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 jù fēng cuán
成语简拼:YJFC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蟻聚蜂攅
成语解释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成语用法
作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蚁集蜂攒、蚁附蜂屯、蚁拥蜂攒、蚁聚蜂屯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蚁聚蜂攒”几个大字。
(2)嘉惠中学的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蚁聚蜂攒”。
(3)淑石叔叔给艳辰和业厦讲了“蚁聚蜂攒”的历史故事。
(4)小静写不出成语“蚁聚蜂攒”的拼音。
(5)小蕊不会写成语“蚁聚蜂攒”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南朝·齐·孔稚珪《上和虏表》:『蚁聚蜂攒,穷诛不尽。马足毛群,难与竞逐。』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蚁蚁:yǐ(1)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触角丝状或棒状,腹部球状,腰部细。营群居生活,分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雌蚁和雄蚁都有单眼,有翅。工蚁和兵蚁都没有翅,生殖器官不发达。工蚁担任筑巢、采集食物、抚养幼虫等工作。兵蚁负责守卫。(2)姓。
聚聚:jù 1、<名>村落;聚居点。《史记·五帝本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2、<动>聚集;集合。《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衡击。』《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又] <动>征集。《捕蛇者说》:『太医以王命聚之。』[聚落] 村落,人们聚居之处。[聚讼] 众说纷争,是非难定。
蜂蜂:fēng(1)昆虫,种类很多,有毒刺,能蜇人,常成群住在一起。(2)特指蜜蜂:蜂箱;蜂蜜。(3)比喻成群地:蜂起;蜂拥;蜂聚。
攒攒:一、cuán聚在一起;拼凑:攒钱;用零件攒成一台收音机。二、zǎn积聚;储蓄:积攒;攒粪;把节省下来的钱攒起来,支援国家建设。
蚁蚁:《申集中·虫字部》《唐韵》鱼倚切《集韵》鱼绮切,□音舣。《说文》作螘,蚍蜉也。《尔雅·释虫》蚍蜉,大螘。〈疏〉螘,通名也,其大者别名蚍蜉,俗呼马蚍蜉。小者即名螘,齐人呼螘蛘,《方言》曰蚍蜉,齐鲁之间谓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间谓之元蚼,燕谓之蛾蛘。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是也。其大而赤色斑驳者名蠪,一名朾螘,有翅而飞名□,即飞螘也。《古今注》河内人□河而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以火烧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大蚁,故名蚁曰元驹。《续博物志》白蚁闻竹鸡之声化为水。又蚁裳。《书·顾命》麻冕蚁裳。〈传〉蚁,裳名,色元。又蚁丘,山名。《庄子·则阳篇》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又白蚁,马名。《博物志》周穆王八骏,三曰白蚁。又浮蚁,醪汁滓酒也。《张衡·南都赋》浮蚁若萍。又《唐韵古音》鱼我切。义同。《尔雅》本作螘。《礼记》通作蛾。详蛾字注。
聚聚:《未集中·耳字部》《唐韵》《正韵》慈庾切《集韵》《韵会》在庾切,□徐上声。《说文》会也。《易·乾卦》君子学以聚之。《礼·檀弓》聚国族於斯。《前汉·高帝纪》五星聚于东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於衆[音zhòng]心之所聚。〈注〉聚谓所同归凑也。又《玉篇》敛也。《礼·乐记》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周礼·地官·稍人》凡其余聚以待颁赐。〈疏〉聚是县四百里,都五百里中畜聚之物。又居也,邑落也。《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注〉聚谓村落也。又《秦本纪》幷[同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注〉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聚。《前汉·平帝纪》乡曰庠,聚曰序。〈注〉张晏曰:聚,邑落名也。师古曰:聚,小于乡。又积也。《礼·月令》孟冬之月,命有司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又《管子·正篇》会民所聚曰道。〈注〉聚谓衆[音zhòng]所宜。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六材既聚,巧者和之。〈注〉聚,具也。又《左传·庄二十五年》城聚。〈注〉晋邑。又《唐韵》才句切《集韵》从遇切《正韵》族遇切,□音□。义同。又音娵。《史记·正书》月名毕聚。日得甲子。索隐读。又与骤同。《周礼·天官·兽医注》趋聚之节。《释文》聚,本一作骤。又《韵补》叶组救切,音僦。《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阗,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考证:(《礼·月令》孟冬之月,命司徒循行积聚。)谨照原文司徒改有司。(《班固·西都赋》毛羣肉阗,飞羽上覆。)谨照原文肉阗改内阗。
蜂蜂:《申集中·虫字部》《唐韵》敷容切,音丰。与蠭同。《集韵》蠭通作蜂。又薄红切,音蓬。《苍颉篇》螽蜂,虫名。字或作□。
攒攒:《卯集中·手字部》《韵会》徂丸切《正韵》徂官切,□音漓。族聚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攒罗列聚。又《上林赋》攒立丛倚。《宋之问诗》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又不葬而掩其柩曰攒。亦作欑。又地名。《左传·僖二十五年》晋侯朝王,王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后汉·郡国志》河南郡,修武有阳樊攒茅田。〈注〉杜预曰:县西北有攒城。○按《左传》《后汉书》攒□从扌。《韵会》改从木作欑。又《唐韵》《韵会》《正韵》在玩切《集韵》徂畔切,□漓去声。亦聚也。又《唐韵》《集韵》□则干切,音赞。义同。又《集韵》《韵会》《正韵》□祖官切,音钻。治择也。《礼·内则》柤棃曰攒之。〈疏〉一一攒看其虫孔也。通作钻。又《集韵》子罕切,音□。折也。又《韵补》寒韵古转先韵,子全切,音镌。《韦诞·景福殿赋》枅梧绮错,楶棁鳞攒。芙蓉侧植,藻井倒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