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óu tóu guāng gùn
成语注音:ㄧㄡˊ ㄊㄡˊ ㄍㄨㄤ ㄍㄨㄣˋ
成语简拼:YTGG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油頭光棍
成语解释
指浮浪子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近义词
戏蝶游蜂、游蜂浪蝶
成语示例
(1)…大人进来了。穿的衣服并不像什么大人老爷,简直油头光棍一样。张太太此时迫于刁迈彭面子,只得同他见礼。——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迪迪不会写成语“油头光棍”的最后一个字。
(2)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油头光棍”几个大字。
(3)宁都县对坊中学的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油头光棍”。
(4)毊超哥哥给子澄和解蝶介绍了“油头光棍”的成语典故。
(5)小丑写不出成语“油头光棍”,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成语出处
《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七大人进来了。穿的衣服并不像什么大人老爷,简直油头光棍一样。』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光棍光棍:[guānggùn] (1)俗称没有老婆的男人。佛公佛母,辈辈相传,生长佛子,哄俺弟子,都做光棍。――《孤本元明杂剧·冯惟敏·僧尼共犯》。(2)地痞;无赖。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元曲选·杀狗劝夫·楔子》。(3)[方] 聪明的人。光棍不吃眼前亏。
油油:yóu <名>动物的脂肪或由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物质。《梦溪笔谈》:『鄜延境内有石油。』[油络] 古代车上悬垂的丝绳。[油然] (1)自然而然地。(2)云气上升的样子。[油油] (1)形容江河水流动。(2)形容云朵飘动。(3)形容光润;茁壮。
头头:一、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尺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接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有准头;尝了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二、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留头;梳头;平头;分头。(3)(头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头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5)(头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儿)头目。(7)(头儿)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趟;头一遍;头半本;头几个;头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头年(=去年或上一年);头天(上一天);头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头五点就得动身;头鸡叫我就起来了;头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头八块;三头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两头驴。b)用于蒜:一头蒜。
光光:guāng 1、<名>光芒;光亮。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 <动>发光。《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又] <动>照耀。《尚书·洛诰》:『惟公德明光于上下。』2、<名>光彩。《孔雀东南飞》:『葳蕤自生光。』3、<形>明亮。《周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4、<名>光荣;荣耀。《报任安书》:『以为宗族交游光宠。』5、<名>光景;景色。《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6、<名>时光;时间。《祭妹文》:『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印证者矣。』7、<动>发扬光大。《出师表》:『以光先帝之遗德。』8、<形>物体表面平滑。《进学解》:『刮垢磨光。』
棍棍:1、gùn(棍儿)棍子:木棍;铁棍;小棍儿。2、gùn无赖;坏人:恶棍。
油油:《巳集上·水字部》《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正韵》于求切,□音由。水名。《说文》水出武陵孱陵,东南入江。《水经注》孱陵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又江夏平春县有油水。《水经注》油水,出平春县西南油溪。又膏也。《博物志》积油满万石,自然生火。又石油。《水经注》高孥洧水肥可然。《梦溪笔谈》鄜延出石油。《广舆记》石油出肃州南山。又猛火油。《昨梦录》猛火油,出高丽东数千里。日初出之时,因盛夏日力烘,石极热则出液,他物遇之,即为火,惟真琉璃器可贮之。又缇油,车饰。《后汉·刘□传》乗[音chéng]鲜车大马,赤屛泥。〈注〉赤屛泥,谓以缇油屛泥於轼前。又橘名。《韩彦直·橘录》油橘,皮似以油饰之,中坚而外黑。又油油,和谨貌。《礼·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又禾黍光悦貌。《束皙·补亡诗》厥草油油。又云盛貌。《孟子》天油然作云。又《广韵》《集韵》□余救切,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考证:(《礼·玉藻》三爵而油油以进。)谨照原文进改退。
头头:《戌集下·页字部》《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於体高而独也。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即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衆[音zhòng]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考证:(《广韵》《正韵》古音徒。)谨按广韵正韵无此音。查系唐韵正文。今改广韵正韵为唐韵正韵。
光光:《子集下·儿字部》(古文)炗《唐韵》古黄切《集韵》《韵会》《正韵》姑黄切,□广平声。《说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传》有孚则能光明而亨通。《正韵》辉光,明耀华彩也。又《集韵》太岁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绍前业曰光。又姓。《广韵》田光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氏。晋有光逸。又《集韵》古旷切,广去声。饰色也。或作□。
棍棍:《辰集中·木字部》《广韵》《集韵》《正韵》胡本切《韵会》户衮切,□魂上声。《类篇》木名。又《类篇》束木。《扬雄·反骚》棍申椒与菌桂。又棍成,自然也。《扬雄·甘泉赋》纷蒙笼以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