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óu zhá hú sūn
成语简拼:YZH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油炸猢猻
成语解释
形容人轻狂浮躁。
成语造句
(1)贝贝写不出成语“油炸猢狲”,所以昨天考试仅仅考了99分。
(2)聪聪不会写成语“油炸猢狲”的最后一个字。
(3)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油炸猢狲”几个大字。
(4)敬知哥哥给志艺和佩芹介绍了“油炸猢狲”的成语典故。
(5)玉龙县奉科中学的隗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油炸猢狲”。
(6)前往襄城县汾陈乡初级中学的出租车上,振达哥哥给欣帆和梦莹讲了『油炸猢狲』的故事。
(7)一个绰号叫做油炸猢狲强舍,当日强梦桥之子。因他日常手零脚碎,坐不安闲,身材短小,故有此名。见《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莺莺呵,你嫁个油炸猢狲的丈夫;红娘呵,你伏侍个烟薰猫儿的姐夫;张生呵,你撞着个水浸老鼠的姨夫。』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猢狲猢狲:[húsūn] 猴子的别称。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西游记》。
油油:yóu <名>动物的脂肪或由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物质。《梦溪笔谈》:『鄜延境内有石油。』[油络] 古代车上悬垂的丝绳。[油然] (1)自然而然地。(2)云气上升的样子。[油油] (1)形容江河水流动。(2)形容云朵飘动。(3)形容光润;茁壮。
炸炸:一、zhà(1)(物体)突然破裂:爆炸;这瓶子一灌开水就炸了。(2)用炸药爆破;用炸弹轰炸:炸碉堡。(3)<口>因愤怒而激烈发作:他一听就气炸了。(4)<方>因受惊慌而四处乱逃:枪声一响,鸟儿都炸了窝。二、zhá(1)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煮沸的油里弄熟:炸糕;炸油条。(2)<方>焯(chāo)。如:把菠菜炸一下。
油油:《巳集上·水字部》《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正韵》于求切,□音由。水名。《说文》水出武陵孱陵,东南入江。《水经注》孱陵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又江夏平春县有油水。《水经注》油水,出平春县西南油溪。又膏也。《博物志》积油满万石,自然生火。又石油。《水经注》高孥洧水肥可然。《梦溪笔谈》鄜延出石油。《广舆记》石油出肃州南山。又猛火油。《昨梦录》猛火油,出高丽东数千里。日初出之时,因盛夏日力烘,石极热则出液,他物遇之,即为火,惟真琉璃器可贮之。又缇油,车饰。《后汉·刘□传》乗[音chéng]鲜车大马,赤屛泥。〈注〉赤屛泥,谓以缇油屛泥於轼前。又橘名。《韩彦直·橘录》油橘,皮似以油饰之,中坚而外黑。又油油,和谨貌。《礼·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又禾黍光悦貌。《束皙·补亡诗》厥草油油。又云盛貌。《孟子》天油然作云。又《广韵》《集韵》□余救切,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考证:(《礼·玉藻》三爵而油油以进。)谨照原文进改退。
猢猢:《巳集下·犬字部》《广韵》户吾切《集韵》洪孤切,□音胡。《广韵》獑猢,兽名。似猨。《集韵》本作□。或作□,亦书作□。详鼠部□字注。○按《广韵》猢□分列。
狲狲:《巳集下·犬字部》《广韵》思浑切《集韵》《韵会》苏昆切,□音孙。《玉篇》猴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