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丸可封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ī wán kě fēng成语简拼:YWKF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一丸可封
成语解释
一丸:一团小泥丸;封:封闭。用一小团小泥丸就可把函谷关封闭住。比喻地形险要,用少量兵力即可固守。
成语造句
(1)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一丸可封”几个大字。
(2)罗罗写不出成语“一丸可封”,导致期末考试仅97分。
(3)小华不会写成语“一丸可封”的最后一个字。
(4)兴胜初级中学校的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丸可封”。
(5)震树哥哥给亚娜和月闺介绍了“一丸可封”的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丸丸:wán(1)(丸儿)球形的小东西:弹丸;泥丸。(2)丸药:丸散膏丹。(3)量词,用于丸药:一丸药;一次吃三丸。
可可:kě 1、<动>可以;能够。《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2、<动>认为……可以;肯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3、<动>适合;适宜。《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4、<动>值得。《师说》:『其可怪也欤?』《项脊轩志》:『风移影动,珊珊可爱。』5、<动>痊愈。《西厢记》:『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可。』6、<副>大约;大概。《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三黍许。』7、<副>莫非;怕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8、<副>难道;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kè见『可汗』。[可怜] (1)可爱。(2)可惜。(3)值得怜悯同情。[可巧] 正巧;刚好。[可中] (1)假若。(2)正好。[可汗] 古代对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西北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
封封:fēng 1、<动>在植物的根部培土。《左传·昭公二年》:『宿不敢封植此树。』2、<动>聚土筑坟。《五人墓碑记》:『五亦得以加其土封。』3、<名>疆界;分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又] <名使动>把……作为疆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动>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触龙说赵太后》:『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5、<名>领地;邦国。《尚书·蔡仲之》:『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6、<名>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7、<动>封闭;封合。《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记王忠肃公翱事》:『出珠授之,封志宛然。』8、<量>指封缄物的件数。《范进中举》:『一封一封雪白的的细丝锭子。』9、<形>大。《左传·四年》:『封豕长蛇。』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丸丸:《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官切,音桓。丸澜,泣貌。《冯衍·显志赋》泪丸澜而雨集。又作雚兰。《前汉·息夫躬传》涕泣流兮雚兰。〈注〉同丸。又《玉篇》同洹。◎按说文长笺本书作汛,与泛字微别。
可可:《丑集上·口字部》《唐韵》肯我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我切,□音坷。《说文》肯也。《广韵》许可也。《韵会》可者,否之对。《书·尧典》嚣讼可乎。《文中子·事君篇》达人哉山涛也,多可而少怪。又仅可,未足之辞。《论语》子曰:可也□。又《礼·内则》择于诸母与可者。〈注〉诸母,衆[音zhòng]妾也,可者,傅御之属也。又所也。《礼·中庸》体物而不可遗。〈注〉体犹生也,可犹所也。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又姓。《正字通》唐谏议大夫可中正,宋绍兴进士可懋。又《字汇补》苦格切,音克。《魏书·吐谷浑传》可汗,此非复人事。《唐书·突厥传》可汗犹单于也,妻曰可敦。又叶孔五切,音苦。《韩愈·元和圣德诗》负鄙为难,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衆[音zhòng]十旅。又叶口个切,轲去声。《魏文帝·寡妇赋》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来,心郁郁兮无可。又《集韵》歌古作可。注详欠部十画。又读作何。《石鼓文》其鱼隹可。《风雅广逸注》隹可读作惟何,古省文也。
封封:《寅集上·寸字部》《唐韵》府容切《集韵》《韵会》方容切,□音崶。《说文》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隶作封,从圭所执也。《周礼·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则告后土。〈注〉封,土地之事也。又《大戴礼》五十里而封。又《前汉·□法志》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又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礼·地官》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又《大司徒之职》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沟封之。〈注〉封,起土界也。土在沟上谓之封,封上树木以为固也。又大也。《诗·商颂》封建厥福。《书·舜典》封十有二山。《孔传》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又封禅,祭名。积土增山曰封,为墠祭地曰禅。《孝经纬》封於泰山,禅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禅以告太平。金泥银绳,封以印玺。孔子登泰山,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封是也。又聚土曰封。《周礼·地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树数。又培也。《吴语》封殖越国。〈注〉壅本曰封。又富厚也。《史记·货殖传》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又凡专利自私曰封。《诗·周颂》无封靡于尔邦。《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封。《郑注》与民同财,不得障管也。又缄也。汉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谓之封事。又《前汉·平帝纪》诸乗[音chéng]传者,持尺五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又国名。《礼·明堂位》封父龟。〈注〉封父,国也。又州名。苍梧郡地,隋为封州。又姓。黄帝时有封钜。又贲氏改封氏。又穿封,复姓。又土精。《白泽图》物如小儿手,无指,名封。食之多力。又封豕,大豕名。又去声。《广韵》芳用切,音葑《书·蔡仲之命》往即乃封。徐邈读。又叶府良切,音方。《韩愈·李道古铭》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考证:(《礼·王制》五十里为封。)谨按王制无此文,查系大戴礼王言篇。谨据改为大戴礼五十里而封。