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自烧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ūn xiāng zì shāo成语简拼:XXZ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薰香自燒
成语解释
薰:香草。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灾祸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造句
(1)成语「薰香自烧」是一个紧缩式成语。
(2)侃侃写不出成语“薰香自烧”的拼音。
(3)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薰香自烧”几个大字。
(4)卫峰哥哥给婷帧和蓤渲讲解了“薰香自烧”的故事。
(5)小娇不会写成语“薰香自烧”的最后一个字。
(6)镇雄县碗厂中学的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薰香自烧”。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薰薰:xūn 1、<名>一种香草。《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2、<形>花草香。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又] 香气刺激人。《庄子·天地》:『五香薰鼻。』3、<名>通『熏』,火烟。鲍照《芜城赋》:『薰歇烬灭。』[又] 熏;烤。潘岳《马汧督诔》:『内焚穬火薰之。』
香香:xiāng 1、<名>谷物煮熟后的香味。《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2、<名>香气;芳香的气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形>气味好闻;芳香。《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4、<形>香甜;甘美。《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5、<名>香料。《促织》:『问者爇香于鼎。』[香火] (1)祭祀鬼神的香烟灯火。(2)指结盟。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烧烧:shāo 1、<动>燃烧;焚烧。《冯谖客孟尝君》:『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2、<动>被烧。《赤壁之战》:『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动>点燃。苏轼《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4、<动>照耀。王禹偁《正月尽偶题》:『何曾快见花烧眼,只解潜催雪满头。』shào 1、<动>放火烧野草肥田。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2、<名>野火。白居易《秋思》:『夕照红于烧,晴空碧似蓝。』[烧砚] 自愧文章不如他人,欲烧笔砚表示不妄作。
薰薰:《申集上·草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云切,音勲。《说文》香草也。《本草注》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谓之薰。《山海经》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厉。《左传·僖四年》一薰一莸。《前汉·两龚传》薰以香自烧。又《南方草木状》薰陆香出大秦。又灼也。《易·艮卦》厉薰心。《尔雅·释训》爞爞炎炎,薰也。〈注〉皆旱热薰炙人。又与獯通。《史记·周本纪》薰育戎狄攻之。又与勳通。《汉·夏承碑》策薰着于王室。又《韵补》音萱。《黄庭经》沐浴盛洁弃肥薰,入室东向诵玉篇。又许运切,音训。义同。考证:(《汉·夏承碑》带薰着于王室。)谨照原文带改策。
香香:《戌集下·香字部》《广韵》许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虚良切,□音乡。《玉篇》芳也。《正韵》气芬芳。《书·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诗·周颂》有飶其香。《礼·月令》中央土,其臭香。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栈香,蜜香,檀香,具载。《洪刍·香谱》及《叶延珪·香隶》诸书。又兽亦有香。《谈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投岩举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脐香。其三心结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又风香。《庾信诗》结客少年塲,春风满路香。又含香。《汉官仪》尚书郞含鸡舌香,伏奏事。又酒香。《王绩诗》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杜甫诗》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又花名。《庐山记》一比丘书寝盘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闻之,谓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又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为丁香,大者为母丁香。又酒名。《苏轼·送碧香酒诗》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刘子翬诗》未饶赤壁风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又阿香。《搜神记》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周求寄宿。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去。夜遂大雷雨。又人名。黄香,仇香,见《后汉书》。又姓。明四译馆通事香牛。又山名。《唐书·白居易传》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又水名。《述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又殿名。《三辅黄图》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披香殿。又享名。《李白诗》沉香亭北倚阑干。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烧烧:《巳集中·火字部》《唐韵》式昭切《集韵》《韵会》《正韵》尸招切,□音□。《说文》□也。《玉篇》燔[音fán]也。《礼·月令》仲夏毋烧灰。《战国策》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又烧当,羌名。《后汉·西羌传》至硏十三世孙烧当立。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失照切,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