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ā xuě qiú yóu
成语注音:ㄧㄚ ㄒㄩㄝˇ ㄑㄧㄡˊ ㄧㄡˊ
成语简拼:YXQY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壓雪裘油
成语解释
比喻难以作到的事。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示例
(1)…』八戒道:『莫管,我这一去,钻冰取火寻斋至,压雪求油化饭来。』你看他出了松林,往西行经十余里,更不曾…——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昶志大哥哥给夏艺和月伟讲解了“压雪求油”的典故。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压雪求油”几个大字。
(3)普明中学的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压雪求油”。
(4)小冬写不出成语“压雪求油”的拼音。
(5)小健不会写成语“压雪求油”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八戒道:「莫管,我这一去,钻冰取火寻斋至,压雪求油化饭来。」』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压压:yā 1、<动>自上而下施加重力。《中山狼传》:『闭我囊中,压以诗书。』2、<动>压制;欺压。《教战守策》:『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3、<动>掩盖;覆盖。《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4、<动>超越。柳宗元《与肖翰林俛书》:『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喻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怨仆宜也。』5、<动>迫近;逼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晨压晋军而陈。』[压惊] 旧时人受尺恐后,亲友用酒食来安慰。[压卷] 对最好的诗文或书画的美称。吴讷《文章辨体·辨诗》:『山谷尝云:「老杜《赠韦左丞》诗,前辈录为压。』」[压轴] 在戏曲节目演出中,最后一出称大轴,大轴前一出称压轴。
雪雪:xuě 1、<名>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雨雪,深二尺五寸。』2、<动>揩拭。杜甫《丈八沟纳凉》:『佳宾雪藕丝。』[又] 洗刷。李白《独漉篇》:『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求求:qiú 1、<动>寻找;找寻。《察今》:『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动>探求;探索。《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动>要求;责求。《子鱼论战》:『明耻教战,求杀敌也。』《马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动>请求;乞求。《触龙说赵太后》:『赵氏求救于齐。』《口技》:『又夹百千求救声。』5、<动>谋求;索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6、<动>访求;访问。《苏武》:『陵降,不敢求武。』7、<动>追求;求偶。《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油油:yóu <名>动物的脂肪或由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物质。《梦溪笔谈》:『鄜延境内有石油。』[油络] 古代车上悬垂的丝绳。[油然] (1)自然而然地。(2)云气上升的样子。[油油] (1)形容江河水流动。(2)形容云朵飘动。(3)形容光润;茁壮。
压压:《丑集中·土字部》《广韵》乌甲切《集韵》《韵会》《正韵》乙甲切,□音鸭。《说文》坏也,笮也,塞补也。一曰镇压。《唐书·柳仲郢传》仲郢为京兆尹,政号严明。为河南尹,以宽惠为政,或言不类京师时。仲郢曰:辇毂之下,弹压为先。郡邑之治,惠爱为本。又《集韵》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又诺协切,音□。一指按也。又於艳切。通作厌。足也,疾恶也。《前汉·叔孙通传》朕甚压苦之。或作厌餍。
雪雪:《戌集中·雨字部》《唐韵》《集韵》相绝切《韵会》《正韵》苏绝切,□音□。《说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阴凝为雪。《释名》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华,言凡草木华五出,雪华独六出,阴之成数也。《诗·邶风》雨雪其雱。又《广韵》除也。《韵会》洗也。《庄子·知北游》澡雪而精神。《战国策》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又《广韵》拭也。《家语》以黍雪桃。《史记·郦食其传》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又小雪、大雪,□节□名。见《后汉·律历志》。又山名。《后汉·明帝纪注》天山即祈连山。一名雪山。又阳春白雪,古曲名。又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霁。
求求:《巳集上·水字部》《唐韵》巨鸠切《集韵》《韵会》渠尤切,□音裘。《说文》索也。《增韵》觅也,乞也。《易·乾卦》同气相求。《诗·大雅》世德作求。又招来也。《礼·学记》发虑宪,求善良。又等也。《书·康诰》用康乂民作求。〈传〉求,等也。言为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经》正石山东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姓。《三辅决录》汉有求仲。又与裘通。《说文》裘字,古省作求。又与球通。《柳宗元·飨军堂记》琉球作流求。又《集韵》恭于切,音拘。与蛷同。肌蛷,虫名。或省作求。又《韵补》叶渠之切,音奇。《班昭·东征赋》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又叶强於切,音渠。《陈琳·大荒赋》虽游目於西极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灵之攸畅兮,爰稽余之所求。又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鲜希有。斗阡石万,贵不可求。考证:(叶疆於切,音渠。)谨按韵会小补作强於切。强与强同疆字。谨改强。
油油:《巳集上·水字部》《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正韵》于求切,□音由。水名。《说文》水出武陵孱陵,东南入江。《水经注》孱陵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又江夏平春县有油水。《水经注》油水,出平春县西南油溪。又膏也。《博物志》积油满万石,自然生火。又石油。《水经注》高孥洧水肥可然。《梦溪笔谈》鄜延出石油。《广舆记》石油出肃州南山。又猛火油。《昨梦录》猛火油,出高丽东数千里。日初出之时,因盛夏日力烘,石极热则出液,他物遇之,即为火,惟真琉璃器可贮之。又缇油,车饰。《后汉·刘□传》乗[音chéng]鲜车大马,赤屛泥。〈注〉赤屛泥,谓以缇油屛泥於轼前。又橘名。《韩彦直·橘录》油橘,皮似以油饰之,中坚而外黑。又油油,和谨貌。《礼·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又禾黍光悦貌。《束皙·补亡诗》厥草油油。又云盛貌。《孟子》天油然作云。又《广韵》《集韵》□余救切,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考证:(《礼·玉藻》三爵而油油以进。)谨照原文进改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