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n xún yí wù
成语简拼:YXYW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因循貽誤
成语解释
因循:沿袭。沿袭旧的一套,使错误也沿袭下去,以至受害。
成语示例
(1)明日后,又有明日,世人因循贻误,都以此言为厉阶。▼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二十九回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因循贻误”几个大字。
(2)古贝中学的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因循贻误”。
(3)家权叔叔给雨恩和劲松讲了“因循贻误”的历史故事。
(4)卡卡不会写成语“因循贻误”的最后一个字。
(5)小关写不出成语“因循贻误”的拼音。
(6)明日后,又有明日,世人因循贻误,都以此言为厉阶。见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二十九回。
(7)去安乡县安生乡大杨树中学之前,传霖大哥哥给鹛誉和蕊萱介绍了『因循贻误』的历史典故
(8)他可以被指责为因循贻误,缺乏胆识,以致事态不可收拾;有时被检举的罪名,也可以完全相反,而被论为浮躁轻率,以致迫使亡命之徒铤而走险。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筹议新漕事宜折》:『臣等分饬司道次第妥办,以期渐复旧规,断不敢稍任因循贻误。』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贻误贻误:(yíwù)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贻误后学。
因循因循:(1)沿袭:因循旧习。(2)迟延拖拉:因循误事。
因因:yīn 1、<动>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2、<动>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3、<动>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4、<动>顺应。《察今》:『变法者因时而化。』5、<名>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6、<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7、<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8、<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9、<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10、<副>就;于是。《鸿门宴》:『贡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1、<连>因为;于是。《雁荡山》:『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因革] 沿袭旧习惯和创造新方法。[因袭] 继承。
循循:xún 1、<动>顺着。《察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2、<动>遵循;依照。《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循分] 安守本分。
贻贻:yí 1、<动>赠送;送给。《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动>遗留。《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贻伊戚。』[辨] 赠、贻。两字都有赠送的意思,但在遗留的意义上,只能写作『贻』,不能写作『赠』。[贻训] 传于后人的格言。[贻则] 遗留的法则。
误误:wù 1、<形>错;错误;谬误。《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曲有误,周郎顾。』2、<动>耽误;贻误。《新唐书·韩偓传》:『涣作宰相,或误国。』3、<动>坑害。《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以图大事。』4、<动>受迷惑。《荀子·正论》:『是特奸人之误于乱说,以欺愚者。』
因因:《丑集上·囗字部》《唐韵》於真切《集韵》《韵会》《正韵》伊真切,□音姻。《说文》从囗大。会意。《徐锴曰》能大者,衆[音zhòng]围就之也。又仍也,袭也。《论语》殷因於夏礼。《孟子》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注〉析而又析也。《礼·礼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论语》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时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邹阳·上梁王书》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刃相眄者,无因至前也。又缘也。《传灯录》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又姓。《左传·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正字通》明有因礼、因絅。又《六书正伪》借为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又叶乌前切,音烟。《陆云·赠顾尚书诗》殊音合奏,曲异响连。绝我懽条,统我思因。《集韵》或作□。考证:(《邹阳上梁王书》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刃相盼者,无因至前也。)谨照史记汉书本传盼□作眄,改眄。
循循:《寅集下·彳字部》《唐韵》详遵切《集韵》《韵会》松伦切。《正韵》详伦切,□音旬。《尔雅·释诂》自也,率循也。《说文》行顺也。《礼·射义》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史记·循吏传》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前汉·贾谊传》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注〉执持而顺行之。又《增韵》依也。《左传·昭七年》循墙而走。《二十三年》循山而南。〈注〉依山南行也。又《广韵》善也。又《玉篇》循次序也。《论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又《韵会》循环,谓旋绕往来。《史记·高帝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又巡也。《前汉·宣帝纪》遣使者循行郡国,问民所疾苦。又《正韵》循,摩也。《前汉·李陵传》数数自循其刀环。〈注〉循,谓摩循也。又抚循,慰安也。《前汉·萧何传》拊循勉百姓。《赵充国传》拊循和辑。又《广雅》述也。《前汉·冯立传》立为西河上郡太守,居职公廉,与其兄野王相似。吏民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又无所作为曰因循。《韩愈·酬裴功曹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秖因循。又《集韵》船伦切,音唇。蹲循,逡巡也。
贻贻:《酉集中·贝字部》《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饴。《说文》赠遗也。经典通用诒。《尔雅·释言》贻,遗。〈注〉相归遗。《书·五子之歌》贻厥子孙。《诗·邶风》贻我彤管。《释文》贻,本又作诒。又《尔雅·释鱼》贻贝。〈注〉黑色贝也。又《集韵》《类篇》羊吏切《正韵》以智切,□音异。义同。
误误:《酉集上·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五故切,音寤。《说文》谬也。《书·立政》其勿误于庶狱庶慎。〈传〉误,失也。《礼·聘义》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注〉误,谓礼节错误也。《前汉·张耳传》君何言之误。《吴志·周瑜传》瑜精音乐,虽三爵后,其间缺误,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郞顾。又《字林》通作悞。惑也。《荀子·正论篇》是特奸人之误于乱说,以欺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