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抱怨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语简拼:YZBY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繁体:以直抱怨
成语解释
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写着“以直抱怨”几个大字。
(2)扶爷爷给外甥和孙女讲述了“以直抱怨”的故事。
(3)色达县中学的空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以直抱怨”。
(4)他与同事相处,一向抱着以直抱怨的宗旨,因此往往能化敌为友,融洽共处。
(5)小滨写不出成语“以直抱怨”的拼音。
(6)小儿不会写成语“以直抱怨”的最后一个字。
(7)在去往玉清宫之前,雅昶哥哥给讨女和梓萧讲述了『以直抱怨』的历史典故
(8)君子以直抱怨,况且主公让家父气了三天三夜,精神都变得恍恍惚惚的,文若若不为父报复一番,岂不枉为人子?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抱怨抱怨:[bàoyuàn] 心中怀有不满,责怪别人。抱怨食堂的伙食不好。
以以:yǐ 1、<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4、<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5、<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6、<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7、<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8、<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9、<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10、<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11、<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2、<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3、<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14、<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15、<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16、<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17、<动>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以,则王乎?』18、<副>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以往] 以后。[以为] (1)认为。(2)使……成为。(3)把……当作。(4)作为;用作。
直直:zhí 1、<形>不弯曲。《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形>正直。《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3、<形>正确。《<指南录>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4、<形>笔直地。《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形>纵的;竖的。《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6、<动>遇到。《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7、<名>通『值』,价值。《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8、<动>通『值』,值班。《晋书·庾珉传》:『珉为侍中,直于省内。』9、<副>仅仅;只是。《寡人之于国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0、<副>径直;一直。《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11、<副>竟然;却。《论积贮疏》:『可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12、<副>简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13、<介>当。《垓下之战》:『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裰] 和尚、道士穿的大领长袍。
抱抱:bào 1、<动>用手臂合围。《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2、<动>环绕。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3、<动>怀抱;怀有。《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祭妹文》:『然则抱此无涯之憾。』4、<名>胸怀;抱负。《宋书·范晔传》:『然区区丹抱,不负夙心。』《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5、<动>凭靠。《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6、<动>看守,守。《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抱冰] 比喻含辛茹苦自动图进。[抱璞] 此词源于卞和献和氏璧而得罪断脚的故事。后比喻怀才不遇,也比喻保持本色。《后汉书·蔡邕传》:『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而优游。』[抱柱] 《庄子·盗跖》:青年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梁下会面,女子未准时赴约,尾生久等。大水冲来,尾生抱首梁柱守约不离开,后被淹死。所以『抱柱』指恪守信义。
怨怨:yuàn 1、<动>怨恨。《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2、<动>埋怨;责备。《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3、<名>怨恨。《齐桓晋文之事》:『构怨于诸侯。』[怨谤] 表示不满的舆论、指责。[怨女] 尚未婚配的大龄女子。[怨望] 怨恨。
以以:《子集中·人字部》《韵会》《正韵》□养里切,怡上声。为也。《论语》视其所以。又因也。《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传·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注〉以鲁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执而问其以。又用也。《论语》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传·僖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易·师卦》能以衆[音zhòng]正。又《诗·周颂》侯强侯以。〈注〉强民有余力来助者,以间民转移执事者。又同已。《孟子》无以,则王乎。又古以与声相通。《礼·燕礼》君曰:以我安。〈注〉犹与也。《魏书·李顺传》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韩愈·剥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注〉韩文与多作以。又《集韵》与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郑氏,荀氏皆作似。考证:(《诗·卫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
直直:《午集中·目字部》《唐韵》除力切《集韵》逐力切,□音値。《说文》正见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书·洪范》王道正直。又准当也。《礼·投壶》马各直其算。《史记·平准书》以白鹿皮为皮币,直四十万。又《增韵》当也。《仪礼·士冠礼》主人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疏〉谓当堂上东序墙也。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寻。又《玉篇》侍也。《晋书·羊祜传》悉统宿卫,入直殿中。又顺也。《诗·郑风》洵直且侯。又犹宜也。《诗·魏风》爰得我直。又犹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又犹故也。《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尝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又埋枉曰直。《韩愈·王仲舒墓志》公知制诰友人得罪公,独为直其冤。又直来,无事而来也。《公羊传·庄二十七年》直来曰来。又《礼·月令》田事既毕,先定准直,农乃不惑。〈疏〉准谓轻重平均,直谓绳墨得中也。又骨直,谓强毅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工人》骨直以立。又语发声。《史记·龟筴传》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义曰》直,语发声也。又柄也。《礼·明堂位》玉豆雕篹。〈注〉篹,笾属,雕刻饰其直者也。〈疏〉雕镂其柄。又殖也。《扬子·太□经》直,东方也,春也。质而未有文也。〈注〉直之言殖也。万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叶也。又《扬子·方言》袒饰谓之直袊。〈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袊也。又《韵会小补》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又官名。《邓析子转辞篇》汤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汉时绣衣直指,即秦时御史大夫。又直人,邑名。《左传·昭二十三年》刘子取直人。又泉名。《公羊传·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又门名。《三辅黄图》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又姓。汉有直不疑。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又《集韵》《韵会》直吏切《正韵》直意切,□音治。与値通。《史记·项羽纪》直夜溃围。〈注〉直,读曰値。当也。《索隐曰》古字例以直为値。《前汉·酷吏传》无直甯成之怒。《史记》作値。又物价曰直。《北史·齐景思王传》食鸡羹,何不还他价直也。又佣作得钱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向使佣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又叶直略切,音着。《乐府·焦仲卿妻诗》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又叶直六切,音逐。《楚辞·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六书正伪》从□从十目。□,古隐字。十目所视,虽隐亦直。会意。俗作直,非。考证:(《扬子·方言》袒谓之直衿。〈注〉妇人初嫁所着上衣,直衿也。)谨照原文袒下增饰字。两衿字□改袊。
抱抱:《卯集中·手字部》《唐韵》薄浩切《集韵》《韵会》簿晧切《正韵》蒲晧切,□袍上声。怀也。《说文》袌,俗作抱。《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注〉楙音茆。又《广韵》持也。《增韵》挟也。又《集韵》《韵会》薄报切《正韵》蒲报切,□音暴。与袌菢同。◎按《说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铉曰:今作薄报切,以为怀袌字,非是。广韵,集韵去声止有袌菢,而无抱。《正字通》云:怀袌之袌亦作抱,转为去声,即怀抱之义。今考经史抱字多无音切,读从去声亦可,义与上声同。《书·召诰》保抱携持厥妇子。《诗·大雅》亦既抱子。《礼·儒行》抱义而处。《仪礼士·相见礼》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又气向日也。《前汉·天文志》晕适背穴,抱珥□蜺。〈注〉凡气向日为抱,向外为背。又《扬子·方言》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又《唐韵》薄交切《集韵》蒲交切,□音庖。《集韵》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与掊捊同。引取也。又《集韵》《韵会》《正韵》□披交切,与抛通。弃也,掷也。《史记·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皮日休诗》季春人病抱芳杜。
怨怨:《卯集上·心字部》《唐韵》於愿切《集韵》《韵会》纡愿切,□音苑。《说文》恚也。《广韵》恨也。《增韵》仇也,雠也。又《集韵》於袁切,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竝阬之。皆平声读。或作惌。又《字汇补》委陨切,音恽。与薀同。《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注〉怨读为蕰言无畜私财。又叶乌员切,音渊。《后汉·班彪北征赋》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缦缦。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注〉缦音眠。又叶乌云切,音熅。《□琳·悼龟赋》参千镒而不贾兮,岂十朋之所云。通生死以为量兮,夫何人之足怨。又叶乌贯切,音腕。《前汉·叙传述高祖纪》项羽畔换,黜我巴汉。西土宅心,战士愤怨。《精蕰》从命。《转注》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