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陋守旧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n lòu shǒu jiù成语简拼:YLSJ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因陋守舊
成语解释
陋:不合理;守旧:保持旧的。指因袭不合理的老一套而不加改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会变通
成语造句
(1)巴扎拉嘎中学的休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因陋守旧”。
(2)笨笨写不出成语“因陋守旧”,所以昨天考试才考了99分。
(3)翠平哥哥给彤瘵和清妙讲述了“因陋守旧”的成语典故。
(4)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因陋守旧”几个大字。
(5)欢欢不会写成语“因陋守旧”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宋史·欧阳修传》:『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守旧守旧:1、拘泥于过时的看法或做法而不愿改变:反对守旧思想。2、戏曲演出时挂在舞台上用来隔开前后的幕,幕上绣着跟剧情无关的图案。
因因:yīn 1、<动>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2、<动>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3、<动>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4、<动>顺应。《察今》:『变法者因时而化。』5、<名>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6、<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7、<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8、<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9、<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10、<副>就;于是。《鸿门宴》:『贡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1、<连>因为;于是。《雁荡山》:『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因革] 沿袭旧习惯和创造新方法。[因袭] 继承。
陋陋:lòu 1、<形>狭小;简陋。《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形>见闻少;知识浅薄。《石钟山记》:『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3、<形>僻陋;鄙野。《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4、<形>丑陋;粗劣。《旧唐书·卢杞传》:『杞形陋而心险。』5、<动>鄙视;轻视。杜甫《甘林》:『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
守守:shǒu 1、<动>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动>守候;看守。《五蠹》:『守株,冀复得兔。』3、<动>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之难乎?』4、<动>遵守;奉行。《察今》:『守法而弗变则悖。』5、<动>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守贫者。』6、<名>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守者辞守屈。』7、<名>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守。』
旧旧:jiù 1、<形>陈旧的;不合时宜的。《盐铁论·论儒》:『孟轲守旧术,不通世务。』[又] 〈名〉陈旧而不合时宜的行为或事物。《左传·城濮之战》:『舍其旧而新是谋。』2、<形>从前的;原来的。《出师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又] 〈名〉从前、过去的行为或事物。《原毁》:『即其新不究其旧。』3、<副>从前;过去。《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4、<名>故交;老交情。《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5、<名>旧友;老朋友。《五柳先生传》:『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旧齿] (1)耆老;老人。(2)有声望的旧老。
因因:《丑集上·囗字部》《唐韵》於真切《集韵》《韵会》《正韵》伊真切,□音姻。《说文》从囗大。会意。《徐锴曰》能大者,衆[音zhòng]围就之也。又仍也,袭也。《论语》殷因於夏礼。《孟子》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注〉析而又析也。《礼·礼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论语》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时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邹阳·上梁王书》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刃相眄者,无因至前也。又缘也。《传灯录》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又姓。《左传·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正字通》明有因礼、因絅。又《六书正伪》借为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又叶乌前切,音烟。《陆云·赠顾尚书诗》殊音合奏,曲异响连。绝我懽条,统我思因。《集韵》或作□。考证:(《邹阳上梁王书》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刃相盼者,无因至前也。)谨照史记汉书本传盼□作眄,改眄。
陋陋:《戌集中·阜字部》《唐韵》卢□切《集韵》《韵会》《正韵》郞豆切,□音漏。《说文》厄陕也。《论语》在陋巷。〈疏〉隘陋之巷。《左传·成九年》莒恃其陋,而不设备。又《玉篇》丑猥也。《唐书·卢杞传》郭子仪曰:杞貌陋心险。又《玉篇》隐小也。《广韵》疎恶也。《书·尧典》明明扬侧陋。又《荀子·修身篇》少见曰陋。《礼·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唐韵正》鲁故反,音路。《张衡·东京赋》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趋。於是观礼,礼举仪具。《说文》本作陋。考证:(《张衡·东京赋》规遵王度,动中得趋。於是观礼,礼举义具。)谨照原文义具改仪具。
守守:《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有大志。考证:(《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谨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谨照原文蜃蛤改盐蜃。衡麓改衡鹿。
旧旧:《未集下·臼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巨救切《正韵》巨又切,□音柩。《说文》鸱旧,旧留也。《徐曰》即怪鸱也。又《广韵》故也。《增韵》对新之称。《诗·豳风》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左传·僖二十八年》舆人诵,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羊传·庄二十九年》新延厩者何。修旧也。又久也。《诗·大雅》於乎小子,告尔旧止。〈笺〉旧,久也。又《韵会》昔也,老宿也。又姓。汉上党太守旧强。又与柩同。《金史·蔡珪传》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又《韵会》《正韵》□巨九切,音臼。义同。又《集韵》许尤切,音休。与鸺同。又《韵补》叶巨己切,音技。《诗·大雅》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时音氏。〈又〉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叶上里。又叶巨寄切,音忌。《韦□成诗》天子我监,登我三事。顾我伤坠,爵复我旧。又《管子·牧民篇》不恭祖旧,则孝弟不备。◎按唐韵正,旧音忌,则忌亦正音,非叶音。又叶去九切,音糗。《前汉·叙传》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