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封穴雨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 fēng xué yǔ成语简拼:YFX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蟻封穴雨
成语解释
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下雨的征兆
成语造句
(1)贝贝写不出成语“蚁封穴雨”的拼音。
(2)册田中学的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蚁封穴雨”。
(3)果儿叔叔给爱连和坵诺讲了“蚁封穴雨”的历史故事。
(4)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蚁封穴雨”几个大字。
(5)芮芮不会写成语“蚁封穴雨”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蚁封户穴,大雨将集。』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蚁蚁:yǐ(1)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触角丝状或棒状,腹部球状,腰部细。营群居生活,分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雌蚁和雄蚁都有单眼,有翅。工蚁和兵蚁都没有翅,生殖器官不发达。工蚁担任筑巢、采集食物、抚养幼虫等工作。兵蚁负责守卫。(2)姓。
封封:fēng 1、<动>在植物的根部培土。《左传·昭公二年》:『宿不敢封植此树。』2、<动>聚土筑坟。《五人墓碑记》:『五亦得以加其土封。』3、<名>疆界;分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又] <名使动>把……作为疆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动>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触龙说赵太后》:『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5、<名>领地;邦国。《尚书·蔡仲之》:『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6、<名>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7、<动>封闭;封合。《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记王忠肃公翱事》:『出珠授之,封志宛然。』8、<量>指封缄物的件数。《范进中举》:『一封一封雪白的的细丝锭子。』9、<形>大。《左传·四年》:『封豕长蛇。』
穴穴:xué 1、<名>土室;岩洞。《游褒禅山记》:『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2、<名>动物的巢穴。《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3、<名>墓穴。《诗经·大车》:『死则同穴。』[穴见] 浅薄的见解。
雨雨:yǔ<名>雨。《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yǔ 1、<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欲雨。』2、<动>降落。《苏武传》:『天雨雪,武卧齧雪。』[雨脚] 像线一样的雨点。[雨露] 雨水和露水,比喻恩惠。
蚁蚁:《申集中·虫字部》《唐韵》鱼倚切《集韵》鱼绮切,□音舣。《说文》作螘,蚍蜉也。《尔雅·释虫》蚍蜉,大螘。〈疏〉螘,通名也,其大者别名蚍蜉,俗呼马蚍蜉。小者即名螘,齐人呼螘蛘,《方言》曰蚍蜉,齐鲁之间谓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间谓之元蚼,燕谓之蛾蛘。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是也。其大而赤色斑驳者名蠪,一名朾螘,有翅而飞名□,即飞螘也。《古今注》河内人□河而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以火烧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大蚁,故名蚁曰元驹。《续博物志》白蚁闻竹鸡之声化为水。又蚁裳。《书·顾命》麻冕蚁裳。〈传〉蚁,裳名,色元。又蚁丘,山名。《庄子·则阳篇》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又白蚁,马名。《博物志》周穆王八骏,三曰白蚁。又浮蚁,醪汁滓酒也。《张衡·南都赋》浮蚁若萍。又《唐韵古音》鱼我切。义同。《尔雅》本作螘。《礼记》通作蛾。详蛾字注。
封封:《寅集上·寸字部》《唐韵》府容切《集韵》《韵会》方容切,□音崶。《说文》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隶作封,从圭所执也。《周礼·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则告后土。〈注〉封,土地之事也。又《大戴礼》五十里而封。又《前汉·□法志》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又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礼·地官》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又《大司徒之职》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沟封之。〈注〉封,起土界也。土在沟上谓之封,封上树木以为固也。又大也。《诗·商颂》封建厥福。《书·舜典》封十有二山。《孔传》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又封禅,祭名。积土增山曰封,为墠祭地曰禅。《孝经纬》封於泰山,禅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禅以告太平。金泥银绳,封以印玺。孔子登泰山,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封是也。又聚土曰封。《周礼·地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树数。又培也。《吴语》封殖越国。〈注〉壅本曰封。又富厚也。《史记·货殖传》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又凡专利自私曰封。《诗·周颂》无封靡于尔邦。《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封。《郑注》与民同财,不得障管也。又缄也。汉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谓之封事。又《前汉·平帝纪》诸乗[音chéng]传者,持尺五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又国名。《礼·明堂位》封父龟。〈注〉封父,国也。又州名。苍梧郡地,隋为封州。又姓。黄帝时有封钜。又贲氏改封氏。又穿封,复姓。又土精。《白泽图》物如小儿手,无指,名封。食之多力。又封豕,大豕名。又去声。《广韵》芳用切,音葑《书·蔡仲之命》往即乃封。徐邈读。又叶府良切,音方。《韩愈·李道古铭》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考证:(《礼·王制》五十里为封。)谨按王制无此文,查系大戴礼王言篇。谨据改为大戴礼五十里而封。
穴穴:《午集下·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决切,音坹。《说文》土室也。《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诗·大雅》陶复陶穴。〈笺〉未有寝庙,故覆穴而居。又《玉篇》孔穴也。《孟子》钻穴隙相窥。又《广韵》窟也。《易·需卦》出自穴。又训为侧。《尔雅·释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又官名。《周礼·秋官》穴氏掌攻蛰兽。〈疏〉凡兽皆藏穴中,故以穴为官名,使取蛰兽。又地名。《书·禹贡》鸟鼠同穴。《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左传·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注〉鍚穴,麇地。《水经注》中庐县之西山谓之马穴山。《左思·蜀都赋》嘉鱼出于丙穴。〈注〉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又《韵会》古穴切。《前汉·天文志》晕适背穴。〈注〉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气在日上为冠为戴,在旁直射为珥,在旁如半环向日为抱,向外为背,有气刺日为鐍。鐍,抉伤也。又叶胡桂切。《曹植·七启》采英奇于侧陋,宣皇明于岩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又《集韵》户橘切。《淮南子·原道训》水居窟穴,人民有室。《孔融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考证:(《左传·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於锡穴。)谨照原文锡改鍚。
雨雨:《戌集中·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王矩切,音羽。《说文》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霝其间也。《玉篇》云雨也。《元命包》阴阳和为雨。《大戴礼》天地之气和则雨。《释名》辅也。言辅时生养。《易·乾卦》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书·洪范》八庶徵,曰雨,曰阳。又《尔雅·释天》暴雨谓之涷,小雨谓之霡霂,久雨谓之淫。陆佃云:疾雨曰骤,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时雨曰澍。又谷雨,二十四气之一。见《后汉·律历志》。又《正字通》雨虎,虫名。遁甲开天图曰:霍山有雨虎,状如蚕,长七八寸,在石内,云雨则出,可炙食。或曰石蚕之类。详见《本草纲目》。又《集韵》欧许切,音□。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王遇切,音芋。《集韵》自上而下曰雨。《韵会》风雨之雨上声,雨下之雨去声。《诗·邶风》雨雪其雱。又《小雅》雨我公田。《释文》雨,于付反。《礼·月令》仲春始雨水。〈注〉汉始以雨水为二月节。又叶羽轨切,音以。《易林》阴积不已,云作淫雨。考证:(《说文》水从云下也。一象天,门象云,水霝其间也。)谨照原文门改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