾。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安定郡鹑阴县。《后汉·郡国志》安定郡有鹑觚。又与醇同。《扬子·寡学篇》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鹑兮。言孔子敎人,有以手援而醇和也。又《集韵》船伦切,音唇。义同。又《集韵》《正韵》□都昆切,音敦。《庄子·天地篇》圣人鹑居而鷇食。又《集韵》《正韵》徒官切《韵会》徒丸切,□音团。《诗·小雅》匪鹑匪鸢,翰飞戾天。〈注〉鹑,徒丸反。
百百:《午集中·白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陌切,音伯。《说文》十十也。从一白。数十十为一百。百,白也。十百为一贯。贯,章也。《徐曰》章,以诗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数。会意字。《前汉·律正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又众多也。《易·系辞》百官以治。《书·尧典》平章百姓。《后汉·明帝纪》百蛮贡职。又百里,刃名。百錬,刀名。见《古今注》。又百鹩。鸟名。见《大戴礼》。又百足,虫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马蚿。又百合,草名。《谭子化书》山蚯化为百合。又地名。隋百泉县,唐百文县。又国名。《北史·百济传》百济国,马韩之属,在辽东之东。又姓。百丰,列子弟子。又复姓。《风俗通》秦百里奚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又《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陌。励也。《左传·僖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注〉言每跳皆勉力为之。又唐谓行杖人曰五百。《后汉·曹节传注》五百字,本为伍佰。伍,当也。佰,道也。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续志》五百赤帻绦褠,即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又叶伯各切,音博。《前汉·季布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易林》营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正年八百。又叶毕吉切,音必。《欧阳修·潭园诗》一华聊一醉,尽醉犹须百。而我病不□,对花空叹息。
结结:《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正韵》古屑切《集韵》《韵会》吉屑切,□音拮。《说文》缔也。《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诗·桧风》我心蕴结兮。又《曹风》心如结兮。〈疏〉如物之裹结。《礼·曲礼》德车结旌。〈注〉结,谓收敛之也。〈疏〉结,缠其旒着於竿也。《前汉·五行志》衣有襘,带有结。〈注〉结,缔结之结也。又《博雅》曲也。又《玉篇》要也。又《集韵》胡计切,音系。《前汉·张释之传》跪而结之。〈注〉师古曰:结,读曰系。又《集韵》激质切,音吉。义同。又《集韵》吉诣切,音计。《前汉·陆贾传》尉佗魁结箕踞。〈注〉师古曰:结,读曰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