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ōu yóu zì ruò
成语注音:ㄧㄡ ㄧㄡˊ ㄗㄧˋ ㄖㄨㄛˋ
成语简拼:YYZR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優游自若
成语解释
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优游自如、从容不迫
成语接龙
优游自若→若存若亡→亡国之社→社燕秋鸿→鸿章巨字→字里行间→间不容息→息事宁人→人心不古→古稀之年→年壮气锐→锐不可当→当着不着→着手生春→春风夏雨→雨打风吹→吹箫乞食→食不兼肉→肉山酒海→海底捞针→针芥之投→投石超距→距人千里→里勾外连→连更彻夜
成语示例
(1)《清朝野史大观·记彭元瑞》:『侍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优游自若”几个大字。
(2)段家堡中学的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优游自若”。
(3)珉珉不会写成语“优游自若”的最后一个字。
(4)小冲写不出成语“优游自若”,因此语文考试才98分。
(5)志学哥哥给欣彧和雯晶讲了“优游自若”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清·陆以湉《冷庐识·彭文勤公》:『凡置卷数百,二仆待侧,左展卷,右收卷,循环不息。待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优游优游:1、悠闲自得的样子。《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2、犹豫不决。《尚书大传》卷四:『周公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
自若自若:<书>不拘束;不变常态:神态自若;谈笑自若。
优优:yōu 1、<动>演戏。《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饮酒,且观优。』2、<名>演戏的人。《国语·晋语》:『公之优曰施。』3、<形>充足。《荀子·王制》:『故鱼鳖优而百姓有余用也。』4、<形>良好。《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5、<形>犹豫不决。《管子·小匡》:『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伶] 古代艺人的统称。[优渥] 雨水充足。[优游] (1)悠闲自得的样子。(2)犹豫不决。
游游:yóu 1、<动>在水上漂浮。《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动>游玩。《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动>出游;游历。《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4、<动>交往。《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又] 特指请教学问。《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5、<动>游说。《冯谖客孟尝君》:『西游于梁。』[辨] 游,遊。凡有关水中活动,一般只用『游』,不可以用『遊』;而有关陆上活动的,『游』与『遊』可以通用。[游食] 吃闲饭。[游子] 离家外出的人。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若若:ruò 1、<动>像。《赤壁之战》:『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2、<动>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代>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若入前为寿。』《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4、<代>这样的;这。《齐桓晋文之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5、<连>至于。《齐桓晋文之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6、<连>假如;如果。《殽之战》:『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7、<连>或;或者。《汉书·食货志》:『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8、<副>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9、<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出。《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若华] 若木之花。[若木] 古代神话中的树名。生于日落之处,青叶赤花。[若时] (1)顺应天道。时,四时;天运。(2)此时。(3)彼时。[若属] 你们这些人。[若许] 犹『如许』。如此。[若英] 杜若之花。若木之花。
优优:《补遗·子集》《人字部》《篇海类编》于求切,音尤。五谷精,如人发白也。(优)《唐韵》《集韵》《韵会》於求切《正韵》於尤切,□音忧。《尔雅·释训》优优,和也。《诗·商颂》敷政优优。言人君德政和乐也。又优游,和柔也。《诗·大雅》优游尔休矣。又《诗·大雅》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传〉渥也。〈笺〉宽也。又《说文》饶也。又饶洽也。《诗·小雅》既优既渥。又有余力也。《论语》仕而优则学。又胜也,对劣之称。又《小尔雅》优,多也。又《正韵》调戏也。《左传·襄六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伊优,屈曲佞媚貌。又倡优。《前汉·东方朔传》朔好诙谐,武帝以俳优畜之。又《左传·襄二十八年》□氏鲍氏之圉人为优。《正义》优者,戏名也。《晋语》有优施。《史记·滑稽传》有优孟,优旃,皆善为优戏,而以优着名。又姓。又《集韵》乌侯切,音讴。《前汉·东方朔传》伊优亚者,辞未定也。亚音鸦。又通作要,平声。《礼·深衣》要缝半下。《郑注》要或为优。
游游:《巳集上·水字部》(古文)汓《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经注》淮水於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又浮行也。《尔雅·释水》顺流而下曰遡游。《诗·秦风》遡游从之。又《周礼·天官》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注〉游,离宫也。又《管子·首宪篇》分理以为十游,游为之宗。又《尚书·考灵曜》地有四游,常动而人不知。又玩物适情之意。《礼·少仪》士依於德,游於艺。又间旷也。《礼·王制》无游民。又自适貌。《诗·小雅》慎尔优游。又枝叶扶疏貌。《诗·郑风》隰有游龙。〈传〉龙红草也。〈笺〉游,犹放纵也。言红草放纵枝叶于隰中。又《集韵》徐由切,音囚。义同。又《集韵》《正韵》□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传·桓二年》鞶厉游缨。又九游,星也。《史记·天官书》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又《韵补》叶延知切,音移。《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又叶衣虚切,音於。《万震南州异物志赞》合浦之人,习水善游。上视层潭,如猿仰株。考证:(《礼·少仪》少依于德,游於艺。)谨照原文少改士。于改於。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若若:《申集上·草字部》《唐韵》而灼切《集韵》《韵会》《正韵》日灼切,□音弱。《说文》若,择菜也。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辞·九歌》采芳洲兮杜若。《梦溪笔谈》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又顺也。《书·尧典》钦若昊天。〈传〉敬顺也。《诗·小雅》曾孙是若。又汝也。《仪礼·士昏礼》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晋语》晋文公谓勃鞮曰:尔为惠公从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又如也。《书·盘庚》若纲在纲。又乃也。《周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又语辞。《仪礼·士相见礼》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疏〉若者,不定之辞也。又《前汉·武帝纪》民年九十以上,为复子若孙。〈注〉若者,豫及之辞也。又若若,垂貌。《前汉·石显传》印何累累绶若若耶。又《庄子·秋水篇》向若而叹。〈注〉若,海神。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丑曰赤奋若。又若木。《淮南子·地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楚辞·天问》若华何光。〈注〉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又水名。《水经注》若水东南流,鲜水注之。又姓。《正字通》汉下邳相若章。又《广韵》人者切,音惹。乾草也。又般若,梵语谓智慧也。《晋书·昙霍传》霍持一锡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又《韵会》浮屠所居,西域谓之兰若。《柳宗元文》兰若真公。〈注〉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又人赊切,音婼。蜀地名。《前汉·地理志》若属南郡,春秋传作鄀。《唐韵古音》读汝三略,尊□相若,强弱相虏。古人读若字为汝,故传记之文,多有以若为汝者。《史记·项羽本纪》云:吾翁即若翁,《汉书》云吾翁即汝翁,此可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