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香太守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án xiāng tài shǒu成语注音:ㄒㄨㄢˊ ㄒㄧㄤ ㄊㄞˋ ㄕㄡˇ
成语简拼:XXT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玄香太守成语谜语墨汁
成语解释
太守:官名。墨汁的别称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墨汁
成语造句
(1)房县第一中学的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玄香太守”。
(2)憨憨不会写成语“玄香太守”的最后一个字。
(3)灰灰写不出成语“玄香太守”,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
(4)记事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玄香太守”几个大字。
(5)蜇谱大哥哥给玉荀和泰萍介绍了“玄香太守”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纂异记》:『薛稷为墨封九锡,拜松烟督护,玄香太守,兼亳州诸郡平章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太守太守:我国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名。秦朝设郡守,西汉景帝刘启时改称太守,是一郡的最高官职。宋以后废。明清两代习惯上仍用作知府的别称。
玄玄:xuán 1、<形>黑中带红的颜色。《冯婉贞》皆:衣白刃『玄。』2、<形>深奥;神奇。《柳毅传》:『然而灵用不同,玄化各异。』[玄居] 隐居。[玄烛] (1)察。(2)月亮。
香香:xiāng 1、<名>谷物煮熟后的香味。《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2、<名>香气;芳香的气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形>气味好闻;芳香。《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4、<形>香甜;甘美。《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5、<名>香料。《促织》:『问者爇香于鼎。』[香火] (1)祭祀鬼神的香烟灯火。(2)指结盟。
太太:tài 1、<形>大。《赤壁之战》:『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都去援列做太学生。』2、<形>过于;过分。杜甫《新婚别》:『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3、<形>最;极。《韩非子·说疑》:『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4、<形>尊称年长而辈分高的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太仓] (1)大谷仓。(2)特指高在京城中的谷仓。(3)喻称胃。[太庙] 帝王的祖庙。[太师] (1)古代三公中最尊的一位,是辅佐国君的官。后来只作为对大臣的最高荣典加封,并无实职。(2)太子太师,辅导太子的官。(3)古代乐官之长。(4)尊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5)复姓。[太岁] (1)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古代认为星(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因此把黄道(从地球观察到的太阳的运行轨迹)分为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部分为岁名,但岁星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相反,所以假设在一太岁星作与岁星相反的运动,自东向西,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2)太岁之神。古代数术家认为太岁有神,凡太岁神所在的方位和与之相反的方位,都不可以兴造、迁移、嫁娶、远行。(3)喻称凶恶强暴的人。[太学] 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阴] (1)月亮。(2)冬天。(3)太岁的别称。
守守:shǒu 1、<动>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动>守候;看守。《五蠹》:『守株,冀复得兔。』3、<动>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之难乎?』4、<动>遵守;奉行。《察今》:『守法而弗变则悖。』5、<动>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守贫者。』6、<名>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守者辞守屈。』7、<名>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守。』
香香:《戌集下·香字部》《广韵》许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虚良切,□音乡。《玉篇》芳也。《正韵》气芬芳。《书·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诗·周颂》有飶其香。《礼·月令》中央土,其臭香。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栈香,蜜香,檀香,具载。《洪刍·香谱》及《叶延珪·香隶》诸书。又兽亦有香。《谈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投岩举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脐香。其三心结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又风香。《庾信诗》结客少年塲,春风满路香。又含香。《汉官仪》尚书郞含鸡舌香,伏奏事。又酒香。《王绩诗?飞跃醭赝ず茫司莆拖恪!抖鸥κ泛频捶绯就猓剖煜恪S只!堵郊恰芬槐惹鹗榍夼淌希沃形呕ㄏ憧崃遥熬酰蟮弥蛎恪K姆轿胖轿ㄖ邢槿穑烀鹣恪S侄∠恪!侗静荨芬幻∽酉悖ㄗ习咨樱≌呶∠悖笳呶付∠恪S志泼!端臻に捅滔憔剖繁滔憬龅圩蛹遥於瓶撬至靼弧!读踝勇E诗》未饶赤壁风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又阿香。《搜神记》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周求寄宿。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去。夜遂大雷雨。又人名。黄香,仇香,见《后汉书》。又姓。明四译馆通事香牛。又山名。《唐书·白居易传》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又水名。《述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又殿名。《三辅黄图》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披香殿。又享名。《李白诗》沉香亭北倚阑干。
太太:《丑集下·大字部》《集韵》他盖切,音汰。与大泰□同。《说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经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极、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庙、大学及官名大师、大宰之类。又作泰,如泰卦、泰坛、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类。范氏撰《后汉书》父名泰,避家讳,攺从太。毛氏韵增,经史古太字无点,后人加点以别小大之大,非。《字汇》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颠之后。见《统谱》。又叶力至切,音利。《欧阳修·祭龙文》宜安尔居,静以养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韵》他达切,音獭。太末,汉县名。在会稽西南。亦作太。
守守:《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有大志。考证:(《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谨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谨照原文蜃蛤改盐蜃。衡麓改衡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