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献三售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xiàn sān shòu成语注音:ㄧ ㄒㄧㄢˋ ㄙㄢ ㄕㄡˋ
成语简拼:YXS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一獻三售
成语解释
指人臣过蒙宠幸。同『一献三酬』。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一献三酬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一献三售”几个大字。
(2)大毛不会写成语“一献三售”的最后一个字。
(3)鸿胜大哥哥给尚裳和宣辰讲述了“一献三售”的历史典故
(4)罗罗写不出成语“一献三售”,导致语文测试仅97分。
(5)铁路第一中学的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献三售”。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问大钧赋》:『楚臣《天问》不酬,今臣过幸,一献三售。』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献献:xiàn 1、<动>献祭。《仪礼·聘礼》:『荐脯醢,三献。』2、<动>奉献;进献。《捕蛇者说》:『谨食之,时而献焉。』3、<动>提出。《愚公移山》:『其妻献疑。』4、<动>表现;呈现。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鸟兽之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献芹] 上书建议自谦意见不足取,或以物赠给,谦言礼品微薄,称献芹或芹献。
三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售售:shòu 1、<动>卖;卖出。《卖柑者言》:『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2、<动>买。《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3、<动>施展;实现。《宋史·昭怀刘皇后传》:『且阴造奇语以售谤。』4、<动>科举考试得中。《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售谤] 散布诋毁诽谤他人的话。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献献:《巳集下·犬字部》《篇海》同献。《字汇》俗献字。(献)《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许建切,音宪。《说文》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从犬,鬳声。《礼·曲礼》犬曰羹献。又《广韵》进也。《尔雅·释诂》享献也。〈疏〉致物於尊者曰献。《周礼·天官·小宰》膳献。〈注〉膳献,禽羞俶献也。又《膳夫》王燕饮酒,则为献主。又《书·益稷》万邦黎献。〈传〉献,贤也。《论语》文献不足故也。又《尔雅·释言》献,圣也。《諡法》聪明叡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又《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又姓。《风俗通》秦大夫献则。又《集韵》桑何切,音娑。酒尊名,饰以翡翠,郑司农说。本作牺,或作戏。详牛部牺字注。又《礼·明堂位》周献豆。〈注〉献,疏刻之。〈疏〉正义曰:献,音娑。娑是希疏之义,故为疏刻之。《释文》素何反。又《集韵》鱼羁切,音宜。仪也。《周礼·春官·司尊彝》郁齐献酌。〈注〉郑司农云:献,读为仪。仪酌有威仪多也。又《正韵》虚宜切,音羲。《前汉·王莽传》建华盖,立斗献。〈注〉师古曰:献音牺,谓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又叶虚言切,音轩。《诗·小雅》有兔斯首,炮之燔[音fán]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三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售售:《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承臭切《集韵》《韵会》《正韵》承呪切,□音授。《说文》卖去手也,从口雔省声。《广韵》卖物出手。《诗·邶风》贾用不售。《战国策》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又《集韵》与雠同。《诗·大雅》无言不雠。〈笺〉敎令之出如卖物,物善则其售贾贵,物恶则其售贾贱。《前汉·宣帝纪》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注〉师古曰:雠读曰售。又《集韵》神六切,音孰。儥也。又《韵会》时流切,音酬。《古乐府·陇头水歌》将顿楼兰膝,就解郅支裘。勿令如李牧,功多信不售。考证:(《战国策》卖仆妾,售乎关巷者,)谨照原文关巷改闾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