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ng tí yàn yǔ
成语注音:ㄧㄥ ㄊㄧˊ ㄧㄢˋ ㄧㄩˇ
成语简拼:YTY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鴬嗁燕語
成语解释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近义词
莺声燕语、莺歌燕语
成语示例
(1)那妇人并不起身,运扇如故,口中莺啼燕语。▲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
(2)…?』百草仙子道:『我看那些鸟儿,如凤管鸾笙,莺啼燕语,虽不成腔调还不讨厌。至于百兽,到底算些甚么东西…——清·李汝珍《镜花缘》
(3)…那差人来到卢家园中,只见园林织锦,堤草铺茵,莺啼燕语,蝶乱蜂忙,景色十分艳丽。须臾,转到桃蹊上,那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4)…?必有其故。』那妇人并不起身,运扇如故,口中莺啼燕语,说出几句不通道理的话来。正是:『听时笑破千人口…——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莺啼燕语”几个大字。
(2)健健写不出成语“莺啼燕语”的拼音。
(3)屈哥哥给清娟和中俪介绍了“莺啼燕语”的成语典故。
(4)小策不会写成语“莺啼燕语”的最后一个字。
(5)砖庙中学的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莺啼燕语”。
(6)去孟姜女贞烈祠的高铁上,左丘姐姐给瑜轩和二巧讲了『莺啼燕语』的典故。
(7)那妇人并不起身,运扇如故,口中莺啼燕语。见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
成语出处
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莺莺:yīng <名>鸟名,又叫黄莺、黄鹂。《与陈伯之书》:『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莺迁] 唐代以来用作祝贺升官或迁入新居时的颂辞。
啼啼:tí 1、<动>叫;鸣。《游园》:『遍青山啼红了杜鹃。』《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动>哭;放声哭。《察今》:『见人方引婴儿投之江中,婴儿啼。』《口技》:『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燕燕:yàn 1、<名>燕子。《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战!』2、<动>通『宴』。以酒食待客。《汉书·高五王传》:『帝与齐王燕饮。』3、<形>通『晏』。安闲。《苦斋记》:『燕坐于华堂之上。』yān<名>周代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燕出] 帝王微服出行。
语语:yǔ 1、<动>谈论;说话。《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名>话;言论。《琵琶行》:『又闻此语重唧唧。』3、<名>谚语;俗语。《左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齿寒。」』yù<动>告诉。《为学》:『贫者语于富者曰……』[语次] 谈话之间。
莺莺:《亥集中·鸟字部》《唐韵》乌茎切《集韵》於茎切《韵会》幺茎切,□音罂。《说文》莺,鸟也。即黄鹂。一名仓庚,一名商仓,一名鵹黄,一名鹂鶹,一名鹂鶬,一名楚雀,一名黄袍,一名搏黍,一名黄鸟,一名金衣公子。魏文帝王粲□有莺赋。又鸟羽文。《诗·小雅》交交桑扈,有莺其羽。《毛传》莺然有文章也。俗作鸎,非。
啼啼:《丑集上·口字部》(古文)謕《说文》同嗁。《礼·丧大记》主人啼。《谷梁传·僖十年》丽姬下堂而啼。
燕燕:《巳集中·火字部》《唐韵》於甸切《集韵》《韵会》《正韵》伊甸切,□音宴。《说文》□鸟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尔雅·释鸟》燕燕,□。〈疏〉燕燕,又名□。古人重言之。《诗·邶风》燕燕于飞。《玉篇》俗作鷰。《集韵》亦作□。又《礼·学记》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注〉燕,犹亵也。又与醼通。《广韵》醼饮,古无酉,今通用。《诗·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仪礼》燕礼第六。又《集韵》与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诗·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传〉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传〉燕燕,安息貌。《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间燕。〈注〉间燕,犹清净也。又《广韵》乌前切《集韵》《韵会》因莲切《正韵》因肩切,□音烟。《玉篇》国名。《尔雅·释地》燕曰幽州。《诗·大雅》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朱传》燕召公之国。◎按郑笺云:燕,安也。读去声。今从朱传。又《左传·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注〉南燕国今东郡燕县。〈疏〉燕有二国,一称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别之。世本燕国姞姓。地理志:东郡燕县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又姓。《广韵》邵公奭封燕,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汉有燕仓。〇按史记仲尼弟子传:燕汲字思。是春秋时,即有燕姓也。又《集韵》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尔雅宴宴,居息也。〇按尔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尔雅释文及北山释文,俱无作上声读者,惟大雅韩奕:韩姞燕誉。释文云:燕,于遍反。又於显反。可证燕之有上声也。考证:(《齐语》昔先君之处事也,使就间燕。)谨照原文先君改圣王。处事改处士。
语语:《酉集上·言字部》《唐韵》鱼举切《集韵》偶举切《韵会》鱼许切《正韵》偶许切,□鱼上声。《说文》论也。《徐曰》论难曰语。语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为语,吾,语辞也。言者直言,语者相应答。《释名》叙也。叙己所欲说也。《易·颐卦》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诗·大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疏〉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礼·亲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注〉言,自言己事也。语,为人论说也。《家语》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又国名。《别国洞冥记》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善语国。又《广韵》牛倨切《集韵》牛据切《韵会》《正韵》鱼据切,□鱼去声。《广韵》告也。《增韵》以言告人也。《左传·隐元年》公语之故。《论语》居,吾语女。又敎戒也。《鲁语》主亦有以语肥也。又地名。《前汉·闽粤王传》钱唐榬终古斩徇北将军为语儿侯。《孟康注》语儿,越中地也。今吴南亭是。《师古曰》语,或作篽、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