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
成语注音:ㄧㄡˇ ㄈㄨˊ ㄊㄨㄙˊ ㄒㄧㄤˇ,ㄧㄡˇ ㄏㄨㄛˋ ㄊㄨㄙˊ ㄉㄤ
成语简拼:YFTXYHTD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成语解释
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近义词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甘共苦
成语示例
(1)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子兰:我们将来一定要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你高兴不高兴?』
(2)…缺,即连本带利清还外,还答应养老他。将来大家有福同享,有祸同当。那位姨妈自己想想,举目无亲,就是搂了…——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咱当然卡住他脖子不放。这么着吧,咱穷人家是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好事情来了,咱得设法子把老祥叔找回来…——当代·梁斌《红旗谱》
成语造句
(1)成语「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是一个复句式成语。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几个大字。
(3)航航写不出成语“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拼音。
(4)丽威大哥哥给诗琼和州颍讲解了“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典故。
(5)小蕾不会写成语“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最后一个字。
(6)张纪镇中学的库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7)前往兰溪二中的巴士上,芝沣叔叔给立姗和清粼讲了『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历史故事。
(8)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子兰:我们将来一定要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你高兴不高兴?』。
(9)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见茅盾《子夜》十八。
成语出处
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有有:yǒu 1、<动>与『无』相对。《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动>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3、<动>掌握。《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4、<形>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有而废于无。』5、<名>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6、<连>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则必胜。』7、<助>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有作其芒。』酉yòu 1、<副>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连>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间] (1)时间很短;一会儿。(2)有缝隙。(3)有仇怨;有矛盾。[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
福福:fú 1、<形>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也泛指幸福、福气。《老子》:『祸兮福所倚。』2、<动>赐福;保佑。《曹刿论战》:『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名>祭祀用过的酒肉。《周礼·天官》:『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同同:tóng 1、<形>相同;一样。《赤壁之战》:『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2、<形>同一。《殽之战》:『秦不哀我丧而伐吾同姓。』3、<动>一致;统一。《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4、<动>附和;随同。《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5、<动>参与;干预。《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6、<副>共同;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同案] 明清时称同一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学的秀才。[同寮] 一起任职的官吏,即『同僚』。[同年] (1)同岁;同年龄。(2)科举考试时代同科考中的人。(3)朋友。
享享:xiǎng 1、<动>用食物供奉鬼神。《诗经·楚茨》:『以享以祀。』2、<动>用酒食款待。《训俭示康》:『公叔文子享卫灵公。』3、<动>享用;享受。《芙蕖》:『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4、<动>享有;保有。《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享国] 帝王在位。王充《论衡·气寿》:『周穆王享百年。』[享年] 享有的年岁,敬指死者活的岁数或王朝延续的年代。蔡邕《郭林宗碑文》:『禀命不融,享四十有三。』
祸祸:huò 1、<名>灾难;灾祸。《老子》:『祸兮福所倚。』2、<动>危害;降祸。《左传·昭公元年》:『子木有祸人之心。』
当当:dāng 1、<动>对着;面对。《木兰诗》:『当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又:『木兰当户织。』2、<动>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3、<介>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4、<动>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5、<动>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动>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当。』7、<动>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8、<形>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9、<动>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10、<动>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11、<动>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12、<副>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涉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3、<副>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赤壁之战》:『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14、<副>要;将要;就要。《书博鸡者事》:『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15、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àng 1、<形>合适恰当。《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采草药》:『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2、<动>适合;适应。《促织》:『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芙蕖》:『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3、<动>当作。《战国策·齐策》:『安步以当车。』《智取生辰纲》:『你端的不把人当人。』4、抵押。《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5、<动>用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6、<动>抵得上;够得上。《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7、<形>本(地);同(一天)。《智取生辰纲》:『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8、<名>器物的底部。《韩子非·外储说右上》:『尝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tǎng通『倘』。如果。《荀子·君子》:『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当路] (1)当权。(2)拦路。
有有:《辰集上·月字部》(古文)《唐韵》云久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九切,□音友。《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九经字样》有,从月。从冃,伪。又《玉篇》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辞》富有之谓大业。又《诗·商颂》奄有九有。〈传〉九有,九州也。又《左传·桓三年》有年。〈注〉五谷皆熟书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质也,寀也。又姓。《论语》有子。〈注〉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韵》尤救切。与又通。《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诗·邶风》不日有曀。〈注〉有,又也。又《韵补》叶羽轨切。《前汉·叙传》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寄言淫丽,托风终始。又叶演女切。《徐干·齐都赋》主人盛飨,期尽所有。三酒既醇,五齐惟醹。
福福:《午集下·示字部》(古文)畗《唐韵》《集韵》《韵会》□方六切,肤入声。佑也,休也,善也,祥也。《礼·祭统》福者,备也。《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书·洪范》向用五福。又《释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又祭祀胙肉曰福。《周礼·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谷梁传·僖十年》祠致福於君。又福犹同也。《张衡·西京赋》仰福帝居,阳曜阴藏。《薛注》言今长安宫,上与五帝所居之太微宫,阳时则见,阴时则藏,同法也。又州名。秦闽中郡,□立闽州,唐改福州。又姓。元忠臣福寿。又《集韵》《韵会》□敷救切,音副。藏也。《史记·龟筴传》邦福重龟。〈注〉徐广读。又叶笔力切,音偪。《诗·大雅》自求多福。《仪礼·士冠礼》介尔景福。俱叶上德字。《正字通》福本有偪音。说文从示畐声。贾谊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权,以福天子。乃偪伪为福,非福与偪通也。诸韵书误以为福、偪同音共义,合为一,盖未详毛诗、仪礼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诗,福皆读偪,与偪义不相通也。韵会职韵逼字注云,通作福。字汇福与逼同,尤非。考证:(《唐韵》《集韵》《韵会》□方六切,肤平声。)谨按福系入声字,平改入。
同同:《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桐。《说文》合会也。《玉篇》共也。《广韵》①也。《易·同人》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书·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广韵》齐也。《书·舜典》同律度量衡。《诗·小雅》我马既同。又聚也。《诗·小雅》兽之所同。〈传〉同犹聚也。又和也。《礼·礼运》是谓大同。〈注〉犹和也,平也。又《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律六同。〈注〉六律合阳声者,六同合阴声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注〉律以竹,同以铜。言助阳宣气,与之同也。又《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诗·小雅》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又《周礼·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注》司马法曰:十成为终,十终为同,同方百里。〈疏〉谓之为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闻同,故名百里为同也。又爵名。《书·顾命》上宗奉同瑁。〈注〉同,爵。瑁,圭也。又州名。《广韵》汉冯翊地有九龙泉,泉有九源,同为一流,因以名之。《韵会》后魏以沣水攸同名州。又《正韵》通也。《庄子·在宥篇》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注〉吕吉甫曰:空同之上,无物而大通之处也。又姓。《正字通》唐有同谷。又《卢仝诗》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又通作童。《列子·黄帝篇》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又《释文》徒贡切,音洞。与詷同。《礼·祭统》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注〉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单作同字,是齐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则言旁作同。汉魏之时,字义如此,今则总为一字。又叶徒黄切,音唐。《□琳·答客难》六合咸熙,九州来同。倒载干戈,放马华阳。①字作北下□。考证:(司马法曰,成为终,终十为同。)谨照周礼注原文终十改十终。
享享:《子集上·亠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两切,音响。献也,祭也,歆也。《礼·曲礼》五官致贡曰享。《孔安国曰》奉上之谓享。又宴享。《左传·成十二年》享以训恭俭,宴以示慈惠。又同亨。详亨字注。又《韵补》叶许阳切,音香。《诗·小雅》吉蠲为饎,是用孝享。叶下王疆。又《前汉·郊祀歌》嘉笾别□,庶几宴享。灭除凶灾,烈腾八荒。
祸祸:《午集下·示字部》(古文)旤《唐韵》《正韵》胡果切《集韵》户果切《韵会》合果切,□和上声。《说文》害也,神不福也。《释名》毁也,言毁灭也。《增韵》殃也,灾也。《诗·小雅》二人从行,谁为此祸。《礼·表记》君子慎以避祸。又作旤。《前汉·五行志》六畜谓之旤,言其着也。又作祻。《晋书·文帝纪》□同发机。又叶后五切,户上声。《冯衍·显志赋》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吊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纣於牧野。野,音竖。又叶纸韵,虎委切。《荀子·成相篇》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又叶支韵,许规切。《荀子·成相篇》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距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义叶宜。
当当:《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都郞切,音当。止也。又《集韵》他浪切,当去声。伄当。《正字通》俗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