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á àn zhuó jué
成语简拼:YAZ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崖岸卓絕
成语解释
崖岸:形容人严峻如同陡壁;卓绝:高超难及。指人品高尚,超越众人。
成语接龙
崖岸卓绝→绝不护短→短吃少穿→穿壁引光→光彩夺目→目不别视→视白成黑→黑白不分→分所应为→为而不恃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崖岸卓绝”几个大字。
(2)斐斐不会写成语“崖岸卓绝”的最后一个字。
(3)红红写不出成语“崖岸卓绝”的拼音。
(4)老顶山镇一中的用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崖岸卓绝”。
(5)玺滢叔叔给莱缨和冰绮介绍了“崖岸卓绝”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元·刘因《上宰相书》:『且因之立心,自幼及长,未尝一日敢为崖岸卓绝、甚高难继之行,平昔交友,苟有一日之雅者,皆知因之此心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卓绝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英勇卓绝;坚苦卓绝。
崖崖:yá 1、<名>山或高地陡立的侧面。曹植《善哉行》:『高山有崖。』成语有『悬崖峭壁』。2、<名>边际;尽头。《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岸岸:àn 1、<名>水边高处.《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伴。』2、<名>山崖;台阶.《西京赋》:『襄岸夷塗,脩路峻险。』3、<形>高;高峻.《苦斋记》:『山田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4、<形>高傲.黄庭坚《定风波》:『莫笑老翁犹气岸。』[岸忽] 傲慢.[岸帻] 帻,仓头的巾.指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样子.李白《醉后》:『日暮岸归,传呼隘阡陌。』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葛衣岸,精神如虎,目光烂射人,望舟中告别。』
卓卓:zhuó 1、<形>高;高超。《后汉书·祭遵传》:『卓如日月。』2、<形>远。《汉书·霍去病传》:『卓行殊远而粮不绝。』3、<名>几案,桌子。徐积《谢周裕之》:『两卓合八尺,一炉暖双趾。』[卓踔] 高超。[卓尔] 特出的样子。[卓冠] 超越。[卓诡] 高超出奇。[卓立] 耸立;特立。[卓荦] 卓越出众。
绝绝:jué 1、<动>断;断绝。《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2、<动>隔绝;隔断。《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又] <形>隔绝的;封闭的《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又] <形>极远的。《班超告老归国》:『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3、<动>绝交;断绝往来。《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4、<动>停止;止歇。《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5、<动>绝命;死。《孔雀东南飞》:『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6、<动>横渡。《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7、<名>旧诗体裁之一。王实甫《西厢记》:『我且高吟一绝,看他则甚。』8、<形>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副>《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游黄山记》:『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10、<副>绝对;完全。《促织》:『而心目力俱穷,绝无踪响。』
崖崖:《寅集中·山字部》《集韵》《韵会》《正韵》□宜佳切,音睚。《说文》高边也。从屵,圭声。《徐曰》水边有垠堮也。无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赋》触曲崖以萦绕。又珠崖,郡名。在南海,汉武帝置,地居海中,产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又洪崖,仙人名。《郭璞·游仙诗》右拍洪崖肩。又不和物曰崖岸。宋张咏性刚介,自号乖崖,言乖则违衆[音zhòng],崖不和物也。又《集韵》鱼羁切《韵会》疑羁切,□音仪,义同。○按《说文》厂部厓训山边,屵部崖训高边,分厓崖为二,韵会因之,以山边属睚音,高边属仪音,似泥。
岸岸:《寅集中·山字部》《唐韵》五旰切《集韵》鱼旰切《韵会》疑旰切《正韵》鱼干切,□音犴。《说文》水厓而高者。《尔雅·释地》望厓洒而高岸。〈注〉厓峻而水深曰岸。《诗·卫风》淇则有岸。《小雅》高岸为谷。又阶也。《张衡·西京赋》襄岸夷涂。〈注〉襄,高也。岸,殿阶也。又魁岸,雄杰也。《前汉·江充传》为人魁岸。〈注〉岸者,有廉棱如崖岸形。《唐书·宦者传》仇士良以李石棱棱有风岸深忌之。又道岸。《诗·大雅》诞先登于岸。〈注〉道之极至处也。又露额曰岸。《后汉·马援传》帝岸帻见援。又狱名。《诗·小雅》宜岸宜狱。〈注〉乡亭之系曰岸,朝廷曰狱。韩诗作犴。
卓卓:《子集下·十字部》《唐韵》《正韵》竹角切《集韵》《韵会》侧角切,□音涿。《说文》高也。早上为卓。隶作卓。《扬子·法言》颜苦孔之卓。〈注〉颜之苦亡它,惟苦孔子之道卓然高坚也。又《释名》超卓也。举脚有所卓越也。又姓。《后汉·卓茂传》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
绝绝:《未集中·糸字部》《广韵》《集韵》情雪切《韵会》徂雪切,□音截。《说文》断丝。从糸从刀从卪,象不连体绝二丝。《广韵》绝作绝,非。《博雅》断也。《玉篇》灭也。《书·甘誓》天用剿绝其命。又《诗·小雅》终踰绝险。〈笺〉踰度陷绝之险。又《礼·月令》振乏绝。〈疏〉不续曰绝。又《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绝祭。〈注〉绝肺以祭,谓之绝祭。又《尔雅·释木》正绝流曰乱。〈注〉直横流也。《史记·天官书》绝汉抵营室。〈注〉索隐曰:绝,度也。《荀子·劝学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注〉绝,过也。又《屈原·离骚》萎绝其何伤兮。〈注〉绝,落也。又《集韵》租悦切,音茁。义同。又《韵补》叶此芮切。《司马相如·哀二世赋》以绝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