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zhǐ kōng wén
成语注音:ㄧ ㄓㄧˇ ㄎㄨㄙ ㄨㄣˊ成语正音空,不能读作『kònɡ』。
成语简拼:YZKW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一紙空文成语谜语白卷;无字天书;飞行报告
成语英文:be a mere scrap of paper成语日文空手形(からてがた成语法文lettre morte成语德文nur ein Fetzen Papier
成语解释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无用的文书
近义词
空头支票、纸上谈兵、虚无飘渺、官样文章
反义词
有凭有据、有案可稽、货真价实
成语接龙
一纸空文→文江学海→海沸江翻→翻衾倒枕→枕曲藉糟→糟糠之妻→妻儿老小→小题大做→做贼心虚→虚无恬淡→淡饭黄齑→齑身粉骨→骨肉未寒→寒蝉凄切→切中要害→害人不浅→浅尝辄止→止暴禁非→非亲非故→故剑情深→深仇重怨→怨天尤人→人神共嫉→嫉贤妒能→能言快说
成语示例
(1)徒凭袁总统一纸空文,岂即肯拱手听命,就此安静么?▼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2)…你在说笑话?』朱先生说:『他掏这么大价钱买我一纸空文,不觉得蚀本?』孝文说:『岳书记很看重姑父的声望…——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3)…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1)保证低级种姓平等地位的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印度教和种姓制在印度社会仍旧占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依旧是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的准则。
(2)从本质上讲,纸币、股票及其它金融产品不过是一纸空文,其本身的价值极小。
(3)从前,新闻记者们遵循着一套新闻系统的标准:即撰写一篇新闻稿后,先发表在广播或报刊上,然后再刊登到一个私营网站上。如今,这套标准因搜索网站的兴起变成一纸空文。
(4)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一纸空文”几个大字。
(5)但实际上,近年来,很多组织纷纷将职业发展管理作为吸引员工或者组织文化宣传的工具大肆宣扬,却少有落到实处,沦为一纸空文。
(6)但事实证明,他的许诺就是一纸空文。
(7)当你让饮食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或是锻炼量大到几乎无法承受时,放弃减肥就再正常不过了。
(8)点点写不出成语“一纸空文”的拼音。
(9)假如没有国家的立法支撑,国际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10)尽管后来为供应驻华美国航空部队,批准了每个月追加1500吨物资,使每月提供的物资总量达到5000吨,但甚至这部分供应最终也成了一纸空文。
(11)康钬大哥哥给霍贝和苑容讲述了“一纸空文”的历史典故
(12)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成为一纸空文,削弱联合国安理会在未来全球安全与和平事务中的角色。
(13)庆阳第二中学的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纸空文”。
(14)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安理会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决议会成为一纸空文,这不仅会削弱联合国的作用,还会怂恿全世界的其他独裁者藐视联合国的决定。
(15)三个大国间的条约不过是一纸空文,此外别无价值。
(16)上诉法院是制定法律的地方,但是我却觉得这是一纸空文。我从不这样说因为我们根本未制定过法律。
(17)小莉不会写成语“一纸空文”的最后一个字。
(18)以往,这样的计划都是一纸空文,大概是因为金政权害怕经济自由化会让韩国模式看上去更具新引力,继而引发内部分裂。
(19)由于联盟的承诺只是一纸空文,不久军政府独裁政权和内战席卷南美。
(20)于此,貌似强大的规则——“苹果酒屋的规则”又成了一纸空文。
(21)原有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已经不能充分适应当前纠纷处理的需要,在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成了一纸空文。
(22)在日本开放其国内市场这个议题上,与其获得形同一纸空文的协议,不如不要协议。
(23)这个协定如不执行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24)这些规定,类似的“一纸空文”的美国邮政系统,要么完全无视联邦法官或给予这样一个狭隘的建设,他们也可能不存在。
(25)这些条款,碍于种种原因,要么成了一纸空文,要么做得还远远不够。
(26)这种混乱很有可能会带来更多犹如去年十二月份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那样的外交崩溃。在那次大会上,北京拒绝将排放量的减少与国家绑定,使一项协议成为一纸空文。
(27)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标准必须具有其可操作性,不然它就是一纸空文。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空文空文:[kōngwén] (1)徒有空名而不生效的法规。(2)说空话的文章;没有实用价值的文章。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纸纸:zhǐ(1)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我国汉代就已经用纸。(2)量词,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纸公文;单据三纸。
空空:kōng 1、<形>没有东西;空的。《石钟山记》:『空中而多窍。』[又] <形使动>使……没有东西;使……空。《中山狼传》:『乃出图书,空囊橐[音tuó]。』2、<名>天空;空中。《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3、<形>空洞;不实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4、<副>徒然;白白地。《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kòng 1、<形>贫穷;穷困。《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又] <形使动>使……穷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名>空隙;间隙。《红楼梦》:『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3、<名>空子;可乘之机。《三国志·吴书·周鲂传》:『看伺空隙,欲复为乱。』
文文:wén 1、<名>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后写作『纹』。《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2、<形>华美;有文彩的。《冯谖客孟尝君》:『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3、<名>文章。《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4、<名>文字。《游褒禅山记》:『独其文犹可识。』5、<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6、<动>在身上刺花纹,叫『文身』。《庄子·逍遥遊》:『越人断发文身。』7、<名>文化;文教。《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8、<量>用于旧时的铜钱,古称铜钱一枚为一文。《魏书·高崇传》:『在市铜价,八十一文得铜一斤,私造薄钱,斤馀二百。』9、<动>修饰;掩盖。《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成语有『文过饰非』。10、<名>规定、仪式。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成语有『繁文缛节』。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纸纸:《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只。《说文》絮一苫也。《韵会》古人书於帛,故裁其边幅,如絮之一苫。《释名》纸,砥也,平滑如砥石也。《东观汉记》黄门蔡伦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纲作纸。《初学记》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截之,名曰幡纸,故其字从糸。至后汉,蔡伦剉[音cuò]故布捣抄作纸。又其字从巾。《张揖·古今字诂》巾部云:纸今帋。则其字从巾之谓也。又姓。《魏书·官氏志》渴侯氏,后改为纸氏。
空空:《午集下·穴字部》《唐韵》《正韵》苦红切《集韵》《韵会》枯公切,□音崆。空虚也。《史记·天官书》赤帝行德天牢,谓之空。又大也。《诗·小雅》在彼空谷。〈传〉大也。又尽也。《尔雅·释诂》空,尽也。《诗·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尔雅·释地》北戴斗极为空桐。《左传·哀二十年》宋公游于空泽。〈注〉空泽,宋地。《史记·殷本纪注》伊尹生于空桑。《前汉·地理志》京兆县十二,其三曰船司空。〈注〉县名。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又《武帝纪》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陇登空同。〈注〉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经》白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曲阜县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记》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又官名。《书·舜典》伯禹作司空。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又拜名。《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两手拱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也。又乐器名。《风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辞注》空桑,瑟名。又狱名。《礼·记疏》囹圄,魏曰司空。又姓。《广韵》汉复姓有空桐空相二氏。又《集韵》《韵会》苦动切《正韵》康董切,□音孔。穴也,窍也,竉也。通作孔。《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眡其钻空。《史记·五帝纪》瞍使舜穿井,为匿空旁出。《大宛传》张骞凿空。〈注〉西域本无道路,今凿孔而通之也。《韩非子·喻世篇》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韵会小补》秦人呼土窟为土空。又《集韵》《韵会》《正韵》□苦贡切,音控。穷也。《诗·小雅》不宜空我师。〈注〉不宜使小人困穷民也。又缺也。《扬子·法言》酒诰之篇俄空焉。又虚也。《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注〉空犹虚中也。又叶枯江切。《徐干·思室诗》良会无有期,中心摧且伤。不聊忧飧食,嗛嗛常饥空。又叶枯良切。《诗·小雅》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履,可以履霜。考证:(京兆县十二,其三曰船司空。〈注〉县名。木土船之官,遂以为县。)谨照原文木土船改本主船。
文文:《卯集下·文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无分切,音纹。《说文》错画也。《玉篇》文章也。《释名》文者,会集衆[音zhòng]彩,以成锦绣。合集衆[音zhòng]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易·系辞》物相亲,故曰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纩组文之物。〈注〉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又《尚书序》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说文》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古今通论》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又《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达文理。《史记·礼书》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是谓太隆。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发举则有文谋。又《礼·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史记·乐书》礼自外作,故文。〈注〉文犹动,礼肃人貌。貌在外,故云动。又《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注〉文,犹美也,善也。又《左传·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注〉有文辞也。又《前汉·酷吏传》司马安之文法。〈注〉以文法伤害人也。〈又〉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注〉言其文案整密也。又姓。《前汉·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又《史记·諡法》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又兽名。《山海经》放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又《集韵》文运切,音问。《论语》小人之过也,必文。《朱传》文,饰之也,去声。又眉贫切,音珉。饰也。《礼·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刘昌宗读。又《韵补》叶微匀切。《崔駰·达旨》摛以皇质,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为仁。《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赵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又叶无沿切。《蔡洪棊赋》画路表界,白质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