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án cháng guà dù
成语注音:ㄒㄨㄢˊ ㄔㄤˊ ㄍㄨㄚˋ ㄉㄨˋ
成语简拼:XCGD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懸腸掛肚
成语英文:be deeply concerned
成语解释
形容挂念之深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同『牵肠挂肚』
近义词
牵肠挂肚
成语接龙
悬肠挂肚→肚里泪下→下阪走丸→丸泥封关→关门大吉→吉日良时→时亨运泰→泰来否极→极情纵欲→欲壑难填→填坑满谷→谷父蚕母→母难之日→日长似岁→岁寒三友→友风子雨→雨宿风餐→餐风宿水→水中捞月→月落星沈→沈着痛快→快步流星→星驰电走→走花溜水→水尽山穷
成语造句
(1)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悬肠挂肚”几个大字。
(2)高驰哥哥给永红和诗蓉讲解了“悬肠挂肚”的故事。
(3)国国不会写成语“悬肠挂肚”的最后一个字。
(4)建建写不出成语“悬肠挂肚”的拼音。
(5)她的外出让我悬肠挂肚。
(6)新古北中学的本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悬肠挂肚”。
(7)在去沈丘县中英文学校的小面包车上,一清大哥哥给利华和杭静讲述了『悬肠挂肚』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小可兄弟,只为父亲这一事,悬肠挂肚,坐卧不安,不由宋江不来取。』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悬悬:1、xuán(1)挂:悬空;悬灯结彩。(2)公开揭示:悬赏。(3)抬: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悬起来。(4)无着落;没结果:悬案;悬而未决。(5)挂念:悬念;悬望。(6)凭空设想:悬拟;悬想。(7)距离远;差别大:悬隔;悬殊。2、xuán<方>危险:一个人摸黑走山路,真悬!
肠肠:cháng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象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也叫肠管。
挂挂:guà 1、<动>悬挂;垂挂。《孔雀东南飞》:『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2、<动>钩取。《庄子·渔父》:『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3、<动>牵挂;挂念。《失街亭》:『汝不必挂心。』[挂齿] 谈及;提到。[挂席] 行舟扬帆。
肚肚:一、dù(肚儿)肚子。二、dǔ(肚儿)肚子:羊肚儿;拌肚丝儿。
悬悬:《卯集上·心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涓切,音泫。本作县。《说文》系也。或从心。《孟子》犹解倒悬。又叶荧绢切,音院。《张衡·西京赋》后宫不移,乐不徙悬。门卫供帐,官以物辩。
肠肠:《未集下·肉字部》《唐韵》直良切《集韵》《韵会》《正韵》仲良切,□音长。《说文》大小肠,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肠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叠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小肠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容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肠,小肠,心肺府也。肠为心肺主,心为皮体主,故为两府也。《诗·大雅》自有肺肠。《书·盘庚》今予其敷心腹肾肠,正告尔百姓于朕志。又《释名》畅也,言通畅胃气也。又《博雅》详也。又羊肠,太行山坂名。《战国策》赵闻之起兵临羊肠。《史记·赵世家》羊肠之西。〈注〉太行山坂通名。南属怀州,北属泽州。又无肠,国名。《山海经》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又马肠,兽名。《山海经》讙举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马肠之物。〈注〉马肠,人面虎身,音如婴儿。又鱼肠,刃名。见《三国蜀志》。又草名。《博雅》鹿肠,□蔘也。〈又〉马肠,亦草名,叶似桑。见《山海经·讙举之出注》。又黄肠,椁名。《后汉·梁商传》赐黄肠玉匣。〈注〉以栢木黄心为椁也。又《礼·仪志》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挂挂:《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古卖切《正韵》古画切,□音卦。《说文》画也。《正字通》圭从二土,有畺画义。又《玉篇》悬也。《仪礼·少牢礼》挂於季指。《战国策》无把铫挂耨之势,而有积栗之实。通作挂。又刚挂,矢镞名。《潘岳·射雉赋》属刚挂以潜拟。〈注〉一作罫。又《集韵》胡卦切,音画。碍也。同罫。与絓[音guà]通。又涓畦切,音圭。别也。《庄子·渔父篇》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或作刲。一曰中钩取物也。(挂)《唐韵》《集韵》《韵会》古卖切《正韵》古画切,□音卦。别也。又揲筮,置着小指间也。《易·系辞》挂一以象三。〈注〉置而不用曰挂。〈又〉再仂而后挂。〈注〉合而置之曰挂。《朱子·本义》挂者,悬於左手小指之间。又《正韵》与挂同。《易·乾卦疏》易纬云: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於人。又《集韵》《韵会》《正韵》□古买切,音柺。义同。陆德明易释文有二音。
肚肚:《未集下·肉字部》《广韵》当古切《集韵》《韵会》董五切,□音赌。《广韵》腹肚。《集韵》胃也。《正字通》俗呼曰肚。《博雅》□谓之肚。又《广韵》《正韵》□徒古切,音杜。义同。又《正韵》独故切,音覩。《正字通》方音读曰睹。《韩愈诗》肠肚镇煎煼。〈注〉音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