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ng yín yàn sāi
成语简拼:YYYS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繁体:鶯吟燕儛
成语解释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同『莺歌燕舞』。
成语造句
(1)城寨中学的独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莺吟燕儛”。
(2)独孤姐姐给欣楠和珊诗讲述了“莺吟燕儛”的历史典故
(3)关关不会写成语“莺吟燕儛”的最后一个字。
(4)欢欢写不出成语“莺吟燕儛”,导致语文测试只得了97分。
(5)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莺吟燕儛”几个大字。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莺莺:yīng <名>鸟名,又叫黄莺、黄鹂。《与陈伯之书》:『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莺迁] 唐代以来用作祝贺升官或迁入新居时的颂辞。
吟吟:yín 1、<动>叹息。《战国策·楚策》:『昼吟夜哭。』2、<动>吟咏。《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3、<动>鸣叫。《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4、<名>古代诗体的一种,能和乐而歌,故亦为曲名。《隆中对》:『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燕燕:yàn 1、<名>燕子。《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战!』2、<动>通『宴』。以酒食待客。《汉书·高五王传》:『帝与齐王燕饮。』3、<形>通『晏』。安闲。《苦斋记》:『燕坐于华堂之上。』yān<名>周代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燕出] 帝王微服出行。
莺莺:《亥集中·鸟字部》《唐韵》乌茎切《集韵》於茎切《韵会》幺茎切,□音罂。《说文》莺,鸟也。即黄鹂。一名仓庚,一名商仓,一名鵹黄,一名鹂鶹,一名鹂鶬,一名楚雀,一名黄袍,一名搏黍,一名黄鸟,一名金衣公子。魏文帝王粲□有莺赋。又鸟羽文。《诗·小雅》交交桑扈,有莺其羽。《毛传》莺然有文章也。俗作鸎,非。
吟吟:《丑集上·口字部》(古文)唫《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音切,音崟。《说文》呻也。《广韵》叹也。又《增韵》哦也,咏也,鸣也。《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战国策》书吟宵哭。《楚辞·渔父》行吟泽畔。《荀子·不苟篇》盗跖吟口。〈注〉吟咏长在人口也。《后汉·梁冀传》口吟舌言。〈注〉谓语吃不能明了。又姓。《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约。又音含。《前汉·郊祀歌》灵安留,吟青黄。〈注〉服虔曰:吟音含。○按师古云:服说非也。吟,歌诵也,青黄,四时之乐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又《集韵》牛锦切,音僸。《扬雄·解嘲》蔡泽虽噤吟,而笑唐举。〈注〉师古曰:噤吟,颔颐之貌。吟,鱼锦反。又《集韵》宜禁切,音□。长咏也。《韩愈·同宿聮[音lián,古同联]句》白鹤叫相喑。喑或作吟,吟去声。又音噤。《史记·淮阴侯传》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注〉吟,巨荫反。又音琴。亦见《史记·淮阴侯传索隐注》。《说文》或作□訡。《集韵》亦作钦。
燕燕:《巳集中·火字部》《唐韵》於甸切《集韵》《韵会》《正韵》伊甸切,□音宴。《说文》□鸟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尔雅·释鸟》燕燕,□。〈疏〉燕燕,又名□。古人重言之。《诗·邶风》燕燕于飞。《玉篇》俗作鷰。《集韵》亦作□。又《礼·学记》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注〉燕,犹亵也。又与醼通。《广韵》醼饮,古无酉,今通用。《诗·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仪礼》燕礼第六。又《集韵》与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诗·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传〉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传〉燕燕,安息貌。《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间燕。〈注〉间燕,犹清净也。又《广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烟。《玉篇》国名。《尔雅·释地》燕曰幽州。《诗·大雅》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朱传》燕召公之国。◎按郑笺云:燕,安也。读去声。今从朱传。又《左传·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注〉南燕国今东郡燕县。〈疏〉燕有二国,一称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别之。世本燕国姞姓。地理志:东郡燕县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又姓。《广韵》邵公奭封燕,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汉有燕仓。〇按史记仲尼弟子传:燕汲字思。是春秋时,即有燕姓也。又《集韵》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尔雅宴宴,居息也。〇按尔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尔雅释文及北山释文,俱无作上声读者,惟大雅韩奕:韩姞燕誉。释文云:燕,于遍反。又於显反。可证燕之有上声也。考证:(《齐语》昔先君之处事也,使就间燕。)谨照原文先君改圣王。处事改处士。
儛儛:《子集中·人字部》《集韵》同舞。《庄子·在宥篇》鼓歌以儛之。《楚辞·九歌》丘陵翔儛。〈注〉山丘踊跃而欢喜也。又朝儛,齐山名。又儛卫。《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注》今人以指夹矢儛卫是也。儛卫谓挟摇声,试矢者,以指捻箭镞,去有声,以徵其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