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ún guī zūn jǔ
成语简拼:XGZ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循規遵矩
成语解释
循:遵守;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创新
近义词
循规蹈矩
反义词
推陈出新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循规遵矩”几个大字。
(2)成哲大哥哥给常凌和丽旨讲了“循规遵矩”的典故。
(3)毛毛写不出成语“循规遵矩”的拼音。
(4)求知中学的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循规遵矩”。
(5)小达不会写成语“循规遵矩”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这么一所大花园,都是你们照看,皆因看得你们是三四代的老妈妈,最是循规遵矩的,原该大家齐心,顾些体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循循:xún 1、<动>顺着。《察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2、<动>遵循;依照。《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循分] 安守本分。
规规:guī 1、<名>画圆形的工具;圆规。《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名>圆形。《梦溪笔谈》:『图为一圆规,及画极星于规中。』3、<名>法度;准则。《三国志·臧洪传》:『以趣舍异规,不得相见。』4、<名>典范。王粲《咏史》:『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5、<动>谋划;规划。《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6、<动>谋划;打算。《三国志·诸葛亮传》:『与豫州协规同力。』7、<动>劝告,告诫。《邵公谏厉王弭谤》:『近臣尽规,亲戚补察。』8、<名>古代田制之一。
遵遵:zūn 1、<动>循;沿着。屈原《九章·哀郢》:『遵江夏以流亡。』2、<动>遵循;遵守。《史记·殷本纪》:『不遵汤法。』《史记·曹相国世家》:『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矩矩:jǔ <名>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引] 法度。《新唐书·诸公主列传》:『动循矩法。』成语有『循规道矩』。
循循:《寅集下·彳字部》《唐韵》详遵切《集韵》《韵会》松伦切。《正韵》详伦切,□音旬。《尔雅·释诂》自也,率循也。《说文》行顺也。《礼·射义》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史记·循吏传》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前汉·贾谊传》此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注〉执持而顺行之。又《增韵》依也。《左传·昭七年》循墙而走。《二十三年》循山而南。〈注〉依山南行也。又《广韵》善也。又《玉篇》循次序也。《论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又《韵会》循环,谓旋绕往来。《史记·高帝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又巡也。《前汉·宣帝纪》遣使者循行郡国,问民所疾苦。又《正韵》循,摩也。《前汉·李陵传》数数自循其刀环。〈注〉循,谓摩循也。又抚循,慰安也。《前汉·萧何传》拊循勉百姓。《赵充国传》拊循和辑。又《广雅》述也。《前汉·冯立传》立为西河上郡太守,居职公廉,与其兄野王相似。吏民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又无所作为曰因循。《韩愈·酬裴功曹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秖因循。又《集韵》船伦切,音唇。蹲循,逡巡也。
规规:《酉集上·见字部》《唐韵》居追切《集韵》《韵会》均窥切《正韵》居为切,□音□。《说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前汉·律正志》衡运生规,规圜生矩。《庄子·马蹄篇》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时则训》规者所以圜万物也。又以法正人曰规。《书·□征》官师相规。〈传〉规,正也。《诗·卫风·淇奥序》武公能听其规谏。〈疏〉正圜以规使依度,犹正君以礼使人德,故谓之规谏。又规,求计也。《左传·昭二十六年》规求无度。又规避违法,以方为圜也。《正字通》引唐书:规影徭赋。又谋度也。《礼·儒行》其规为有如此者。〈疏〉但自规度所为之事而行。《战国策》齐无天下之规。〈注〉规犹谋也,谓无谋齐者。后汉书凡谋皆作规。又画也。《周语》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又日月圆曰规。《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清,远峰影半规。〈注〉日落峰外,隐其半也。《韩愈·翫月诗》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文苑英华·海日初出赋》赫赫光满,规规质圆。又规田。《礼·王制·百亩之分疏》偃猪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又官名。《金史·百官志》规措官,正七品,掌灌漑民田。又鱼名。《沈括·补笔谈》浙东人呼河豚为规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又鸟名。《埤雅》杜鹃,一名子规。或作□鳺巂。又规矩,兽名。详矩字注。又姓。明规恂,弘治中敎授,夏邑人。又《韵会小补》惠圭切,音携。车轮一周为一规。通作巂。《礼·曲礼》立视五巂。〈注〉巂,犹规也。谓轮转之度。《音释》巂,本又作规。又《集韵》规恚切,□去声。规规,惊视自失貌。《庄子·秋水篇》规规然自失也。又《集韵》呼役切,音狊。本作瞁。惊视貌。又《音学五书》居何切,古音歌。《淮南子·主术训》若(缺一欲字)规之,乃是离之。《扬子·法言》问萧何、曹参,曰:萧也规,曹也随。《说文》从夫从见。《字统》丈夫识用必合规矩,故字从夫。《正字通》按因夫立解未详,考□与矩□从矢也。当作□。古文作槼。又《字汇补》□音吸。字辨训惊视,与规不同。《字汇总略》以规字音吸,□字为规矩之规,非是。□录备考。
遵遵:《酉集下·辵字部》《唐韵》将伦切《集韵》《韵会》踪伦切《等韵》祖伦切,□音嶟。《说文》循也。《诗·周南》遵彼汝坟。又《广韵》率也,行也。习也。《书·洪范》遵王之路,遵王之道。《仪礼·乡射礼》大夫有遵者则入门左。〈注〉言乡之为大夫者,能以礼乐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又叶徂全切,音牋。《李尤·德阳殿赋》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圣汉,抗德以遵。
矩矩:《午集中·矢字部》《广韵》俱雨切《集韵》《韵会》果羽切,□音踽。正方之则也。《尔雅·释诂》常也。〈疏〉度方有常也。《玉篇》圆曰规,方曰矩。《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前汉·律正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管子·轻重已篇》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又《尔雅·释诂》法也。《论语》不踰矩。《前汉·叙传》濞之受吴,疆土踰矩。〈注〉矩,法制也。又《增韵》仪也,廉隅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输人》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注〉矩,谓刻识之也。又《扬子·太□经》天道成规,地道成矩,规动周营,矩静安物。《陆倕石阙铭》制模下矩。〈注〉地也。又《周□算经》智出於句,句出於矩。〈注〉矩,谓之表,表不移亦为句,为句将正,故曰句出於矩焉。又规矩,戎名。《汲冢周书》规矩以麟者,兽也。又通作萭。《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为轮,可规可萭。又通作句。《庄子·田子方》履句履者知地形。《说文》本作巨,从工,象手持之形。重文作榘,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六书正伪》巨从工,中象方形,亦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