輶轩之使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óu xuān zhī shǐ成语简拼:YXZ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輶軒之使
成语解释
輶轩:轻车,多由使臣乘坐。指出使的大臣。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例
(1)先王声教,书必同文,輶轩之使,纪言殊俗,所以一字体,总异音。▼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輶轩之使”几个大字。
(2)皓皓写不出成语“輶轩之使”的拼音。
(3)吉锐叔叔给忆帆和瑞敬讲了“輶轩之使”的历史故事。
(4)婺源县许村中学的浮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輶轩之使”。
(5)小虫不会写成语“輶轩之使”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义·序》:『周、秦常以岁几月,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轩轩:xuān 1、<名>古代大夫以上的人乘坐的车。2、<名>泛指一般的车。《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3、<名>栏杆。江淹《别赋》:『月上轩而飞光。』4、<名>窗或门。《过故人庄》:『开轩而场圃,把酒话桑麻。』5、<名>有栏杆的长廊;有窗的小室。《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6、<形>高。《核舟记》:『中轩敞者为舱。』[轩昂] 高峻的样子;飞扬的样子。[轩眉] 扬眉,得意的样子。[轩辕] (1)黄帝。(2)车。
之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使使:shǐ 1、<动>命令;派遣。《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2、<动>让;叫。《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动>使唤;驱使;使用。《五人墓碑记》:『人皆得以隶使之。』4、<动>主;指使。《五人墓碑记》:『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被逮所由使也。』5、<动>出使。《屈原列传》:『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6、<名>出使的人;使者。《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7、<名>使命。《赤壁之战》:『时周瑜受使至番阳。』8、<连>假使;如果。《阿房宫赋》:『使六国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輶輶:《酉集下·车字部》《广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正韵》于求切,□音由。《说文》轻车也。《诗·秦风》輶车鸾镳。又轻也。《诗·大雅》德輶如毛。又《广韵》与九切《集韵》《韵会》以久切《正韵》云九切,□音酉。又《广韵》《集韵》□余救切,音狖。义□同。
轩轩:《酉集下·车字部》《广韵》《集韵》《韵会》□虚言切,音掀。《说文》曲輈轓车也。《徐曰》载物则直輈。轩,大夫以上车。轓,两旁壁也。《左传·闵二年》鹤有乘轩者。〈注〉轩,大夫车。〈又〉归夫人鱼轩。〈注〉鱼轩,夫人车。又《定九年》与之犀轩。〈注〉犀轩,卿车。夫人车以鱼为饰,卿车以犀皮为饰也。又车前高曰轩,前下曰轾。《诗·小雅》戎车既安,如轾如轩。〈注〉轾,车覆而前也。轩,车却而后也。《后汉·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注〉言为人无所轻重也。又檐宇之末曰轩。《左思·魏都赋》周轩中天。〈注〉周轩,长廊有窗而周回者。又殿堂前檐特起曲椽无中梁者亦曰轩。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台,曰临轩。《前汉·史丹传》天子自临轩槛。〈注〉轩槛,栏版也。又轩县,乐县也。《周礼·春官·小胥》诸侯轩县。〈注〉轩县三面,其形曲,故又谓之曲县。又笑貌。《后汉·方技传》轩渠笑自若。《天禄外史》韩王轩然仰笑。又舞貌。《淮南子·道应训》轩轩然迎风而舞。又自得之貌。《唐书·孔戣传》轩轩自得。又与宪通。《礼·乐记》致右宪左。〈注〉宪读为轩,足仰也。又黎轩,国名。《史记·大宛传》北有奄蔡、黎轩。〈注〉国在西海之西。又姓。黄帝号轩辕,后因为氏。又轩丘,复姓。梁相轩丘豹。又《集韵》《韵会》□许建切,音宪。《礼·内则》麋鹿田豕,麕皆有轩。〈注〉切肉大如藿叶也。又《集韵》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汉·功臣表》衆[音zhòng]利侯伊即轩。又《集韵》许偃切,音幰。车轼。又《篇海》呼旱切。与□通。人名。郑有轩虎。又叶许斤切,音欣。《陆云·夏府君诔》丘园靡滞,鸾骥凭轩。岂方伊类,捉发躬勤。考证:(《礼·乐记》坐右宪左。)谨照原文坐右改致右。
之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使使:《子集中·人字部》《唐韵》疏士切《集韵》《韵会》爽士切《正韵》师止切,□音史。令也,役也。《豳风》序:说以使民。《礼·曲礼》六十曰耆指使。〈注〉指事使人也。《管子·枢言篇》天以时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兽以力使。又《集韵》疏吏切《正韵》式至切,□音□。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乗[音chéng]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又《諡法》治民克尽严笃无私曰使。本作□。《六书统》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考证:(《易·兑卦》悦以使民。)谨按易兑卦象传是悦以先民,与使字无涉。惟查毛诗豳风东山序有此四字。谨将易兑卦三字改为豳风序。悦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