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óu xì chén huán
成语注音:ㄧㄡˊ ㄒㄧˋ ㄔㄣˊ ㄏㄨㄢˊ
成语简拼:YXCH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游戲塵寰
成语解释
犹言游戏人间。指把人生当作游戏的一种生活态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生活态度
近义词
游戏人间
成语示例
(1)余雄服游戏尘寰,物色奇士,殊无知我者。▼清·程麟《此中人语·广寒宫扫花女》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游戏尘寰”几个大字。
(2)金溪县陈坊中学的林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游戏尘寰”。
(3)媚媚写不出成语“游戏尘寰”,导致期末考试只有97分。
(4)朋罡大哥哥给安萱和珍珍讲解了“游戏尘寰”的典故。
(5)小虎不会写成语“游戏尘寰”的最后一个字。
(6)去往嘉陵区七宝寺中学的时候,宏乐哥哥给颍飘和舒>讲解了『游戏尘寰』的故事。
成语出处
元·周权《沁园春六首》词之一:『缑山老仙,翳凤骖[音cān]鸾,游戏尘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尘寰尘寰:人世间。唐权德舆《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诗:『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
游戏游戏:(1)娱乐活动,如捉迷藏、猜灯谜等。某些非正式比赛项目的体育活动如康乐球等也叫游戏。(2)玩耍:几个孩子正在大树底下游戏。
游游:yóu 1、<动>在水上漂浮。《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动>游玩。《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动>出游;游历。《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4、<动>交往。《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又] 特指请教学问。《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5、<动>游说。《冯谖客孟尝君》:『西游于梁。』[辨] 游,遊。凡有关水中活动,一般只用『游』,不可以用『遊』;而有关陆上活动的,『游』与『遊』可以通用。[游食] 吃闲饭。[游子] 离家外出的人。
戏戏:xì 1、<动>游戏;玩耍。《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2、<名>游戏活动;娱乐活动。《促织》:『宫中尚促织之戏。』3、<动>戏弄;嘲弄;开玩笑。《廉颇蔺相如列传》:『传之美人,以戏弄臣。』4、<名>歌舞、杂技等表演。《汉书·西域传赞》:『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huī<名>通『麾』。大将的旌旗。《汉书·灌夫传》:『驰入吴军,至戏下。』xī 1、通『羲』,『伏羲』也作『伏戏』。2、通『巇』,险峻。
尘尘:chén 1、<名>尘土;灰尘。《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名>人间;世俗社会。《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埃] 尘俗;尘世。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尘凡] 1.人间。2.凡人。[尘寰] 人世间。[尘累] 1.世俗事务的牵累。《梁书·阮孝绪传》:『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2.污染。《宋书·庚炳之传》:『如臣所闻天下论议,炳之常尘日月,未见一豪增辉。』3.佛教用语。指烦恼、恶业的种种束缚。《楞严经》卷一:『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尘襟] 世俗的杂念。[尘露] 1.微尘滴露。比喻微末不足道。《晋书·琅邪悼王焕传》:『此刍荛之言有补万一,尘之微有增山海。』2.尘土易飞,露水易干。比喻短促。阮藉《咏怀诗》三十二:『人生若尘,天道邈悠悠。』3.经风历霜,比喻辛苦。《宋书·谢庄传》:『陛下今蒙犯尘,晨往宵归,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尘俗] 1.世俗;流俗。任昉《王文宪集序》:『时司徒袁粲有高世之度,脱落尘。』2.人世。《晋书·索袭传》:『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而栖心天外。』[尘网] 指尘世。古人认为人在世间有种种束缚,如鱼在网,故称『尘网』。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尘嚣] 世间的纷扰、喧嚣。陶渊明《桃花源记》:『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外。』[尘滓] 1.比喻世间繁琐的事物。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其馀桎梏尘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2.比喻微贱的地位。《南史·刘敬宣传论》:『或阶缘恩日,一其心力;或攀附风云,奋其麟羽;咸能振拔尘,自致封侯。』3.比喻尘世。白居易《赠别宣上人》:『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尘世] 指人间。杜牧《九日齐安登高》:『尘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寰寰:huán 1、<名>靠近国都的地方。《谷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2、<名>广大的地域。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道洽寰中,威加海外。』
游游:《巳集上·水字部》(古文)汓《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经注》淮水於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又浮行也。《尔雅·释水》顺流而下曰遡游。《诗·秦风》遡游从之。又《周礼·天官》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注〉游,离宫也。又《管子·首宪篇》分理以为十游,游为之宗。又《尚书·考灵曜》地有四游,常动而人不知。又玩物适情之意。《礼·少仪》士依於德,游於艺。又间旷也。《礼·王制》无游民。又自适貌。《诗·小雅》慎尔优游。又枝叶扶疏貌。《诗·郑风》隰有游龙。〈传〉龙红草也。〈笺〉游,犹放纵也。言红草放纵枝叶于隰中。又《集韵》徐由切,音囚。义同。又《集韵》《正韵》□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传·桓二年》鞶厉游缨。又九游,星也。《史记·天官书》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又《韵补》叶延知切,音移。《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又叶衣虚切,音於。《万震南州异物志赞》合浦之人,习水善游。上视层潭,如猿仰株。考证:(《礼·少仪》少依于德,游於艺。)谨照原文少改士。于改於。
戏戏:《卯集中·戈字部》《广韵》《集韵》《韵会》香义切《正韵》许义切,□希去声。《说文》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又《广韵》戏弄也。《礼·坊记》闺门之内,戏而不叹。〈注〉戏谓孺子言笑者。又谑也。《诗·卫风》善戏谑兮。又嬉也。又姓。《魏志》颖川戏志才。又《广韵》古文呼字。注详口部五画。又《广韵》许羁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宜切,□音羲。《集韵》鸣戏,叹辞。○按《广韵》既入虞韵,云古文呼字,又入支韵。亦训叹辞,则戏字二音,本皆可读。《正字通》云:诗於戏即鸣呼,叹辞也或嘉美,或悲伤。末代文士辄为体例,若哀诔祭文,即为鸣呼,封拜册命,即为於戏。谓鸣呼为哀伤,於戏为叹美,妄为穿凿,其说诚是。然谓呼与戏通,则戏可读呼,呼仍不可以读戏,以戏字有羲音,呼字止入七虞也。又与羲通。伏羲。《庄子》作伏戏。《史记》作虙戏。《荀子·成相篇》文武之道同虙戏。又地名。《鲁语》幽王灭於戏。又《集韵》呼为切《韵会》吁为切,□与麾同。《集韵》旗属。《周礼·夏官》建大麾以田。或作戏。《史记·项羽纪》诸侯罢戏下,各就国。〈注〉同麾。又《集韵》驱为切,音亏。倾侧也。《周礼·春官·丧祝注》执披备倾戏。又《集韵》於宜切,音漪。本作陭。《说文》上党陭氏阪。或作戏。又《集韵》桑何切,音娑。娑本作牺。《周礼·春官·两献注》酒尊名。饰以翡翠。郑司农说,或作献,亦作戏。
尘尘:《丑集中·土字部》尘《唐韵》直珍切《集韵》《韵会》《正韵》池邻切,□音□。埃也。《尔雅·释诂》久也。谓尘垢稽久也。《诗·小雅》无将大车,祗自尘兮。《后汉·班固传》风伯清尘。《拾遗记》石虎起楼四十丈,异香为屑,风起则扬之,名芳尘。《岭南表异录》犀角为簪梳,尘不着发,名辟尘犀。又淫视为游尘,见《谷梁序疏》。又明窻尘,丹砂,药名。《李白·草创大还诗》髣髴明窻尘。又《梵书·圆觉经》根尘虚妄。〈注〉根尘,六根之尘,谓眼、耳、鼻、舌、心、意。又《列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见东海三变为桑田,今将行复扬尘乎。又姓,见《统谱》。又叶直连切,音廛。《班彪·北征赋》忽进路以息节兮,饮予马兮洹泉。朝露渐予冠盖兮,衣晻蔼而蒙尘。
寰寰:《寅集上·宀字部》《唐韵》户关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关切,□音环。《说文》天子封畿内县也。又州名,河东化外。又《正字通》宫周垣也。又《广韵》元甸切《集韵》《类篇》荧绢切。□同县。《谷梁传·隐元年》寰内诸侯。〈注〉寰即古县字。又叶胡官切,音完。《白居易·悟真寺诗》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甎。《说文》本作寰。寰字说文寰,从宀瞏声。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